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龔楚
別名:龔福昌,龔鶴村,“紅軍第一叛將”
國籍:中國
出生地:廣東樂昌
出生日期:1901年11月
逝世日期:1995年7月24日
職業(yè):軍人
畢業(yè)院校:廣州市立一中
代表作品:《我與紅軍》《龔楚將軍回憶錄》
早期經(jīng)歷
1901年11月出生于廣東省樂昌縣長來鎮(zhèn)長來村。7歲開始讀私塾,1912年考入本村靈武小學堂讀書,由于生性聰穎,一年半就完成3年初小學業(yè)。次年夏考入縣立高等小學堂。1916年夏高小畢業(yè)后,又考入廣州市立1中就讀。
1917年,孫中山回穗組織軍政府,他即參加革命,投入粵軍第2旅當兵,旋升任班長和旅部副官。不久,南韶連鎮(zhèn)守使李根源在韶關開辦滇軍講武堂韶關分校,又考入該校第1期步科,不到一年因病告假回鄉(xiāng)療養(yǎng)。1920年冬,龔楚重返原部隊,充任第1營2連中尉排長。1921年6月,部隊奉令由粵開赴廣西,途經(jīng)梧州時,第2連連長鄧鵬調職,龔接任連長。1922年2月,因其父病重,再次脫離部隊回家。
1923年春,龔楚參加國民革命軍攻鄂軍任少校參謀,跟隨總司令程潛攻湘,攻湘失敗后退回廣東北江,被派在廣州通訊處工作。此期間他常與在廣州工專學校讀書的樂昌籍社會主義青年團員丘鑒志、陳德釗等人一起談論有關中國革命問題,閱
人物經(jīng)歷
寧漢分裂后,根據(jù)黨的有關指示,龔楚、譚軍略于5月初率領樂昌農(nóng)軍500余人抵達韶關,與北江工農(nóng)軍匯合共1100多人,組成“北江工農(nóng)討逆軍”,龔任總指揮,前往武漢參加討蔣介石。當北江工農(nóng)軍抵達湘南耒陽進行整訓時,被改編為第13軍(軍長陳嘉佑)補充團,龔楚任團長,李資任副團長。7月中旬,武漢政府宣布分共,龔楚把部隊拉到江西,于8月1日參加了南昌起義。起義后,補充團大部分編入賀龍的第20軍3師6團第3營,龔楚任該營指導員。不久,黨中央調他前往長沙,領導秋義工作,因中途被敵軍襲擊,失去聯(lián)絡,被迫轉赴香港與地下黨聯(lián)絡,爾后龔楚潛回家鄉(xiāng)。
1927年底,朱德率領南昌起義軍余部到達粵北曲江犁市,為第16軍軍長范石生所收留,化名王楷,部隊對外宣稱第16軍140團。中共北江特委便派龔楚到朱德部隊工作,委以140團團副的名義。1月12日,朱德、陳毅率領部隊以國民革命軍第16軍140團名義,由宜章大豪紳胡泮藻的五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