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趙梅伯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浙江寧波奉化
出生日期:1905年
逝世日期:1999年11月19日
職業(yè):音樂家
畢業(yè)院校: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音樂學院
主要成就:在美榮膺“美國杰出教育家”稱號
代表作品:《黃鐘史》、《唱歌的藝術(shù)》
人物生平
1905年8月16日,趙梅伯出生于浙江奉化,早年名章倫、號梅伯,以后一直以號為名。父趙筱山,母姚筱岑。家中有兄、弟、妹三人。父親為上海圣約翰大學早期學生,后在郵政局工作,生平喜歡音樂,還拉得一手好京胡,愛唱京戲。
梅伯小時候便能吹笛拉琴,白幼念私塾,音樂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少年時梅伯便相當俊秀,天性聰穎,又天生一副好嗓子,音樂天賦已初露端倪。
趙梅伯10歲時,父親工作調(diào)動至南昌郵局,遂轉(zhuǎn)學到大同中學,后轉(zhuǎn)入豫章中學。此時趙梅伯在學校里接觸到很多美國民歌、黑人靈歌、贊美詩及運動歌,這是他真正喜歡音樂的開始。除此之外,他還喜歡體育,是學校的足球健將,網(wǎng)球、田徑也具相當實力。在豫章中學,趙梅伯參加了學校的星期日詩班,由于他資質(zhì)甚佳,詩班指揮湯普森女士對他特別賞識,并給他以聲樂訓練上的幫助,使他很快成為一名校園歌手。不久其父又調(diào)回寧波,趙梅伯隨父返甬,進入英國循道公會所辦的斐迪中學,經(jīng)過初步聲樂訓練的他以
個人榮譽
1933年,比利時皇家音樂院舉行的獨唱音樂會第一名。
1933年,布魯塞爾皇家音樂學院的公開考獎,獲聲樂頭獎及羅雷亞學位,愛爾堅獎金。在歐洲音樂史上,趙梅伯是中國獲歌唱頭獎、獲歐洲最高樂府羅雷亞學位第一人。
1934年,《文學文摘》列舉為名人,入選“出類拔萃”者名單。
受聘于康乃爾大學音樂系,且在該校舉行了獨唱會。
1975年當選為“美國杰出教育家”
1976年入選“美國兩百年時代名人”
參與并推動香港音樂節(jié)
1949年趙梅伯初到香港時,音樂界一片荒蕪,當時政府舉辦音樂節(jié),參加者僅數(shù)十人,水準不高,而到90年代,參加者已達6萬多人,為世界最大的音樂節(jié)。趙梅伯領(lǐng)導的合唱團每年都名列前茅;趙梅伯弟子及兒女也屢在比賽中獲獎;每年香港電視的特別節(jié)目,非他所指揮之合唱團莫屬,其本人亦被聘為音樂節(jié)協(xié)會副主席,歷任音樂比賽評委。他與屠月仙、梁雪爾等為最早的拓荒者。
多次首度推演西方著名曲目
趙梅伯在港20年,對促進中西音樂
個人作品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黃鐘史》
法文版1932,英文版1935
《中國音樂簡史》
英文版黃鐘史·1935年
《合唱指揮法》
1940年
上海商務(wù)印書館
《中外歌唱入門》
上海商務(wù)印書館
《唱歌的藝術(shù)與修養(yǎng)》
1965年
《民歌選》
1961年
大華印刷所
《趙梅伯名歌選》上下集
《唱歌的藝術(shù)》
1986年
臺灣黎明出版社
2011年,發(fā)表碩士論文“趙梅伯聲樂教學研究”,授予單位西安音樂學院。
在任職上海國立音專之時,他指揮演出了古諾的歌劇《浮士德》選曲、貝多芬的《C大調(diào)彌撒曲》。
1937年,趙梅伯指揮國立音專合唱團演出于南京國民大會堂,同年,在廬山特區(qū)指揮西人“枯嶺樂團”演出貝多芬的《莊嚴彌撒曲》。
1938年在上海圣誕節(jié)音樂會上,他又指揮了由14個圣樂團組成的“上?;浇搪?lián)合合唱團”,演唱英國作曲家高爾的《圣城》,以此賑濟貧童。
1939年趙梅伯在上海貝當路國際教堂指揮百人合唱團,演出貝多芬的全部《C大調(diào)彌撒曲》。
1940年,他再度
社會評價
趙梅伯是20世紀罕見的中國音樂教育家,他是少數(shù)前期在歐洲受過嚴格正統(tǒng)音樂教育的中國音樂家,也是少數(shù)能將聲樂與指揮合唱技能連為一體的專家。作為一位聲樂家、指揮家、教育家,他將自己的畢生精力投入在栽培下一代身上。
也許趙梅伯早年離甬,對于現(xiàn)今的寧波人來講已知之甚少,但可以從《大公報》對趙教授的描寫中看到一個鮮明的形象:“趙教授這位中國音樂大師身上總散發(fā)著一股教人不能忘懷的魅力,他給人的印象總是兩手交抱胸前,身軀筆直,頭微昂,略偏,薄細的嘴唇和深邃的眼神,一股充滿自信、才華懾人的氣魄及一股老當益壯的表情?!?/p>
已故中國近代音樂的先驅(qū)趙梅伯先生,被譽為“一部活的中國聲樂史”,他是20世紀20至40年代中國著名的聲樂家、合唱指揮家和音樂教育家,第一個赴歐洲留學聲樂、第一個將中國民歌介紹到西方的中國音樂家,第一個在西方世界演唱歐洲古典、浪漫歌曲與近代歌曲的中國音樂家,也是第一個在歐洲歌壇上為中國人奪得歌唱頭獎
人物軼事
1932年,趙梅伯被比利時全國無線電臺廣播音樂會聘請為長期獨唱演員。中國歌曲及中國人唱歐洲名歌,還是第一次從比利時無線電臺播到歐洲各國,當?shù)谝淮坞娕_演唱完畢后,報評很意外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無線電節(jié)目中的一位歌者趙梅伯,廣大聽眾都熱烈希望能再聽到他唱,尤其是中國民歌,因趙君的歌認識了可愛的中國,藝術(shù)美的中國,決非如日本通訊社所發(fā)的電訊報道說是盜匪橫行的中國?!?/p>
11月,他又被邀請參加布魯塞爾規(guī)模宏大的著名的神曲音樂團(ConcertsSpifituelsaBrmxelles)擔任獨唱與四人合唱,成為該團惟一的中國歌者,此后又被聘任亨利·舒芝(HenrichSehutz)的“Passion"中的獨唱“彼得”角色和瓦格納(Wagner)的歌劇“Parsifal”中的獨唱演員。
考獲二獎后,趙梅伯在各處擔任獨唱,并演講中國音樂,一時在比利時聲譽雀起,首相夫人也函請趙氏出席宴會,一時引起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