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當(dāng)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八卦 > 正文

    河北名人的故事及介紹(關(guān)于河北名人的小簡介)

    作者:淘名人 時間:2023-03-16 19:14 來源:淘名人 閱讀:

    河北有哪些歷史名人呢?

    “燕趙古稱多慷慨悲歌之士”,作為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河北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從中也誕生了無數(shù)可歌可泣,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文化名人。

    李大釗

    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lǐng)導(dǎo)人李大釗,也是河北人,李大釗,字守常,1889年生于河北樂亭。早年曾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xué)校,后東渡日本,在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xué)政治本科學(xué)習(xí)。李大釗不僅是一位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同時他也是一位學(xué)識淵博的著名學(xué)者。

    李大釗

    1916年,李大釗回國后,在北京大學(xué)擔(dān)任圖書館主任兼經(jīng)濟學(xué)教授。同時,李大釗也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他積極向中國宣傳俄國十月革命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成為我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人。

    李大釗

    1920年,李大釗在北京大學(xué)組織了中國第一個馬克思學(xué)說研究會。并與在上海的陳獨秀遙相呼應(yīng),“南陳北李,相約建黨”。1921年7月,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作為主要創(chuàng)始人,李大釗負責(zé)黨在北方的全面工作。

    陳獨秀和李大釗

    由于李大釗的革命工作遭到了北洋軍閥的仇視,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首領(lǐng)張作霖在北京將李大釗逮捕。嚴刑拷打之后,李大釗被奉系軍閥殘酷的殺害,年僅38歲。

    張之洞

    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一的張之洞,也是河北人,由于家鄉(xiāng)為直隸南皮,因此,張之洞也被人稱為“張南皮”。張之洞,字孝達,號香濤,直隸南皮人。曾經(jīng)歷任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同時,張之洞還是洋務(wù)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張之洞

    在擔(dān)任總督期間,張之洞大力興辦洋務(wù),建立近代工業(yè),興辦學(xué)堂。著名的漢陽鐵廠、大冶鐵廠、湖北槍炮廠等近代工廠都是張之洞在任上籌備建立的。而他所創(chuàng)立的自強學(xué)堂、三江師范學(xué)堂、湖北農(nóng)務(wù)學(xué)堂、湖北工藝學(xué)堂等學(xué)校,更成為如今南京大學(xué)、武漢大學(xué)、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xué)、武漢理工大學(xué)等中國一流大學(xué)的前身。

    張之洞

    不僅在洋務(wù)運動方面的卓越成就,張之洞本身也是一枚標準的學(xué)霸。在咸豐二年,年僅16歲的張之洞已經(jīng)中了順天府解元,也就是第一名。27歲時,張之洞成為進士第三名,也就是探花。張之洞病逝后,謚文襄,著有《張文襄公全集》。

    張之洞書法

    董仲舒

    在漢武帝時期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董仲舒,堪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董仲舒,西漢廣川(今河北景縣)人,西漢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哲學(xué)家。他提出并被漢武帝采納的“獨尊儒術(shù)”主張,使儒學(xué)正式成為中國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影響了此后中國2000多年。

    董仲舒

    董仲舒所提出的“天人感應(yīng)”、“大統(tǒng)一”、“三綱五常”等儒家理論,極為深刻的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的歷史和文化。

    河北古代名人及主要事跡

    1、堯據(jù)傳說中國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堯出生在順平縣 ( 原完縣 ) 的伊祁山, 因此伊祁山就又稱作堯山。后人稱其為唐堯,帝堯曾在今邢臺大麓禪讓位于舜。 政治

