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當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八卦 > 正文

    數(shù)學家名人故事簡短100字(數(shù)學家的小故事簡短4個)

    作者:淘名人 時間:2023-03-17 03:30 來源:淘名人 閱讀:

    數(shù)學家的小故事簡短

    1、陳景潤:

    陳景潤是我國有名的數(shù)學家。他不愛逛公園,不愛遛馬路,就愛學習。他學習起來,常常忘記了吃飯睡覺。 有一天,陳景潤在吃中飯的時候,摸摸腦袋發(fā)現(xiàn)頭發(fā)太長了,應該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見了,還當他是個大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飯碗,就跑到理發(fā)店去了。

    理發(fā)店里人很多,大家挨著次序理發(fā)。陳景潤拿得牌子是三十八號。他想:輪到我還早著哩,時間是多么寶貴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費掉。他趕忙走出理發(fā)店,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然后從口袋里掏出個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來。他背了一會,忽然想起上午讀外文的時候,有個地方沒看懂。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把他弄懂,這是陳景潤的脾氣。

    他看了看表,才十二點半。他想:先到圖書館去查一查,再回來理發(fā)還來得及,站起來就走了。誰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輪到他理發(fā)了。理發(fā)員大聲地叫:“三十八號!誰是三十八號?快來理發(fā)!”你想想,陳景潤正在圖書館里看書,他能聽見理發(fā)員喊三十八號嗎?

    2、高斯:

    高斯在哥廷根大學時,有次有事遲到,趕到教室時幾乎都已經下課了。高斯走進教室后,發(fā)現(xiàn)教師不在,黑板上寫著幾道題。高斯以為這些題目是今天的作業(yè)題,便把題目記下來。當晚,他花了一整夜時間去研究這些數(shù)學題,沒想到的是,這些題目異乎尋常地難。高斯直到天亮也只解決了一道題,第二天他很沮喪地找到老師,把這些都告訴了他。

    他的老師異常震驚:“這些可都是數(shù)學史上最著名的難題啊,你竟然只花一個晚上就解決了一道?”而高斯解決的這道難題,就是困擾了數(shù)學家兩千年之久的正十七邊形尺規(guī)作圖問題。那一年,高斯只有19歲!

    3、華羅庚:

    有一次正在看店的華羅庚在計算一道數(shù)學題,來了一位女士想買棉花,當她問華羅庚多少錢時,他完全沉醉于做題中,沒有聽見對方說的話,當他把答案算完隨口說了一個數(shù)字,而女士以為他說的是棉花的價格,尖叫道:“怎么這么貴?”。

    這時華羅庚才知道有人過來買棉花,當華羅庚把棉花賣給女士后才發(fā)現(xiàn)剛才自己的算題的草紙被婦女帶走了,這可把華羅庚急壞了,不顧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終還是被他追上了,華羅庚不好意思地說:“阿姨,請……請把草紙還給我”。

    那婦女生氣地說:“這可是我花錢買的,可不是你送的”。華羅庚急壞了,于是他說:“要不這樣吧!我花錢把它買下來”。正在華羅庚伸手掏錢之時,那婦女好像是被這孩子感動了吧!不僅沒要錢還把草紙還給了華羅庚。這時的華羅庚才微微舒了口氣?;丶液?,又開始計算起數(shù)學題來……

    4、拉格朗日:

    拉格朗日(1736—1813),法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力學家、天文學家,變分法的開拓者和分析力學的奠基人。他曾獲得過18世紀“歐洲最大之希望、歐洲最偉大的數(shù)學家”的贊譽。

    拉格朗日出生在意大利的都靈。由于是長子,父親一心想讓他學習法律,然而,拉格朗日對法律毫無興趣,偏偏喜愛上文學。

    直到16歲時,拉格朗日仍十分偏愛文學,對數(shù)學尚未產生興趣。16歲那年,他偶然讀到一篇介紹牛頓微積分的文章《論分析方法的優(yōu)點》,使他對牛頓產生了無限崇拜和敬仰之情,于是,他下決心要成為牛頓式的數(shù)學家。

    5、祖沖之:

    祖沖之祖籍河北,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曾在南朝做官,因而他出生于南方. 晉朝末年,由于北方連年混戰(zhàn),中原地區(qū)的人口大量遷移到南方,促使長江流域的農業(yè)生產和社會經濟各方面都有迅速的發(fā)展,祖沖之正是誕生在這樣的時代環(huán)境里。祖家歷代對天文歷法都很有研究.在家庭的影響下,祖沖之從小便對天文學和數(shù)學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青年時代,他便對劉歆、張衡、王蕃、劉徽等人的工作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駁正了他們的錯誤.以后他繼續(xù)鉆研,在科學技術方面作出極有價值的貢獻.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第六位數(shù)的圓周率,便是他其中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在天文歷法方面,他曾將自古代到他生活年代為止所有可以搜羅到的文獻資料,全部整理了一遍,并且通過親自觀測和推算,做了深切的驗證.他指出當時所流行的何承天(公元370-447年)編定的歷法有許多嚴重的錯誤.因此他便開始編制另一種新的歷法。

