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的名人
巢父許由 二人均為堯時隱士,居住陽城(據(jù)有關(guān)部門考證,即今平輿縣陽城鄉(xiāng))。巢父結(jié)巢居樹,人稱巢父。許由就是漢末主持月旦評的許邵、許靖的祖先。二人學問至高,經(jīng)常結(jié)伴悠游。堯請巢父,準備讓位,巢父逃走。
歷史名人陳蕃生活在東漢時期。陳蕃的背景與早期成就 陳蕃出生于汝南平輿,尚年輕時就展現(xiàn)出卓越的才華和聰明智慧。他積極參與學問和經(jīng)學,深受儒家經(jīng)典的影響,成為一位博學多才的學者。
萬道同,字慧青,號懶園居士,生于1870年,平輿縣萬冢鄉(xiāng)萬寨人。幼年聰穎好學,五經(jīng)四書背誦如流,16歲考中進士,18歲選拔為貢生,享名鄉(xiāng)里,人稱“萬拔貢”。1890年他才剛滿20歲,就被清朝政府任命為河南光山縣縣令。
許靖(149年?―222年)字文休,汝南平輿(今河南省平輿縣)人。三國時著名人物,年輕時即為世人所知。后經(jīng)劉翊推舉許靖為孝廉,擔任尚書郎。
許游,汝南平輿(今河南省平輿縣)人,蜀漢司徒許靖之孫,許欽之子。景耀年間,擔任尚書一職。[1]相關(guān)史料 《三國志·卷三十八·蜀書八》:(許靖)章武二年卒。子欽,先靖夭沒。欽子游,景耀中為尚書。
河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武學福,男,河北邯鄲人,家大名,大專學歷,經(jīng)濟師。北京中國國際名人研究所編輯、記者,河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
袁氏有哪些名人?
1、袁姓名人有袁隆平、袁世凱、袁崇煥、袁于令、袁山松等。袁隆平: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創(chuàng)始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袁世凱:字慰亭,亦作慰廷,尉亭,號容庵。
2、袁姓的歷史名人有:袁盎、袁宏、袁紹、袁術(shù)、袁崇煥等。袁盎 袁盎,字絲,漢初楚國人,西漢大臣,個性剛直,有才干,以膽識與見解為漢文帝所賞識。
3、袁中道(1570-1623),明代文學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人。萬歷進士,授徽州府教授、國子監(jiān)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長愈豪邁。與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時稱“三袁”,同為公安派。
4、袁術(shù) 袁術(shù)(?~199年),字公路,汝南郡汝陽縣(今河南商水縣)人。東漢末年地方軍閥,司空袁逢嫡次子,太仆袁基、冀州牧袁紹異母弟。舉孝廉出身,拜為河南尹、虎賁中郎將。
駐馬店有什么名人
1、李斯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蘆岡鄉(xiāng)李斯樓村)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樊粹庭 樊粹庭(1905~1966),原名樊郁。河南遂平人。
2、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蘆岡鄉(xiāng)李斯樓村)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李斯早年為郡小吏,后從荀子學帝王之術(shù),學成入秦。
3、陳大喜:清末豫南捻軍領(lǐng)袖。咸豐元年,陳大喜和皖捻首領(lǐng)張樂行結(jié)拜兄弟,并任皖捻各棚拳場總教練。后陳大喜在家鄉(xiāng)舉起反清大旗,在豫南很有影響。魏子猶:河南箏派的一代宗師。
性袁的歷史人物有多少