    2、伯夷不食周粟的河北(商代孤竹國,含今遷安市、灤縣、盧龍以北)人。

    3、叔齊伯夷之弟,與其兄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

    4、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任丘市),春秋戰(zhàn)國時代名醫(yī)。

    5、公孫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公孫龍,字子秉,趙國人。

    6、燕王噲(?─前314年)戰(zhàn)國時期燕國政治家、第三十八任國君。公元前321年繼位。前316年把王位“禪讓”給相國子之。

    7、燕昭王(前335年─前279年)戰(zhàn)國時期燕國政治家、軍事家。在東北設(shè)遼西、遼東等5個郡,奠定了秦代東北疆域。

    8、趙武靈王(約前340年—前295年)名雍,戰(zhàn)國時期趙國國君,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軍事改革家。

    9、趙奢馬服君,漢族“馬”姓起源。趙國人,與趙王室宗,當(dāng)屆貴族。戰(zhàn)國后期趙國名將。

    10、藺相如戰(zhàn)國名相,河北曲陽縣人,英勇大義,智慧宏達,千古佳談。

    11、廉頗戰(zhàn)國四大名將,慷慨重義,以勇氣聞于諸侯。生于公元前327年卒于公元前243年,趙國杰出的軍事將領(lǐng)

    12、樂毅趙國人,戰(zhàn)國名將,領(lǐng)五國之兵連下齊國七十二城。

    13、李牧趙國柏人(今河北隆堯)人,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一,其功績自不必說。

    14、毛遂趙國賢士,毛遂自薦,出使不辱使命,為官造福于民。

    15、趙姬秦始皇生母,今河北邯鄲人。

    16、趙佗秦朝恒山郡真定縣人(今河北省正定縣以南)。南越國創(chuàng)建者。

    17、毛亨西漢學(xué)者,河北河間人,“毛詩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

    18、毛萇西漢詩學(xué)“毛詩學(xué)”的傳授者,河北邯鄲人,《詩經(jīng)》,就是毛萇注釋的“毛詩”。

    19、韓嬰西漢詩學(xué)“韓詩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注:詩經(jīng)傳承有齊魯燕趙四家,后惟趙毛萇一家流傳至今)。

    20、董仲舒漢初大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始作俑者,西漢廣川(今河北景縣)人。功罪千秋評說。

    21、李延年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漢武帝時造詣很高的音樂家。 代表作《佳人曲》。

    22、李夫人漢武帝妃子,李延年之妹,死后被追封為孝武皇后,有“傾國傾城”之貌,其兄曾贊其“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p>

    23、王政君漢元帝劉奭;的皇后,正定人,一生經(jīng)歷七朝,享年84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后。

    24、劉琨河北無極東北人。西晉詩人。少年時即有“俊朗”之美譽,以雄豪著名。聞雞起舞的另一主角。

    25、高歡(496-547),渤??ど娍h(今河北景縣)人,鮮卑化的漢人,北齊王朝的奠基人。

    26、祖沖之今河北淶水縣, 是中國數(shù)學(xué)家、科學(xué)家。南北朝時期人。生于未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齊昏侯永元二年。

    27、酈道元北魏地理學(xué)家、散文家,范陽(今河北涿縣)人。

    28、孫伏伽隋河北清河(今邢臺清河)人,歷史上第一位狀元。

    29、李春河北邢臺臨城人,隋代造橋匠師,中國古代著名建筑學(xué)家,趙州橋的設(shè)計者。

    30、竇建德河北故城人,隋末河北義軍首領(lǐng),李家統(tǒng)一中國的最大挑戰(zhàn)者,當(dāng)時是鹿死誰手未可知。

    31、劉黑闥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東)人,隋末河北義軍首領(lǐng)。

    32、賈島字閬仙,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著名詩人。

    33、韓愈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

    34、馮道(882~954)中國大規(guī)模官刻儒家經(jīng)籍的創(chuàng)始人。歷仕后唐、后晉(契丹)、后漢、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人稱官場“不倒翁。

