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陳伯齊
國籍:中國
出生地:廣東臺山
出生日期:1903
逝世日期:1973
職業(yè):教授,建筑學家
畢業(yè)院校:東京工業(yè)大學,柏林工業(yè)大學
人物簡介
陳伯齊(1903~1973):廣東臺山人,華南理工大學二級教授。無黨派人士。建筑學專業(yè),1952年調入華南理工大學任教。曾當選為省第二、三屆政協(xié)委員。
人物生平
1903年7月生于廣東省臺山縣汶村北拱,1930年在日本東京工業(yè)大學學習建筑專業(yè),1934年又到德國的柏林工業(yè)大學建筑系學習,1939年畢業(yè);在此期間先后到過歐洲許多國家考察建筑。1940年回國后,在重慶大學受命創(chuàng)建建筑系井任首屆系主任。此外,先后在中山大學、華南工學院等校任教授、系主任。40年代曾任重慶浮圖關體育場總工程師、都市建設計劃委員會委員兼建筑組組長。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國建筑學會理事、中國城鄉(xiāng)規(guī)劃委員會委員及建筑創(chuàng)作委員會委員、高等工業(yè)學校建筑學教材編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州建筑學會副理事長及廣州市防空委員會工程處工程師等職。1958~1959年作為廣東建筑學會代表之一兩次參加北京十大建筑設計組工作。他還曾任廣東省政協(xié)第一、二屆委員會委員。
陳伯齊先生1973年10月4日在廣州市病逝。
主要作品
由他主持設計的主要作品有:重慶浮圖關體育場,廣州文化公園總體規(guī)劃及展覽館設計,廣州女子師范學校規(guī)劃及設計,廣州園林一條街實驗性住宅,武漢華中理工大、武漢水利電力學院和武漢測繪學校的校園總體規(guī)劃,中山醫(yī)科大學校區(qū)總體規(guī)劃,廣州華南工學院總體規(guī)劃及1號樓教學樓?;窃O計等。他還參加過北京人民大會堂和廣西桂林風景城市規(guī)劃的設計。他一生主持、參加和指導設計的工程達100余項。
教育之路
20世紀初,由于中國本土建筑師人才的極度匱乏,中國高端建筑市場長期被西方建筑師牢牢把握。與此同時,中國院校建筑教育體制還處于蹣跚學步階段,亟待汲取來自外界的建筑思想精髓。直到上世紀20年代,一批批奔赴西方國家學習建筑專業(yè)的留學生先后學成歸國,這種現(xiàn)象才有所緩解,而陳伯齊就是這批留學生的其中之一。
從日、德學成歸國后,陳伯齊赴重慶大學任教。由于自己所持的現(xiàn)代主義建筑思想與國內占主流地位的“學院派”建筑思想格格不入,陳伯齊在重慶度過了一段極為壓抑的歲月。最終,他選擇在嶺南故土塵埃落定,繼續(xù)自己的現(xiàn)代主義建筑教育之夢。
在華工建筑系“三老”之中(另外兩位是夏昌世、龍慶忠),陳伯齊擔任華工系主任時間最長。然而,關于他的流傳至今的文章資料">資料卻最少。他親自設計的建筑不多,但在那個年代,出自華工建筑系教師之手的作品卻離不開他的影響。陳伯齊的學生蔡德道評價說,“他的性格就是這樣,甘居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