    數(shù)學家的故事100字大全

    數(shù)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但是數(shù)學家的 故事 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學問。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數(shù)學家的故事100字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shù)學家的故事100字1

    數(shù)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于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數(shù)學家的故事100字2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shù)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chuàng)立了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shù)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個故事。

    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zhàn)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zhàn)事被滯留家鄉(xiāng)。幾所大學得知消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由于他是英華的校友,為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為同學們講授數(shù)學課。

    數(shù)學家的故事100字3

    大數(shù)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后,從生活待遇優(yōu)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shù)學家,并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數(shù)學家的故事100字4

    1946年,美國某大學以優(yōu)厚的條件聘請數(shù)學家華羅庚為終身教授 。但他回答說:“為了抉擇真理,為了國家民族,我要回國去!”終于帶著妻兒回到了北平(今北京)?;貒螅粌H刻苦致力于理論研究,而且足跡遍布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qū),用數(shù)學解決了大量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被譽為“人民的數(shù)學家”。

    數(shù)學家的故事100字5

    丹頂鶴總是成群結隊遷飛,而且排成“人”字形?!叭恕弊中蔚慕嵌仁?10度。更精確地計算還表明“人”字形夾角的一半——即每邊與鶴群前進方向的夾角為54度44分8秒!而金剛石結晶體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還是某種大自然的“默契”?

    數(shù)學家的故事100字6

    庫默爾屈就為一個中學教師時,有一天上課,在黑板上運算卻忘了七和九的乘積!他猶豫很久講不下去時,有學生說答案是61,他依著寫下了。

    怎知另一聲音說他應該寫69。庫默爾當然曉得正確答案只有一個,至于是61、69或其他數(shù)目,他不能決定了。于是他開始分析,高聲說61是質數(shù),不會是一個乘積,65是5的倍數(shù),67也是質數(shù)69看來太大,所以答案是63吧!

    數(shù)學家的故事100字7

    賣鋼琴的廠家有20臺鋼琴。一天,來了4個小朋友他們都搶這要這20臺鋼琴。只有亞亞一個人突然平靜了下來,說:“我們可以分一分呀!”賣鋼琴的阿姨說:“對呀,我怎么沒想到。”后來星星說:“那我們怎么分呢?”誰能回答星星的問題,亞亞說。一個叫紅紅的小朋友說:“我能回答,20除以4=5。所以我們每人能分到5臺鋼琴了?!眮唩啞⑿切呛桶⒁?,說:“太棒了?!?/p>

    數(shù)學家的故事100字8

    華羅庚上中學時,在一次數(shù)學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道著名的難題:“有一個數(shù),3個3個地數(shù),還余2;5個5個地數(shù),還余3;7個7個地數(shù),還余2,請問這個得數(shù)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時,華羅庚站起來說:“23”他的回答使老師驚喜不已,并得到老師的表揚。

    數(shù)學家的故事100字9

    公元前46年,羅馬統(tǒng)帥儒略· 愷撒指定歷法。由于他出生在7月,為了表示他的偉大,決定將7月改為“儒略月”,連同所有的單月都規(guī)定為31天,雙月為30天。這樣一年多出一天,2月是古羅馬處死犯人的月份,為了減少處死的人數(shù),將2月減少1天,為29天。

    數(shù)學家的故事100字10

    瑞士數(shù)學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對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著一條對數(shù)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來一樣”。這是一句既刻劃螺線性質又象征他對數(shù)學熱愛的雙關語。

    數(shù)學家的故事100字大全相關 文章 :

    ★ 關于數(shù)學家的小故事5篇

    ★ 數(shù)學家的故事精選5篇

    ★ 數(shù)學家的故事精選

    ★ 關于數(shù)學家華羅庚的小故事5篇

    ★ 數(shù)學小故事

    ★ 關于我國數(shù)學家的小故事5篇

    ★ 關于數(shù)學家的故事

    ★ 數(shù)學家的小故事2020匯集

    ★ 數(shù)學家的小故事2020匯總

    ★ 100字以內的名人事跡5篇

    數(shù)學名人小故事100字左右

    1、華羅庚

    一九五三年,由著名科學家錢三強帶科學院出國考察。團員有華羅庚、趙九章等許多人。華羅庚題出上聯(lián)一則:”三強韓、趙、魏,”求對下聯(lián)。這里的“三強”說明是戰(zhàn)國時期韓、趙、魏三個戰(zhàn)國,卻又隱語著代表團團長錢三強同志的名字。

