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當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陳肇英簡介

    陳肇英

    更新時間:2019-08-14 11:35

    陳肇英(1888—1977),字雄夫,浙江省浦江縣人,1904年考入杭州四府公學,次年進陸軍弁目學堂。三十二年加入光復(fù)會,進炮兵將校專科學校,畢業(yè)后派到浙江混成旅。辛亥革命時,參加浙聯(lián)軍光復(fù)南京戰(zhàn)役。1916年,發(fā)動浙江獨立,反對袁世凱和浙江都督朱瑞,并赴上海見孫中山。1918年,通電擁護西南護法政府,任援閩浙軍第一師中將師長兼前敵總指揮。次年,與蔣介石結(jié)為把兄弟。1922年,任以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tǒng)的護法政府參謀。陳炯明叛變,上永豐艦晉見孫中山,任臨時討逆軍第一路司令。次年,與陳誠等發(fā)起組織孫文主義學會。1926年1月,被選為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候補委員。3月,在虎門要塞司令任內(nèi)參與策劃中山艦事件,逮捕艦長、中共黨員李之龍。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遞補為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連任至第六屆。1928年起,任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后兼立法院軍事委員會委員長。1932年,募資5萬元,在古塘村北浦陽江上興建普義橋。1935年起,兼任中國國民黨福建省黨部主任委員。1937年,發(fā)起在古塘村集資籌建普義中學(后稱中山中學),自任校董事會董事長。1944年,改任中國國民黨江西省黨部主任委員、皖贛監(jiān)察使。1948年任監(jiān)察院監(jiān)察委員。1949年6月去臺灣,曾兼任中國國民黨中央紀律委員會委員、中央評議委員等。著有《八十自述》。1977年10月28日在臺灣病逝。

    目錄

    基本資料

    1

    中文名:陳肇英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浙江省浦江縣

    出生日期:1888年

    逝世日期:1977年

    生平經(jīng)歷

    2

    陳肇英,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考入杭州四府公學,次年進浙江弁目學堂。三十二年加入光復(fù)會,進炮兵將校專科學校,畢業(yè)后派到浙江混成旅。辛亥革命時,參加浙聯(lián)軍光復(fù)南京戰(zhàn)役。1916年,發(fā)動浙江獨立,反對袁世凱和浙江都督朱瑞,并赴上海見孫中山。1918年,通電擁護西南護法政府,任援閩浙軍第一師中將師長兼前敵總指揮。次年,與蔣介石結(jié)為把兄弟。1922年,任以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tǒng)的護法政府參謀。陳炯明叛變,上永豐艦晉見孫中山,任臨時討逆軍第一路司令。次年,與陳誠等發(fā)起組織孫文主義學會。1926年1月,被選為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候補委員。3月,在虎門要塞司令任內(nèi)參與策劃中山艦事件,逮捕艦長、中共黨員李之龍。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遞補為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連任至第六屆。1928年起,任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后兼立法院軍事委員會委員長。1932年,募資5萬元,在古塘村北浦陽江上興建普義橋。1

    展開閱讀全文 ∨

    傳奇人生

    3

    1919年,閩局初定,其時蔣介石任粵軍第二支隊司令,駐于長泰,與陳肇英駐地漳州相鄰。二人來往密切、意氣相投,且二人均為丁亥年出生(陳出生于1888年1月20日,農(nóng)歷是丁亥年12月初十日,故與1887年出生的蔣介石仍為同庚)。由蔣介石倡議,與蔣介石義結(jié)金蘭,并由蔣介石親書蘭譜,各執(zhí)一份。燃香跪拜,同誦盟詞:“情同骨肉,誓共生死”。1921年,粵軍陳炯明發(fā)動突然襲擊,攻打陳肇英所部浙軍,陳肇英被迫訂立城下之盟,兵敗赴港。1922年,再任以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tǒng)的護法政府參謀。6月16日,陳炯明公開叛變,炮擊觀音山總統(tǒng)府,孫中山避難永豐艦上,孫中山任命陳肇英為討逆軍一路司令(討伐陳炯明),指揮陸戰(zhàn)隊擔任黃埔地區(qū)的警戒。在1923年討伐陳炯明時,陳肇英負責指揮輜重糧秣的運輸。1924年,孫中山先生籌建黃埔軍校之初,提出黃埔軍校教育長和虎門要塞司令兩個職務(wù),供陳肇英選擇,陳肇英選了后者。因此由孫中山派任為

    展開閱讀全文 ∨

    圖片說明

    4

    后排從左第二人宋子文,第五人帶黑領(lǐng)結(jié)的是胡漢民,第六人蔣介石,第七人宋美齡;前排從左第一人孔令杰,拿花的年輕婦女是朱逸民(張靜江夫人),第三人新郎陳肇英,第四人新娘陳肇英夫人;前排從右第二人帶眼鏡微胖的年輕婦女是陳壁君,從右第四人拿花的年輕婦女是陳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