    35、郭威河北邢臺人,后周太祖。出身平民,是一位歷史上公認的清廉勤政的好皇帝。

    36、懷丙(生卒年月不詳),真定僧人,北宋高僧、著名科學(xué)家。精于建筑工程技術(shù)。

    37、李百藥,史學(xué)家,詩人,《二十五史》之《北齊書》作者,河北安平人。

    38、慧能,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師,《六祖法寶壇經(jīng)》主人公,河北涿州人。

    39、白樸元曲四大家之一,正定人。

    40、蘇大年河北正定人。元代翰林編修,人稱蘇學(xué)士。最擅長畫竹石等,能詩文。

    41、馬致遠滄州市東光縣馬祠堂村人,元代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42、梁夢龍(1527~1602年),真定(今正定)人,明朝政治家、軍事家。

    43、楊繼盛(1516年-1555年)明代著名諫臣。字仲芳,號椒山,直隸容城(今河北容城縣北河照村人。

    44、紀曉嵐河北滄州人,清名臣,《四庫全書》主編。

    45、王錫袞 紅頂商人,保定腰山王氏莊園創(chuàng)始人。

    46、曹雪芹祖籍河北豐潤,偉大的文學(xué)家。

    47、劉春霖直隸肅寧人,清光緒30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名狀元。

    48、馮國璋北洋三杰之豹,河北河間人,著名笑星馮鞏的曾爺爺。

    49、張作霖東北王,遼寧海城人,祖籍河北。

    50、韓蔭亭永年田寨人,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員,八路軍平漢支隊司令員,一代英豪,傳奇名將。

    51、苗圩,河北昌黎人,現(xiàn)任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黨組書記。

    52、張中行河北香河人,著名學(xué)者、哲學(xué)家、散文家,燕園三老之一。

    53、馮至現(xiàn)代著名詩人、翻譯家、教授。直隸涿州(今河北涿縣)人。

    54、孫犁現(xiàn)、當(dāng)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安平縣人,被譽為“荷花淀派”的創(chuàng)始人。

    55、郭小川現(xiàn)代詩人。河北豐寧縣人。

    56、王蒙河北滄州人,前文化部長,著名作家、紅學(xué)家。

    57、鐵凝著名作家,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河北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

    58、王寶強河北邢臺人,青年演員,以其草根形象深受觀眾喜愛。

    59、尚小云,邢臺南宮人,京劇四大名旦之一。

    全國勞模

    王玉坤(安平人)、耿長鎖(饒陽人)

