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簡介三國人物
劉備:字玄德,漢景帝閣下玄孫,中山靖王劉勝之后,一生為了復(fù)興漢室而努力。被曹操譽為梟雄。處處寄人籬下,后得到“臥龍”諸葛亮輔佐,為得到荊州與孫權(quán)聯(lián)合在赤壁大敗曹操。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從第三十七回劉備三顧這位隱居隆中十年的“臥龍”,到小說第一百零四回離世,如此巨量的篇幅使得有些評論家稱《三國演義》是一部諸葛亮傳,不能說沒有道理。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1]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quán)的奠基人。
三國中人物很多,列舉主要的五個人物。劉備,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主要成就:奪取西川,建立蜀漢。
京劇的資料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chǔ)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yōu)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
京劇,曾稱平劇,亦稱亂彈、國劇。我國知名戲曲劇種,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腔調(diào)以西皮、二黃為主,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京劇藝術(shù)博大精深,文戲武戲各美其美。
京劇音樂屬于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tǒng),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diào)、高拔子和吹腔。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diào)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談∈蔷﹦〉那吧?。
京劇又稱平劇、京戲,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
京劇是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的傳統(tǒng)戲劇。京劇,腔調(diào)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位列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談∈蔷﹦〉那吧?。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京劇表演藝術(shù)大師有譚鑫培、梅蘭芳大師等。
三國演義中出現(xiàn)過的人物
張遼(字文遠),五子良將之一,早期跟隨呂布,后轉(zhuǎn)投曹操,是三國時期少有的文武俱佳的武將,被稱為曹五子良將之首。 1徐晃(字公明),五子良將之一,樊城之戰(zhàn)中擊敗關(guān)羽。因于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贊“有周亞夫之風(fēng)。
主要人物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三國中曹魏政權(quán)的締造者。黃巾軍起義爆發(fā)時,任騎都尉,參加剿除黃巾軍。
劉備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稱他為蜀漢先主。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包括劉備、曹操、孫權(quán)、諸葛亮、關(guān)羽、張飛等。劉備:漢族,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后,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