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陶冷月
別名:原名善鏞,字詠韶,號鏞、宏齋等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江蘇省蘇州市
出生日期:1895年
逝世日期:1985年
職業(yè):中國畫家
主要成就:與眾不同的格局代表“新中國畫” 創(chuàng)作最負盛名的是月景、雪景山水
代表作品:傳世作品《松雪》《月梅》《月夜千葉梅花》等;《冷月畫集》等
人物生平
陶冷月,字善鏞、鏞,字詠韶、詠韶,號宏齋、五柳后人、冷月、柯夢道人。齋室曰閑閑園、蓮韜館、北河樓、北河小樓、豐裕樓、風雨樓、東風時雨之樓、綠蘋硯齋、明月山房、小亦吾廬、紅葉山莊、雙梅花館、藕花書屋等。1895年11月5日(光緒21年乙未九月十九日)生于蘇州市甫橋西街。1985年12月3日逝世于上海寓中,享年91歲。
陶冷月(1895~1985),原名善鏞,字詠韶,號鏞、宏齋、五柳后人、柯夢道人,江蘇蘇州人;二、三十年代歷任長沙雅禮大學藝術系教授,國立暨南大學藝術系教授兼系主任,河南大學藝術系教授,國立四川大學教授,又與謝公展、呂鳳子等創(chuàng)辦南京美術??茖W校。
1932年后定居上海,以賣畫為生;1949年后在中學任教;1958年被錯畫為右派,1962年摘帽,1978年得以糾正。 系上海文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會員。
擅長山水、花卉、走獸、游魚,繼而練習西法,尤善畫中西合璧之月夜景色;早年在蘇
人物軼事
二十年前,我無意之中看到了盧灣區(qū)五愛中學退休圖畫教員陶冷月先生1926年的畫冊,其中附有蔡元培先生親筆書寫的《陶冷月先生作畫潤格》。讀后肅然起敬,沒想到圖畫教員陶冷月,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就在繪畫領域“打通中西”,深得教育家、美學家蔡元培的賞識,破天荒為他書寫“潤格”。
冷月先生之子陶為衍忽然來訪,他興奮地告訴我:早在25年前,日本有一位美術評論家鶴田武良就開始研究陶冷月。鶴田先生訪問上海,找到了陶為衍,對他說:“1978年初在東京買到了一幅《江空秋月圖》,這幅用當時中國畫技法中從未見過的手法描繪的月景山水,深深地吸引了我,產生了研究陶冷月的興趣。”《江空秋月圖》是冷月先生1938年創(chuàng)作,贈給好友邵松齡先生的,不知怎么傳到了日本。鶴田先生得此圖后,用十五年時間收集研究冷月作品,于1993年在日本《美術研究》上發(fā)表了著名的長篇論文《陶冷月研究》。鶴田指出:“民國初期有一位畫家,曾力圖表現(xiàn)月光映襯
相關圖書
陶冷月藝術評傳內容簡介
冷月先生是中國現(xiàn)代美術史上中西融合派的有志之士,有為之士。本書從史實出發(fā),史論結合,介紹了陶冷月的人生軌跡、藝術道路和民族品格,探討了他的美學思想和藝術觀點,論述了他善于繼承和敢于革新的事實,分析了他的藝術風格和特點。由于陶冷月生前備受冷遇,所以長時期缺乏對其的研究,因此本書具有相當程度的開創(chuàng)性。
《陶冷月藝術評傳》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根據(jù)事實,將冷月先生的生平事跡和藝術道路真實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陶冷月的作品情致幽淡閑放,意境空靈超逸,既有傳統(tǒng)筆墨,又有現(xiàn)代風貌,融中西繪畫與一爐,在美術史上有一席地位,可與徐悲鴻、林風眠及嶺南派諸家相互輝映。陶冷月受“五四”新文化運動和中西繪畫交流影響,早在二十年代初,就開始致力于中西融合的藝術創(chuàng)新,獨創(chuàng)“新中國畫”。以傳統(tǒng)風神和現(xiàn)代感統(tǒng)一的冷月畫風,得到蔡元培、黃賓虹等文化界、藝術界人士的高度評價,對中國畫的革新和發(fā)展有杰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