    河北省的名人事跡

    1、堯,據(jù)傳說中國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堯出生在順平縣 ( 原完縣 ) 的伊祁山 , 因此伊祁山就又稱作堯山。后人稱其為唐堯,帝堯曾在今邢臺大麓禪讓位于舜。 2、伯夷,不食周粟的河北(盧龍)人。 3、叔齊,伯夷之弟,與其兄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 4、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任丘市),春秋戰(zhàn)國時代名醫(yī)。 5、公孫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公孫龍,字子秉,趙國人。 6、趙武靈王(約前340年—前295年)名雍,戰(zhàn)國時期趙國國君,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軍事改革家。 7、趙奢,馬服君,漢族“馬”姓起源。趙國人,與趙王室宗,當(dāng)屆貴族。戰(zhàn)國后期趙國名將。 8、藺相如,戰(zhàn)國名相,河北曲陽縣人,英勇大義,智慧宏達,千古佳談。 8、廉頗,戰(zhàn)國四大名將,慷慨重義,以勇氣聞于諸侯。生于公元前327年卒于公元前243年,趙國杰出的軍事將領(lǐng) 9、樂毅,趙國人,戰(zhàn)國名將,領(lǐng)五國之兵連下齊國七十二城。 10、李牧,趙國柏人(今河北隆堯)人,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一,其功績自不必說。 11、毛遂,趙國賢士,毛遂自薦,出使不辱使命,為官造福于民。 12、趙姬,秦始皇生母,今河北邯鄲人。 13、徐福,據(jù)傳為日本天皇老祖,秦時齊人徐福(滄州戰(zhàn)國時屬齊,安陽內(nèi)黃戰(zhàn)國時屬趙)率三千河北兒女東渡日本。 14、趙佗,嬴姓,秦朝恒山郡真定縣人(今河北省正定縣以南)。南越國創(chuàng)建者。 15、毛亨,西漢學(xué)者,河北河間人,“毛詩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 16、毛萇,西漢詩學(xué)“毛詩學(xué)”的傳授者,河北邯鄲人,《詩經(jīng)》,就是毛萇注釋的“毛詩”。 17、韓嬰,西漢詩學(xué)“韓詩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注:詩經(jīng)傳承有齊魯燕趙四家,后惟趙毛萇一家流傳至今)。 18、董仲舒,漢初大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始作俑者,西漢廣川(今河北景縣)人。功罪千秋評說。 19、李延年,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漢武帝時造詣很高的音樂家。 代表作《佳人曲》。 20、李夫人,漢武帝妃子,李延年之妹,死后被追封為孝武皇后,有“傾國傾城”之貌,其兄曾贊其“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21、竇太后,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漢文帝的皇后,漢景帝的母親。自她之后,把漢王朝推上了強盛的高峰。 22、王政君,漢元帝劉奭;的皇后,正定人,一生經(jīng)歷七朝,享年84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后。 23、甄宓,河北省無極縣人,廟號文昭甄皇后。是中國歷史上極賢的美女之一。后人稱其為洛神。 24、張角,鉅鹿(今河北平鄉(xiāng)縣)人,漢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黃巾起義軍首領(lǐng),太平道創(chuàng)始人 。 25、劉備,河北涿州人,蜀漢皇帝。 26、趙云,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以南)人,三國名將。 27、張飛,河北涿州人,三國名將。 28、祖逖,范陽(今河北省定興縣)人,西晉名臣,聞雞起舞和中流擊楫由他而來。 29、劉琨,河北無極東北人。西晉詩人。少年時即有“俊朗”之美譽,以雄豪著名。聞雞起舞的另一主角。 30、祖沖之,今河北淶水縣, 是中國數(shù)學(xué)家、科學(xué)家。南北朝時期人。生于未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齊昏侯永元二年。 31、酈道元, 北魏地理學(xué)家、散文家,范陽(今河北涿縣)人。 32、孫伏伽,隋河北清河(今邢臺清河)人,歷史上第一位狀元。 33、李春,河北邢臺臨城人,隋代造橋匠師,中國古代著名建筑學(xué)家,趙州橋的設(shè)計者。 34、竇建德,河北故城人,隋末河北義軍首領(lǐng),李家統(tǒng)一中國的最大挑戰(zhàn)者,當(dāng)時是鹿死誰手未可知。 35、劉黑闥,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東)人,隋末河北義軍首領(lǐng)。 36、李淵,唐朝開國皇帝,甘肅成紀人,其祖乃趙郡隆慶(今邢臺隆堯)人。 37、魏征,唐初名相,邢臺巨鹿人,中華鐵膽直臣。 38、盧照鄰,著名詩人,初唐四杰之一。