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撒改的介紹
1、”完顏撒改,上京納魯渾河人也,其先居于兀冷窟河。身長多力,善用槍。王師南征,睿宗為右副元帥,置之麾下,佩以金牌,使督軍事。天眷元年,授本班祗候郎君詳穩(wěn)。
2、匹脫水以北由完顏阿骨打統(tǒng)治,來流水一帶則由完顏撒改統(tǒng)治。
3、年9月,完顏阿骨打改其堂兄國論勃極烈完顏撒改為忽魯勃極烈(胡魯勃極烈),加入其叔父完顏阿離合懣(景祖烏骨乃第八子)為乙室勃極烈(移賚勃極烈,女真語“移賚”意為第三,此位相當(dāng)于國相的第三助手)。
4、完顏洪列,本名撒速,始祖九世孫。事豳王允成,為其府教讀。大定十九年,章宗年十余歲,顯宗命詹事烏林答愿擇德行淳謹(jǐn)、才學(xué)該通者,使教章宗兄弟。閱月,愿啟顯宗曰:“豳王府教讀完顏撒速、徐王府教讀仆散訛可二人,可使教皇孫兄弟。
5、粘罕 完顏?zhàn)诤玻?080—1137年),女真名黏沒喝,又名粘罕,小字鳥家奴,虎水(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qū))人。金朝宗室名將,國相完顏撒改長子。勇猛有謀略,擁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稱帝,備受信任重用。
6、顏?zhàn)诤玻?080年—1137年),本名黏沒喝,又名粘罕,小名鳥家奴,金朝名將,女真族,國相完顏撒改長子,勇猛有謀。完顏?zhàn)谕???127年),本名斡魯補(bǔ),又作斡離不,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次子,金朝宗室,名將。
完顏撒改的歷史記載
完顏撒改(?-1121年) 金景祖完顏烏骨乃之孫,金世祖完顏劾里缽之長兄韓國公完顏劾者之子。1115年7月任國論勃極烈(相當(dāng)于國相),9月改為國論忽魯勃極烈。死后追封燕國王。正隆年間降封陳國公。
年9月,完顏阿骨打改其堂兄國論勃極烈完顏撒改為忽魯勃極烈(胡魯勃極烈),加入其叔父完顏阿離合懣(景祖烏骨乃第八子)為乙室勃極烈(移賚勃極烈,女真語“移賚”意為第三,此位相當(dāng)于國相的第三助手)。
年十一月,完顏吳乞買、完顏撒改、完顏辭不失率宮屬諸將勸進(jìn),愿以新歲元日恭上尊號,金太祖不許。完顏阿離合懣、完顏蒲家奴、完顏?zhàn)诤驳冗M(jìn)曰:“今大功已建,若不稱號,無以系天下心。”太祖曰:“吾將思之。
這是以后劾者之子孫完顏撒改、完顏?zhàn)诤查L期擔(dān)任國論勃極烈(相當(dāng)于國相)一職,而劾里缽之子完顏阿骨打、完顏吳乞買成為皇帝的一個原因。因?yàn)樽鹬夭敢幌档脑?,完顏阿骨打剛成為都勃極烈時,與完顏撒改分治女真諸部。
配享太廟的金國配享太廟的大臣
1、配享太廟是封建大臣,在封建時代下,至高的哀榮。配享太廟意味著在整個王朝存續(xù)期間,他和他的后人,將得到特殊封建禮遇。
2、清代太廟里面除了供奉歷代皇帝和皇后外,立有大功的宗室諸王,外姓大臣也得以配享太廟入東,西二殿供奉。
3、圖海、鄂爾泰、張廷玉、烏雅·兆惠、富察·傅恒、章佳·阿桂、??蛋?。??蛋玻?754年—1796年7月2日),富察氏,字瑤林,號敬齋,滿洲鑲黃旗人,清朝乾隆年間名將、大臣。大學(xué)士傅恒第三子,孝賢純皇后之侄。
勃極烈的成員的變化
1、勃極烈的含義,一般認(rèn)為是“孛堇”一詞的異譯。勃極烈議事會的成員,前后有增減變化。初,阿骨打以其弟吳乞買為諳班勃極烈,國相撒改為國論勃極烈,辭不失為阿買勃極烈,弟斜也(杲)為國論吳(一作昃)勃極烈。
2、勃極烈制是金初中央最高一級行政和軍事的權(quán)力機(jī)構(gòu)。在阿骨打繼為部族首領(lǐng)之后,把原來的生女真部族節(jié)度使、國相、勃堇等稱呼作了改變,自稱都勃極烈。
3、是以其全名實(shí)為國論忽魯勃極烈,國論左勃極烈,國論右勃極烈,國論阿舍勃極烈,國論昊勃極烈以及國論移賚勃極烈。移賚勃極烈以下(不包括移賚勃極烈)的各迭勃極烈,就沒有“國論”之前綴。他們并非勃極烈制度的核心成員。
4、而后又有忽魯勃極烈(第三助手),到1132年金太宗分忽魯勃極烈為左勃極烈與右勃極烈,形成皇帝、皇儲與國相五人小組。隨著金朝不斷向南延伸,促使金廷改采用三省制的唐制。
金朝開國第一功臣,為何卻被氣死
1、仔細(xì)想想,一個開國幫助君王打天下的功臣或者說一些忠君為國的忠臣,幾乎沒有到頭來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大多都以慘死結(jié)束君臣之間的關(guān)系。
2、有啊,正史里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就是被活活氣死的,這個北魏孝文帝就是極力推動胡人政權(quán)漢化的那個皇帝,據(jù)說他是被自己的皇后戴綠帽給活活氣死了。
3、完顏?zhàn)阱鍪钦l?完顏?zhàn)阱?,是金朝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的兒子,也是金世宗完顏雍的兄長。他是金朝時期的重要政治家和軍事將領(lǐng),曾被封為右丞相、泰山王、有勇冠三軍之稱。
4、他們分別是南宋的岳飛和明朝的藍(lán)玉。朱元璋——劇照 首先就功臣來說,藍(lán)玉是大明帝國名副其實(shí)的開國元勛,曾經(jīng)血戰(zhàn)洪都的戰(zhàn)神。
5、文帝雖沒有采納他的建議,但十分賞識他的才能。當(dāng)時,太子劉啟很贊成晁錯的建議,而袁盎和不少大臣、功臣則持反對態(tài)度。申屠嘉死后,景帝提升御史大夫陶青為丞相,提升晁錯為御史大夫。 從此晁錯位列三公,這是景帝二年(前155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