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宋時輪
外文名:songshilun
別名:原名宋際堯、別名宋之光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湖南省醴陵市北鄉(xiāng)井灣村(今黃村村)
出生日期:1907年9月10日
逝世日期:1991年9月17日
職業(yè):軍人,革命家,軍事教育家
畢業(yè)院校:黃埔軍校
信仰: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土地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 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國防委員會委員
政黨:中國共產黨
軍銜:上將
性別:男
人物生平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9月10日,宋時輪出生于湖南醴陵北鄉(xiāng)黃村。曾就讀于醴陵縣立中學。
1923年(民國十二年)冬,宋時輪在長沙入軍閥吳佩孚的軍官教導團學習。
1926年(民國十五年),宋時輪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并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7年(民國十六年)1月,宋時輪轉入中國共產黨。4月,國民黨在廣州制造了“四一五”慘案,宋時輪作為“共黨嫌疑”被捕,判處1年徒刑。
1929年(民國十八年),宋時輪出獄后到湖南瀏陽、醴陵和江西萍鄉(xiāng)邊界地區(qū)組建游擊隊,任萍醴邊游擊隊隊長,后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6軍。
1930年(民國十九年)起,宋時輪任湘東南第2縱隊政治委員、紅軍學校第4分校校長、紅35軍參謀長、獨立第3師師長、紅21軍參謀長兼第61師師長、中央蘇區(qū)西方軍參謀長、江西軍區(qū)兼東北戰(zhàn)區(qū)指揮部作戰(zhàn)科科長、紅軍大學第二大隊大隊長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qū)歷次反“圍剿”。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10月,宋
主要成就
江西黃陂殲國軍
1933年2月第四次反“圍剿”斗爭中,在江西宜黃的黃陂地區(qū),宋時輪指揮所部與兄弟部隊并肩作戰(zhàn),一舉全殲國民黨軍第52師,俘師長李明。隨后,他又率部連續(xù)作戰(zhàn),殲滅國民黨軍第59師并俘師長陳時驥。黃陂一仗共殲國民黨軍近兩個師,俘國民黨軍近萬人。
晉西北對日作戰(zhàn)
1937年底到1938年中旬,宋時輪支隊在同蒲線以西、京綏線以東,同日軍進行大小戰(zhàn)斗百余次,擊毀日軍汽車390余輛,殲滅日軍2000余人,繳獲各種武器1000余支(挺);支隊由最初的5個連擴建為3個營、1個騎兵大隊、8個挺進隊,總兵力達2000余人。成功地在極短的時間內創(chuàng)造了晉西北持久抗戰(zhàn)的根據地,在補充了自身的同時,多次粉碎了日軍的進攻。
抗美援朝打美軍
1950年11月27日,宋時輪指揮第9兵團第27軍全殲“聯(lián)合國軍”美第7師第31團(加強團),創(chuàng)造了人民解放軍有史以來唯一一次消滅美軍建制團的紀錄。在第二次戰(zhàn)役中指揮東線作戰(zhàn),共
所獲榮譽
1955年,宋時輪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
1988年,宋時輪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親屬成員
哥哥:宋方桂,有子女宋志軍、宋志真、宋易人。
第一任妻子:鄒氏,1925年與宋時輪結婚,1927年與宋時輪離婚,婚后生有一女宋蘭英。
第二任妻子:鄭繼斯,1916年11月出生于廣東省海豐縣汕尾鎮(zhèn),原江蘇省工業(yè)廳副廳長、二機部副部長。1941年與宋時輪在延安結婚,婚后育有一女宋崇實。1967年12月27日,鄭繼斯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1歲。
第三任妻子:鄭曉存,鄭繼斯的親妹妹,1940年出生。曾任中國軍事科學院機關幼兒園園長,1969年與宋時輪結婚。婚后育有一女宋百一。
長女:宋蘭英(后改名宋志先),1926年出生,南京鉛筆廠普通干部,已去世。
次女:宋崇實,1944年12月出生于延安。解放后,先后在南京中山東路小學、北京育英小學、南京市二女中、北京師大女附中、首都師范大學讀書。1970年,被分配到門頭溝山區(qū)教書。2000年,在北京交大附中退休。
三女:宋百一,北京某醫(yī)院護士。
人物評價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原副主席宋任窮、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原副委員長廖漢生、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原副主席張震等三位開國將軍曾撰文評價:宋時輪既是一位功勛卓著的戰(zhàn)將,又是一位軍事教育訓練專家、軍事科技研究工作的卓越領導者和造詣頗深的軍事理論學者,對革命戰(zhàn)爭和中國人民軍隊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司令員曾克林:宋時輪知識淵博、談吐幽默、黨性堅強、品德忠厚、指揮才能卓越。
人民日報:宋時輪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和人民武裝力量的建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