    隔了一會兒,華羅庚見大家還無下聯(lián),便將自己的下聯(lián)揭出:“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shù)學著作??墒?,這里的“九章”又恰好是代表團另一位成員、大氣物理學家趙九章的名字。

    2、笛卡爾

    笛卡爾曾流落到瑞典,邂逅美麗的瑞典公主克里斯蒂娜。笛卡爾發(fā)現(xiàn)克里斯蒂娜公主聰明伶俐,便做起了公主的數(shù)學老師,于是兩人完全沉浸在了數(shù)學的世界中。國王知道了這件事后,認為笛卡爾配不上自己的女兒,不但強行拆散他們,還沒收了之后笛卡爾寫給公主的所有信件。

    后來,笛卡爾染上黑死病,在臨死前給公主寄去了最后一封信,信中只有一行字:R=A(1-SINΘ)。

    自然,國王和大臣們都看不懂這是什么意思,只好交還給公主。公主在紙上建立了極坐標系,用筆在上面描下方程的點,終于解開了這行字的秘密這就是美麗的心形線??磥恚瑪?shù)學家也有自己的浪漫方式啊。

    3、塞凱賴什夫婦

    在一次數(shù)學聚會上,一位叫做愛絲特·克萊恩的美女同學提出了這么一個結論:在平面上隨便畫五個點,那么一定有四個點,它們構成一個凸四邊形。塞凱賴什和埃爾德什等人想了好一會兒,沒想到該怎么證明。

    于是,美女同學得意地宣布了她的證明:這五個點的凸包只可能是五邊形、四邊形和三角形。前兩種情況都已經不用再討論了,而對于第三種情況,把三角形內的兩個點連成一條直線,則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中一定有兩個頂點在這條直線的同一側,這四個點便構成了一個凸四邊形。眾人大呼精彩。

    之后,埃爾德什和塞凱賴什仍然對這個問題念念不忘,于是嘗試對其進行推廣。最終,他們于1935年發(fā)表論文,成功地證明了一個更強的結論:對于任意一個正整數(shù)N ≥ 3,總存在一個正整數(shù)M,使得只要平面上的點有M個,那么一定能從中找到一個凸N邊形。埃爾德什把這個問題命名為了“幸福結局問題”。

    4、歐拉

    歐拉由于過度的工作,歐拉在二十八歲時得了眼病,并最終失明。歐拉完全失明以后,仍然憑著記憶和心算進行研究,直到逝世,竟達17年之久。歐拉的記憶力和心算能力是罕見的,他能夠復述年青時代筆記的內容,心算并不限于簡單的運算,高等數(shù)學一樣可以用心算去完成。

    拉格朗從19歲起和歐拉通信,討論等周問題的一般解法,這引起變分法的誕生。等周問題是歐拉多年來苦心考慮的問題,拉格朗日的解法,博得歐拉的熱烈贊揚。

    1783年9月18日下午,歐拉為了慶祝他計算氣球上升定律的成功,請朋友們吃飯,那時天王星剛發(fā)現(xiàn)不久,歐拉寫出了計算天王星軌道的要領,還和他的孫子逗笑,喝完茶后,突然疾病發(fā)作,煙斗從手中落下,口里喃喃地說:“我死了?!睔W拉終于“停止了生命和計算”。

    5、陳景潤

    1977年,陳景潤因病住進309醫(yī)院,見到了從武漢軍區(qū)剛派來醫(yī)院進修的由昆。過去陳景潤連女人名字的邊都不沾,連句話都不說的人,此次年近半百的陳景潤見到由昆,眼睛一亮,親切地和由昆打招呼,話也多了。

    后來由昆被派到陳景潤的病房當值班醫(yī)生。這樣,接觸的機會多了,每次由昆一出現(xiàn),陳景潤都特別高興。一天,陳景潤關切地問由昆,家住在哪?有沒有男朋友、有沒有成家?由昆毫不設防,她便心直口快地說:“沒有,沒有,還早著呢?!币院?,由昆也十分關心這位中國數(shù)學家,斗轉星移,彼此產生了愛情。

    終于有一天,由昆對身邊的數(shù)學家提出了疑問:“你是大數(shù)學家,有好多人崇拜你,你為什么偏偏選中我呢?”面對心愛的姑娘,陳景潤急得滿臉通紅,他不會年輕人的山盟海誓,許久,陳景潤才說出一句話:“我想過了,如果你不同意,我這一輩子就不結婚了?!闭沁@一句,使由昆不再猶豫,她坦然接受陳景潤的感情,并且相依相扶,共同走過了16個春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華羅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陳景潤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數(shù)學家

    數(shù)學家的故事大約100字(9則)

