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誠信的名人名言
關(guān)于誠信的名言30金句。
具體如下:
1.一點一滴培育誠信,一生一世成就事業(yè)。
2.法治與安定同在,誠信與文明共存。
3.只有誠心,才能換來誠信。大誠信其實就是大智慧。
4.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張衡
5.蚜蟲吃青草,銹吃鐵,虛偽吃靈魂?!踉X夫
6.人格無價誠可貴,事業(yè)有成信當先。
7.將誠信存入生命的銀行,為你的事業(yè)成功兌現(xiàn)珍貴的利息。
8.要我們買他的誠實,一點點語錄網(wǎng)這種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譽——沃夫格
9.信為人際交往的綠燈,誠是心靈溝通的橋梁。
10.沒有一種罪惡比虛偽和背義更可恥了?!喔?/p>
11.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于良心的死滅。——郭沫若
12.多虛不如少實。——陳甫,宋朝哲學家
13.Thetruthmaybesad,butisbetterthanalie。
14.禍莫大于無信?!敌?/p>
15.Thequalityofthegoodfaithisakindofself-discipline,notthroughanarticleorawordcantest。
16.是謂是,非謂非,曰直?!髯?/p>
17.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惶m克林
18.誠信就像人生航船的楫槳,控制著人生的去向。
19.誠信是人生路途中的第一準則。
20.處己事上臨下皆當以誠為主。——薛敬軒
21.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斞?/p>
22.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種誠信為先決條件。
23.誠信是心靈與心靈間最默契的對話。
24.“誠”通全國,“信”達世界。
25.誠信經(jīng)營,高效創(chuàng)新;務(wù)實負責,服務(wù)教育;效率成就品牌,誠信鑄就未來;求同存異,共謀多贏健康和諧,服務(wù)社會;
26.我要求別人誠實,我自己就得誠實?!铀纪滓蛩够?/p>
27.對于事實問題的健全的決定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chǔ)?!涿兰~斯
28.誠實守信是面明鏡,不誠實的人在他面前,都會露出真相。
29.“教師的職務(wù)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wù)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薄招兄?/p>
30.善良——這是天才者的偉大品質(zhì)之一?!哺駹?/p>
誠實的名人名言及其事例
關(guān)于誠信的名人名言:1、魯迅:偉大人格的素質(zhì),重要的是一個誠字;2、馬克·吐溫:坦白是誠實和勇敢的產(chǎn)物;3、葛洪一言之美,貴于千金;4、巴爾扎克:虛假的坦白實在是一個可怕的事情;關(guān)于誠信的事例:1、韓信:韓信落魄的時候,一個漂母給他飯吃,韓信離開她的時候,告訴她以后一定來報答她。后來韓信做了楚王,不忘舊恩,奉黃金千兩以漂母;2、宋慶齡:宋慶齡有一次與一所小學約定去看望小學生,可是到了約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學們都以為宋慶齡奶奶不能來了,但宋慶齡依然冒雨前去赴約,這讓同學們很感動。
關(guān)于誠信的名言和故事 關(guān)于誠信的名言和故事有哪些
1、關(guān)于誠信的名言:
(1)民無信不立。--孔子
(2)誠信為人之本。--魯迅
(3)失信就是失敗。--左拉
(4)禍莫大于無信。--傅玄
(5)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6)一言九鼎重千秋。--陳毅
(7)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8)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9)小信誠則大信立。--韓非子
(10)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2、關(guān)于誠信的故事
(1)郭沫若小時候很淘氣,但是很孝順。有一次,他的媽媽得了一種“暈病”,郭沫若聽說芭蕉花可以治這種病。這種花賣得很貴,并且難得一開,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園內(nèi)找這種花,恰好那座花園里的芭蕉開了一朵大黃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來送給了媽媽。媽媽雖然知道郭沫若這樣做是孝順她,可是兒子的行為很讓她傷心。從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別人的東西了。
(2)徐州兵敗,關(guān)羽被困土山。曹操派張遼以“三便”勸關(guān)羽降曹:一者可保甘,糜二夫人的安全;二者可不背桃園之約;三者可留有用之身。關(guān)羽回答:“你有‘三便’,我有‘三約’:一、今降漢不降曹;二、請給二位嫂子俸祿,單獨居住,不論何人不許入門;三,只要一旦知道皇叔的下落,辭曹歸劉而去。三者缺一不可。三約體現(xiàn)了關(guān)公對漢室,對劉皇叔的忠誠,在文字上約法三章,表明他對兄弟桃園結(jié)義承諾的踐約之志。
講誠信的名人名言和故事
遵守諾言就象保衛(wèi)你的榮譽一樣.——(法)巴爾扎克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中國俗語
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中)馮玉祥
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日)松下幸之助
良心是我們每個人心頭的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崗,監(jiān)視著我們別做出違法的事情來.——(英)毛姆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蘇)高爾基
不要說謊,不要害怕真理.——(俄)列夫.托爾斯泰
坦白是誠實和勇敢的產(chǎn)物.——(美)馬克.吐溫
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美)富蘭克林
一個人嚴守諾言,比守衛(wèi)他的財產(chǎn)更重要.——(法)莫里哀
對自己真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英)莎士比亞
信用難得易失.費10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會由于一時的言行而失掉.——(日)池田大作
