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本名:嚴光
別稱:莊光、嚴遵
字號:字子陵
所處時代:東漢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余姚
出生時間:前39年
去世時間:41年
主要成就:幫助劉秀起兵
嚴光人物生平
嚴光本姓莊,后人避漢明帝劉莊諱改其姓,一名遵,字子陵,會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少有高名,與劉秀同游學。
建武元年(25年),劉秀建立東漢,嚴光于是隱名換姓,隱居在桐廬富春江畔,每日垂釣,后此地為桐廬嚴子陵釣臺。劉秀思賢念舊,就下令按照嚴光的形貌在全國查訪他。齊地報稱有一男子披著羊裘在澤中垂釣,劉秀懷疑那就是嚴光,即遣使備置安車、玄纁,三聘而始至京都洛陽。
司徒侯霸與嚴光是老相識,派人送信給嚴光。送信的人便對嚴光說:“侯公聽說先生到了,一心想立刻就來拜訪,限于朝廷的有關(guān)制度不便,所以不能來。希望能在天黑后,親自來向你表達歉意。”嚴光不說話,將書簡扔給送信的人??谑谡f:“君房先生:官位到了三公,很好。懷著仁心輔助仁義天下都高興,拍馬屁看人臉色辦事可就要身首異處了?!焙畎允盏叫趴催^,封好了再上奏劉秀。劉秀笑著說:“這狂家伙還是老樣子?!碑斕炀陀H自來到嚴光居住的館舍,嚴光睡著不起來,劉秀就進了他的臥室
嚴光人物評價
范曄:江海冥滅,山林長往。遠性風疏,逸情云上。道就虛全,事違塵枉。
權(quán)徳輿:絕頂聳蒼翠,清湍石磷磷。先生晦其中,天子不得臣。心靈棲顥元,纓冕猶緇塵。不樂禁中臥,郗歸江上春。潛驅(qū)東漢風,日使薄者淳。焉用佐天下,持此報故人。則知大賢心,不獨私其身。弛張有深致,耕釣陶天真。奈何清風后,擾擾論屈伸。交情同市道,利欲相紛綸。我行訪遺臺,仰古懷逸民。矰繳鴻鵠遠,雪霜松桂新。江流去不窮,山色凌秋旻。人世自今古,清輝照無垠。
梁肅:當哀平之后,天地既閉,先生韜其光,隱而不見建武,反正云雷既定,先生全其道而不屈,消息治亂之際,卷舒夷曠之域,如云出于山,游于天復,歸于無間,不可得而累也,則激清風聳,高節(jié)以遺后世,先生之道可見。
吳筠:漢皇敦故友,物色訪嚴生。三聘迨深澤,一來遇帝庭。紫宸同御寢,玄象驗客星。祿位終不屈,云山樂躬耕。
羅隱:巖巖而高者,嚴子之釣臺也。寥寥不歸者,光武之故人也。故人之道,何如睨蒼。苔以言之,尊
嚴光后世遺跡
嚴子洞位于汝州市蟒川鄉(xiāng)十字路村南,嚴子河(現(xiàn)誤為燕子河)東岸富春山(群眾叫東山)腳下,有一石洞,高、寬約3米,深約4米,大洞往里延伸為一小洞,深約3米,只可放物,不可住人。此洞曾為嚴光的隱居處。
清道光《直隸汝州全志》記載:“富春山面臨嚴子河,傳即子陵隱居處。山上有子陵洞(即嚴子洞),嘉慶七年(1802年)監(jiān)生楊順重修,并塑子陵像于其中。山下有小山,即釣魚臺也。”
今仍存洞內(nèi)的石鐘及洞口西側(cè)的石井、煎藥灶,洞后的炒藥灶、放藥杵處,及山下河邊的釣魚臺等遺跡。
嚴光在此隱居期間,常為人消災治病,其家鄉(xiāng)流傳著許多傳說。人們?yōu)榱俗鹁此?,稱之為“嚴子爺”,并在洞前建祠奉祀、起廟會以示紀念,洞前的河流也被叫做嚴子河(現(xiàn)誤寫為“燕子河”)。
嚴光史書記載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第七十三》
嚴光影視形象
2016年電視劇《秀麗江山之長歌行》:馬天宇飾演嚴光(嚴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