    1、華羅庚

    有一次正在看店的華羅庚在計算一道數(shù)學題,來了一位女士想買棉花,當她問華羅庚多少錢時,他完全沉醉于做題中,沒有聽見對方說的話,當他把答案算完隨口說了一個數(shù)字,而女士以為他說的是棉花的價格,尖叫道:“怎么這么貴?”。

    這時華羅庚才知道有人過來買棉花,當華羅庚把棉花賣給女士后才發(fā)現(xiàn)剛才自己的算題的草紙被婦女帶走了,這可把華羅庚急壞了,不顧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終還是被他追上了,華羅庚不好意思地說:“阿姨,請……請把草紙還給我”,那婦女生氣地說:“這可是我花錢買的,可不是你送的”。

    華羅庚急壞了,于是他說:“要不這樣吧!我花錢把它買下來”。正在華羅庚伸手掏錢之時,那婦女好像是被這孩子感動了吧!不僅沒要錢還把草紙還給了華羅庚。這時的華羅庚才微微舒了口氣?;丶液螅珠_始計算起數(shù)學題來。

    2、高斯

    高斯最著名的故事莫過于小學時計算1+2+3+...+100的值。當時高斯上小學,老師在班上出了這樣一道題,叫大家算。那個老師以為至少要20分鐘以后才會有答案,正想休息一下,誰知屁股還沒坐穩(wěn)高斯就說算出來了。老師很驚訝,問他怎么算的,他就說先算1+100=101,2+99=101,。。。這樣一共有50個101,因此結果是5050。

    還有一個故事,是高斯19歲的時候,本來他打算學法律的,結果不經意間解決了一個2000年的數(shù)學難題,那就是只用直尺和圓規(guī)17等分圓周。高斯還證明了當且僅當N=2^(2^n)+1時,能夠用尺規(guī)N等分圓周。從此高斯對數(shù)學的興趣大增,并走上了數(shù)學研究的道路,成了一名偉大的數(shù)學家。

    3、歐拉

    歐拉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爾城,小時候他就特別喜歡數(shù)學,不滿10歲就開始自學《代數(shù)學》。這本書連他的幾位老師都沒讀過,可小歐拉卻讀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筆作個記號,事后再向別人請教。13歲就進巴塞爾大學讀書,這在當時是個奇跡,曾轟動了數(shù)學界。

    小歐拉是這所大學,也是整個瑞士大學校園里年齡最小的學生。在大學里得到當時最有名的數(shù)學家微積分權威約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1667-1748年)的精心指導,并逐漸與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約翰·伯努利后來曾這樣稱贊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學生:“我介紹高等分析時,他還是個孩子,而你將他帶大成人?!眱赡旰蟮南奶欤瑲W拉獲得巴塞爾大學的學士學位,次年,歐拉又獲得巴塞爾大學的哲學碩士學位。1725年,歐拉開始了他的數(shù)學生涯。

    4、陳景潤

    陳景潤不愛走公園,也不愛逛馬路,就愛學習。學習起來,常常忘記了吃飯睡覺。

    有一天,陳景潤吃中飯的時候,摸摸腦袋,哎呀,頭發(fā)太長了,應該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見了,還當自己是個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飯碗,就跑到理發(fā)店去了。

    理發(fā)店里人很多,大家挨著次序理發(fā)。陳景潤拿的牌子是三十八號的小牌子。他想:輪到我還早著哩。時間是多么寶貴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費掉。他趕忙走出理發(fā)店,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然后從口袋里掏出個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來。

    5、牛頓

    “我一定要超過他!”一談到牛頓,人們可能認為他小時候一定是個“神童”、“天才”、有著非凡的智力。其實不然,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并不聰明。在家鄉(xiāng)讀書的時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學習成績屬于次等。但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游戲的本領也比一般兒童高。

    平時他愛好制作機械模型一類的玩藝兒,如風車、水車、日晷等等。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鐘,計時較準確,得到了人們的贊許。

    有時,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盞燈籠掛在風箏尾巴上。當夜幕降臨時,點燃的燈籠借風箏上升的力升入空中。發(fā)光的燈籠在空中流動,人們大驚,以為是出現(xiàn)了彗星。盡管如此,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好,還是經常受到歧視。

    當時,封建社會的英國等級制度很嚴重,中小學里學習好的學生,可以歧視學習差的同學。有一次課間游戲,大家正玩得興高采烈的時候,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借故踢了牛頓一腳,并罵他笨蛋。

    牛頓的心靈受到這種刺激,憤怒極了。他想,我倆都是學生,我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過他!從此,牛頓下定決心,發(fā)奮讀書。他早起晚睡,抓緊分秒、勤學勤思。

    經過刻苦鉆研,牛頓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不久就超過了曾欺侮過他的那個同學,名列班級前茅。

    趙振鐸相關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