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好詞好句及感悟
1.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樂乎?
2.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6.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8.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10.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學(xué)宗 ·學(xué)廟 ·熏弦 ·西方圣人 ·宵魚垂化 ·巷黨 ·鄉(xiāng)黨 ·項橐 ·宣尼 ·宣圣 ·宣父 ·銜索 ·先圣先師 ·先君子 ·賢廡 ·徙宅忘妻 ·希顏 ·祥琴 ·訓(xùn)器 ·先圣 ·先賢 ·先師 ·象尼 ·下焉者 ·相圃 ·儒教 ·銳頂 ·榮啟期 ·睿圖 ·儒家 ·壤駟 ·冉耕之疾 ·冉顏 ·儒士 ·冉季 ·萍實(shí) ·蒲密 ·皮里春秋 ·批鳳 ·貧非病 ·宗圣侯 ·芝蘭室
《孔子的故事》讀書筆記
《孔子的故事》讀書筆記 孔子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他是儒學(xué)的奠基者,他的思想中最光輝的一點(diǎn)是“仁”,《孔子的故事》這本書更是對孔子一生品格的贊頌。
《孔子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孔子的一生介紹。從這本書中,我看出了孔子的謙虛、大膽、聰明、好學(xué)和勤奮??鬃尤龤q時就喪了父親,十七歲喪了母親,自己只能流入孤僻和冷酷,但是他沒有畏怯生存之危險和艱難,而是更加好學(xué)、更加勤奮,不懂就問,這讓我也想起了他的一句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p>
孔子的謙虛令我最敬佩。在他身上發(fā)生的一件事情讓我記憶猶新。
一天中午,烈日當(dāng)空,孔子正坐在一輛馬車上趕路,忽然,孔子聽見了兩個孩子的爭論聲,好奇的他走過去一看究竟。“你們好,小朋友?!笨鬃酉却蛄苏泻?,“請問你們在爭論些什么?”“我們在爭論太陽早晨時離我們近還是中午時離我們近!”一個小孩搶先回答。孔子聽到這個問題后,開始認(rèn)真思考,可想過來想過去,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便又問了一下兩個孩子:“小朋友,你們說說看你們自己的理由!”“我先說。我認(rèn)為太陽早上離我們近,因為早晨時的太陽大,所以我認(rèn)為太陽早晨時離我們近!”個子高一點(diǎn)的小孩說道?!安唬曳磳?。我認(rèn)為太陽中午的時候離我們近,因為太陽在中午的時候最熱,所以我認(rèn)為太陽中午的時候離我們近!”個子矮的小孩說道??鬃勇犃藘蓚€小孩的話后,仔細(xì)想了又想,覺得兩個孩子的話都很有道理,但他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于是,他沒有不懂裝懂,而是對兩個孩子說:“兩位小朋友,其實(shí)這個問題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你們讓我回去再想想吧!”……
孔子就是這樣的謙虛,沒有不懂裝懂,他這樣的好習(xí)慣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好榜樣!也正是因此,孔子學(xué)到了更多的知識,開闊了眼界,使自己變得更加博學(xué),最終成為了中國古代的偉大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
孔子的故事有什么好詞。是好詞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溫故知新。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忠厚信實(shí)、老老實(shí)實(shí)。仆仆風(fēng)塵、千錘百煉、一字不茍、恭恭敬敬、井然有條、舉一反三、接二連三。
《孔子的故事》好詞好句
好詞:
不恥下問
禮尚往來
韋編三絕
三月不知肉味
1韋編三絕
出處:《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shù)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釋義:“韋”是熟牛皮;“韋編”指用牛皮繩編連起來的竹簡書?!叭笔歉艛?shù),表示多次;“絕”是斷的意思。孔子為讀《易》而翻斷了多次牛皮帶子的簡。后人用“韋編三絕”這個成語加以概括。用來形容讀書刻苦勤奮。
故事:春秋時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簽,稱為竹“簡”,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寫字。竹簡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一根竹簡只能寫一行字,多則幾十個,少則八九個。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這些竹簡必須用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編連起來才能閱讀。像《易》這樣的書,當(dāng)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編連起來的,因此有相當(dāng)?shù)闹亓俊?浊鸹撕艽蟮木Γ选兑住啡孔x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內(nèi)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diǎn)。接著,他又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shí)質(zhì)有了透徹的理解。在這以后,為了深入研究這部書,又為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夾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謙虛,他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與質(zhì)了?!?
2.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聽韶樂,喜愛之極,說:“三月不知肉味!”也是一句夸張的話。肉對孔子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孔子收學(xué)費(fèi),收的就是肉干(束修)。但他聽了美妙無比的韶樂之后,整個身體,很長一段時間都被韶樂所帶來的愉悅和回味所占據(jù)縈繞,他可能會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浮想聯(lián)翩;也可能就是發(fā)呆,什么想不起來,但身心是舒坦的、寧靜的、甜美的,感到極大的安慰和平衡,所以,他感慨道:“三月不知肉味!”——孔夫子,真赤子之心也!
以上供參考,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