幽州范陽(今河北涿縣)人。 39、高適,字達夫,唐代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唐著名邊塞詩人。 40、賈島,字閬仙,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著名詩人。 41、韓愈,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 42、柴榮,邢臺人,著名五代時期后周皇帝,周世宗。 43、趙匡胤,祖籍河北涿州,生于洛陽,常年居住在開封,死后葬于鄭州鞏義的宋陵。 38、三蘇(蘇洵/蘇軾/蘇轍),四川人,祖籍河北省欒城縣,蘇轍有《欒城集》,以念其祖。 44、懷丙,(生卒年月不詳),真定僧人,北宋高僧、著名科學(xué)家。精于建筑工程技術(shù)。 45、武松,邢臺清河人,因殺人逃入陽谷縣。 46、郭守敬,邢臺人,中國元朝的大天文學(xué)家、數(shù)學(xué)家、水利專家和儀器制造家。 47、關(guān)漢卿,河北保定安國人,元曲大家。 48、白樸,元曲四大家之一,正定人。 49、蘇大年,河北正定人。元代翰林編修,人稱蘇學(xué)士。最擅長畫竹石等,能詩文。 50、梁夢龍(?—1592),真定(今正定)人,明朝政治家、軍事家。 51、樊騰鳳,河北邢臺人,明末清初音韻學(xué)家,著有《五方元音》。 52、紀曉嵐,河北滄州人,清名臣,《四庫全書》主編。 53、曹雪芹,祖籍河北,偉大的文學(xué)家。 54、張之洞,河北滄州南皮人,洋務(wù)運動重臣。 55、劉春霖,直隸肅寧人,清光緒30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名狀元。 56、霍元甲,河北東光縣人,著名武術(shù)家,燕趙俠士,民族英雄。 57、趙三多,邢臺威縣人,義和團領(lǐng)袖,首先在山東率領(lǐng)義和團起義。 58、大刀王五,王正誼,回族,河北滄州人,燕趙豪杰,京城俠士,參加義和團運動。 59、燕子李三,河北滄州人,俠義大盜,名震中華。 60、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縣大黑坨村人。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領(lǐng)袖。 61、韓蔭亭,永年田寨人,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員,八路軍平漢支隊司令員,一代英豪,傳奇名將。 62、董振堂,邢臺新河人, 紅軍名將,原紅五軍軍長,為河北省參加革命以來犧牲的職務(wù)最高的將官 63、張作霖,東北王,遼寧海城人,祖籍河北。 64、張勛,大軍閥,鞭子軍首領(lǐng),長江巡查使,江西人,祖籍河北。 65、馬鳳圖,河北滄州人,回族,據(jù)八極、劈掛等加以總結(jié)與改進而成通臂劈掛拳。 66、裴文中,河北省豐南縣人。史前考古學(xué)、古生物學(xué)家,北京人發(fā)現(xiàn)者。 67、王士珍,河北正定人,北洋三杰之龍,曾任北洋政府國務(wù)總理。 68、馮國璋,北洋三杰之豹,河北河間人,著名笑星馮鞏的曾爺爺。 69、馮玉祥,祖籍安徽,生長于河北保定,保定土話保持一生。 70、佟麟閣,中國抗日將領(lǐng),民族英雄。直隸高陽(今屬河北)人。 71、張愛玲,祖籍河北豐潤,近代上海著名女作家,功罪任評說。 72、張師曾,永清縣別古莊人,現(xiàn)居北京,范曾繼名大弟子,國際書畫名家,張大千大風(fēng)堂第四代門人 73、馮至,現(xiàn)代著名詩人、翻譯家、教授。直隸涿州(今河北涿縣)人。 74、孫犁,現(xiàn)、當(dāng)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安平縣人,被譽為“荷花淀派”的創(chuàng)始人。 75、郭小川, 現(xiàn)代詩人。河北豐寧縣人。 76、董存瑞,河北張家口市懷來縣人,民族英雄,燕趙遺風(fēng)。 76、馬本齋,河北滄州人,回族,中華抗日英雄。 77、戎冠秀,河北平山人,中共黨員,抗日英模,榮獲“子弟兵的母親”光榮稱號等。 78、狼牙山五壯士,河北張家口蔚縣人,民族英雄,燕趙遺風(fēng)。 79、小兵張嘎,河北保定安新縣人,少年抗日英雄。 80、王二小,河北保定淶源縣上莊村人,少年抗日英雄。 81、于敏,核物理學(xué)家,中國氫彈之父。 82、蓋叫天,京劇武生,號燕南,葬于杭州西湖。 83、鄧麗君,河北大名人,生于臺灣,著名歌唱家,一代歌后。 84、劉文正,河北任丘人,生于臺灣,曾經(jīng)臺灣最紅的男歌手。 85、王蒙,河北滄州人,前文化部長,著名作家、紅學(xué)家。 86、鐵凝,著名作家,現(xiàn)任中國作協(xié)主席。 87、裴艷玲,原名裴信。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藝術(shù)家,兼演京劇,工武生,祖籍河北肅寧。 93、吳德,唐山市豐潤區(qū)人。曾擔(dān)任北京市委第一書記等黨和國家的重要職務(wù)。 94、尚小云,邢臺人,戲劇藝術(shù)大師,京劇四大名旦之一。 95、董海川,(約1813 ~1882),文安縣人,八卦掌創(chuàng)始人。 96、孫福友,吳橋縣人,雜技之父。 97、馬致遠,滄州市東光縣馬祠堂村人,元代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河北歷史名人,河北文化人物盤點