人際關(guān)系最重要的,莫過于真誠,而且要出自內(nèi)心的真誠.真誠在社會上是無往不利的一把劍,走到哪里都應該帶著它.——(中)三毛
信用就像一面鏡子,只要有了裂縫就不能像原來那樣連成一片.——(瑞士)阿米爾
閃光的東西,并不都是金子;動聽的語言,并不都是好話.——(英)莎士比亞
守信用勝過有名氣.——(美)羅斯福
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德)康德
失掉信用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已經(jīng)死了.——(英)哈伯特
誠信的名言和事例
松下幸之助作家說過:“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是的,人際關(guān)系最重要的,莫過于真誠,而且要出自內(nèi)心的真誠。真誠在社會上是無往不利的一把劍,走到哪里都應該帶著它。下面是我整理的誠信的名言和事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誠信的名言精選
1、誠信乃是一種和諧,正如健康、和善與神一樣。-- 畢達哥拉斯
2、語言猶如枝葉,行為猶如果實。 - 洪都拉斯
3、坦白是誠實與勇敢的產(chǎn)物。---馬克·吐溫
4、坦誠是最明智的策略. --- 富蘭克林
5、守信的人是最快樂的,誠實是最天真的。--- 魯 迅
6、誠實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 --- 高 爾 基
7、一言而適,可能卻敵,一言而得,可以保國。--- 劉 向
8、閃光的東西不一定都是金子。----列 寧
9、當老實人,做老實事,說老實話。--- 毛 澤 東
10、實是科學家的主要美德。--- 費爾巴哈
1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2、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13、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祆?/p>
14、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R照齡
15、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李嘉誠
誠信的事例一:曾子殺豬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準備去趕集,由于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后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后,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p>
?????????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xiàn)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于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若失言不殺豬,那么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誠信的事例二: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实壅僖娏怂⒁c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jié)果晏殊發(fā)現(xiàn)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并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zhì),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
?????????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jīng)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內(nèi)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里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jīng)常游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
????????? 晏殊謝恩后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游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游了?!边@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關(guān)于誠信的名言和故事有哪些?
名言:
1、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惶m克林
2、不信不立,不誠不行?!苏f之
3、誠實的人必須對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誠。——愛默生
故事:
1、曾子殺豬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著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趕集回來后,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
曾子說,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說著,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yǎng)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2、立木為信
春秋戰(zhàn)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于戰(zhàn)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
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jié)果沒人肯出手一試。于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于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
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tǒng)一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