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歷代皇帝列表
明朝(1368年 ―1644年 )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元末爆發(fā)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 1364年稱吳王,史稱西吳。
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漢族,明代第十四位皇帝,在位一個月。明神宗萬歷帝長子。
明朝歷代皇帝順序如下所示:朱元璋。廟號:太祖,年號:洪武(1368年-1398年)朱允炆。廟號:惠宗,年號:建文(1399年-1402年)朱棣。廟號:成祖,年號:永樂(1403年-1424年)朱高熾。
明朝歷代皇帝及年號朱元璋。廟號:太祖,年號:洪武(1368年-1398年)朱允_。廟號:惠宗,年號:建文(1399年-1402年)朱棣。廟號:成祖,年號:永樂(1403年-1424年)朱高熾。朱厚照(1491年-1521年),年號“正德”。
求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有十六個皇帝。分別為:朱元璋、朱允炆、朱棣 、朱高熾、朱瞻基 、朱祁鎮(zhèn)、朱祁鈺、朱見深、朱祐樘 、朱厚照 、朱厚熜 、朱載垕 、朱翊鈞、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檢 。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皇帝表朱元璋(1328年-1398年),年號“洪武”,1368年稱帝,在位31年。安徽鳳陽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領(lǐng)導(dǎo)的起義軍在大將徐達(dá)、常遇春等人的指揮下一舉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滅亡。
朱元璋 朱元璋,中國明朝開國皇帝,漢族,姓朱,名元璋,原名重八,后更名興宗,字國瑞,生于濠州鐘離之東鄉(xiāng)(今安徽省明光市趙府村躍龍岡)。
關(guān)于福王朱常洵的資料(追加20分)
終于在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神宗讓步,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洵為福王。 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朱常洵就藩洛陽,得莊田二萬頃。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攻克洛陽,殺死朱常洵及前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
但在與太子同時被封為福王的朱常洵身上,他卻傾注了滿腔的熱情。 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末,為福王舉行了隆重的花費了三十萬兩銀子的婚禮。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他命令在福王的封地洛陽為福王建造王府,數(shù)年后才竣工,用銀二十八萬兩。
有記錄說大順軍將福王吃了,并繪聲繪色記錄了這一過程:福王被捉后,以親王之尊跪爬在李自成面前,汗流浹背,乞求李自成饒他不死。李自成不為所動,他當(dāng)眾斥責(zé)福王朱常洵:“汝為親王,富甲天下。
公元1601年,明神宗朱翊鈞封朱常洵為福王,史稱福恭王,俗稱老福王。朱翊鈞不僅讓朱常洵就藩于富庶之地洛陽,而且還打破皇子就藩后不得輕易進(jìn)京的規(guī)矩。
李自成活捉朱常洵 歷史回到崇禎十四年,這一年李自成率領(lǐng)農(nóng)民軍進(jìn)攻洛陽。洛陽是中部重鎮(zhèn),也是福王朱常洵的藩地,加上福王是萬歷皇帝的愛子,當(dāng)年就藩時被賜予數(shù)萬頃良田和無數(shù)珍寶,所以李自成欲取洛陽而充府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