    我國古往今來都不缺杰出人物,正應(yīng)驗了“江山代有才人”啊,每個時期都有杰出人物出現(xiàn),他們?yōu)閲易鞒鰳O大的貢獻,他們奮不顧身地走在了歷史的前沿,為我們創(chuàng)造輝煌的歷史文化。那么,河北的歷史名人你們知道嗎?他們都是誰?一起走進河北文化看看是不是和你知道的一樣。

    趙匡胤(宋太祖)介紹: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廟號太祖,漢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軍人家庭,高祖趙朓,祖父趙敬,趙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zhàn)功。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后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周世宗柴榮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鎮(zhèn)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lián)合北漢大舉南侵,領(lǐng)兵出征,發(fā)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

    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27—976年),涿州人。后周殿前都點檢,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一舉結(jié)束五代十國混戰(zhàn)的局面,統(tǒng)一了大半個中國。又以杯酒釋兵權(quán)等策,削奪禁軍宿將及藩鎮(zhèn)兵權(quán),加強中央集權(quán)。天下既定,務(wù)農(nóng)興學(xué),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其重文輕武、“守內(nèi)虛外”的方針,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廟號太祖。

    趙恒(宋真宗)介紹:

    宋真宗趙恒,膺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998-1022在位)。宋真宗,名趙恒(公元968~1022年),原名趙德昌,后又改名元休、元侃。宋太宗第3子。太宗病死后繼位。在位25年,病死,終年55歲,葬于永定陵(今河南省鞏縣東南蔡家莊)。

    趙恒,先后受封為韓王、襄王、壽王。太宗晚年迷信相術(shù),曾召一僧人入宮給子侄諸王看相。僧人看了幾個子侄,只有趙恒還在睡覺,沒有出來。僧人卻奏告說:“我遍觀諸王,命都不及壽王?!碧谡f:“你還沒有見過他,怎么知道他的命最好?”僧人說:“我剛才見站在壽王門前的3個仆人,他們都具有日后成為將相的器度。

    仆人尚且如此,他們的主人自然更高貴了。”于是,太宗就立趙恒為太子。太宗于公元997年3月病死,他于同月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咸平”。趙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人為宰相,也能注意節(jié)儉,政治較為安定。

    李延年介紹:

    李延年,?至約公元前90年,漢武帝時造詣很高的音樂家,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出身倡家,父母兄弟妹均通音樂,都是以樂舞為職業(yè)的藝人。李延年不但善歌習(xí)舞,且長于音樂創(chuàng)作,他的作曲水平很高,技法新穎高超,且思維活躍,他利用張騫從西域帶回《摩訶兜勒》編為28首“鼓吹新聲”,用來作為樂府儀仗之樂,是我國歷史文獻上最早明確標有作者姓名及樂曲曲名,并用外來音樂進行加工創(chuàng)作的音樂家。后稱他是奸佞之臣確是無中生有。

    趙振鐸相關(guān)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