袁姓的歷史名人有:袁盎、袁宏、袁紹、袁術(shù)、袁崇煥等。袁盎 袁盎,字絲,漢初楚國人,西漢大臣,個性剛直,有才干,以膽識與見解為漢文帝所賞識。
袁氏的歷史名人有:袁安、袁紹、袁術(shù)、袁宏、袁盎等。袁安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陽,東漢名臣。袁安自少承襲家學。最初任汝陽縣功曹,后以孝廉獲舉薦,升為陰平縣長、任城縣令。他御下極嚴,能使官民畏愛。
袁世凱 袁世凱(1859年—1916年),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北洋軍閥領(lǐng)袖。字慰亭(又作慰廷),號容庵、洗心亭主人,漢族,河南項城人,故人稱“袁項城”。袁世凱早年發(fā)跡于朝鮮,歸國后在天津小站訓(xùn)練新軍。
袁隆平、袁紹、袁世凱、袁天罡、袁枚等等。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創(chuàng)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shù)體系,發(fā)明了“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和“兩系法”雜交水稻。袁紹出生于漢末名門“汝南袁氏”,是東漢末年軍閥。
袁嵩:東晉史學家、文人。袁枚:清代詩人、文學家。素有”南袁北紀”,南有袁枚北有紀曉嵐。袁天罡:唐代著名預(yù)言家、道士。袁世凱:清代,中國北洋軍閥首領(lǐng)、中華民國第一位總統(tǒng)、坐過八十三天 *** 皇帝。
歷史人物 袁盎:西漢大臣 袁安:汝南郡汝陽縣(今河南商水)人。中國東漢初期的政治家。官拜司徒 袁賞,汝南郡汝陽縣(今河南商水)人,袁安之子。漢和帝從竇氏手中奪回權(quán)力后追思袁安守正,任命他為郎。
汝南才子是誰?
1、原文:德璉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學足以著書,美志不遂,良可痛惜。翻譯:德璉曾經(jīng)文采斐然想要些書,他的才學也足夠,這么美好的志愿卻沒有完成。實在可惜?!杜c吳質(zhì)書》:《與吳質(zhì)書》是曹丕書信的代表作。
2、而在東吳,出身于汝南郡細陽縣的呂范,也曾做到過前將軍的高度。呂范的故事,很有傳奇色彩。他年輕時只是個小吏,盡管出身不高,但他卻有過人的威儀,因此城中富戶的千金便看上了他。
3、楊穎的弟弟英,名叫秀蓮,也是一名作家。當時他和他的弟弟瑛琮都被稱為汝南才子,他們的作品合為一冊《后序》。楊穎初到鄴都時,曹植和曹丕都非常敬重他,經(jīng)常邀請他一起設(shè)宴、吟詩。
賁姓歷史名人有哪些(賁姓歷史名人)
1、出自春秋魯國縣賁父,以祖字為姓。據(jù)《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及《元的姓纂》載,賁姓起源于春秋魯國,魯國有一個貴族叫縣賁父,他的后代取賁(Bēn 音奔)字作為姓,世代相傳,遂成賁氏。此處賁字讀作“奔”音。
2、賁赫就幫劉邦平息這些叛亂,被封為期思侯。賁蒿:漢代名士。汝南郡(今屬河南)人,以操守清高純潔而知名,為時人所敬重。賁亨:元代將領(lǐng)。宣武年間的將領(lǐng),處州路管軍萬戶。出生入死,因為軍功,升到大將軍。
3、宣城堂:以望立堂。四勿堂:資料有待補充。占星堂:清道光己丑年,西門賁天第三十六世孫賁垂紳改“四勿堂”為“占星堂”。
4、賁姓歷史名人賁生: 漢代淮南人。秉性純厚謙和,漢景帝。賁蒿: 漢代汝南郡人,以操守清高純潔而知名。賁亨: 元代人。初承襲行軍千戶,從元軍渡江攻打湖北有功,至元年間(公元1335-1340年)為山東諸翼軍總管。
5、賁在百家姓中排179位。賁姓主要是以祖輩名字為姓氏。春秋時魯國有縣賁父,其后代取賁 字作為姓,成賁氏。當代賁氏主要在安徽、湖北、遼寧、廣西、甘肅等地有少量分布。賁姓歷史人物有賁赫,漢代著名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