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本名:陳叔寶
別稱:陳后主
字號:字元秀,小字黃奴
所處時代:南朝陳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江陵
出生時間:公元553年
去世時間:公元604年
主要作品:《玉樹后庭花》
籍貫:吳興長城
在位時間:583年—589年
年號:至德、禎明
謚號:煬
追贈:大將軍、長城縣公
陳叔寶人物生平
陳叔寶于南朝梁承圣二年(553年)十一月出生在江陵,是陳宣帝陳頊的長子,母為皇后柳敬言。他出生時陳霸先已掌握南朝實權(quán),成為一方霸主。陳霸先由于平定侯景叛亂,居功至偉,勢力日益壯大,梁元帝蕭繹為了牽制掌控陳霸先,使其子侄宗親俱居江陵,陳頊及妻妾亦在其中。次年,西魏南侵,攻陷江陵。陳頊被魏軍擄至長安,陳叔寶與母親柳氏、胞弟陳叔陵作為人質(zhì),被扣留在穰城(今河南省鄧縣)。太平二年(557年)十月,陳霸先代梁建陳。文帝陳蒨即位后,命周弘正出使北朝,于天嘉三年(562年)迎回陳頊等人,陳叔寶及母弟亦在其中,得還南朝。陳頊歸國后,受封安成王,陳叔寶遂為安成王世子,從此結(jié)束了他漂泊他鄉(xiāng)的童年生活。是年,陳叔寶十歲。
陳叔寶自幼生長于深宮之中,不知稼穡之艱難,雖“初懼阽危,屢有哀矜之詔,后稍安集,復(fù)扇淫侈之風。賓禮諸公,唯寄情于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軸”。他雖長年質(zhì)留北朝,生活上卻始終是富足優(yōu)越的。再加上他
陳叔寶主要成就
愛惜民力
陳叔寶即位之初,實際上也很想有所作為,因而還算比較勤政愛民,這從他頒布的那些詔令就可看出。這些詔書大多載錄于《陳書·后主本紀》。太建十四年(582年)正月丁巳日,也就是后主即位的當天,他就頒布詔書,說“思播遺德”、“咸與惟新”,他要依靠群臣的輔佐把先王的遺德惠及萬民,并要實行革新,而且他的態(tài)度是謙恭的,說“方賴群公,用匡寡薄”,這樣的姿態(tài)在后來的詔書中也時而可見,如至德元年(583年)春正月壬寅,他下詔說自己“訓(xùn)俗少方,臨下靡算,懼甚踐冰,栗同馭朽”。
尋求賢才
太建十四年(582年)三月癸亥日,他又頒布詔書尋求治國之賢才,接著又下詔采納諫言,甚至說“若逢廷折,無憚批鱗?!奔词故桥纨堶[的言論,也要接受。象這樣納言的詔書,后來在至德四年又下了一次,其說:“王公已下,各薦所知,旁詢管庫,爰及輿皂,一介有能,片言可用,朕親加聽覽,佇于啟沃”。不僅要聽王公官吏的建議,甚至還要向那些管理倉庫之人
陳叔寶人物評價
《陳書》:“后主昔在儲宮,早標令德,及南面繼業(yè),實允天人之望矣。至于禮樂刑政,咸遵故典,加以深弘六藝,廣辟四門,是以待詔之徒,爭趨金馬,稽古之秀,云集石渠。且梯山航海,朝貢者往往歲至矣。自魏正始、晉中朝以來,貴臣雖有識治者,皆以文學(xué)相處,罕關(guān)庶務(wù),朝章大典,方參議焉。文案簿領(lǐng),咸委小吏,浸以成俗,迄至于陳。后主因循,未遑改革,故施文慶、沈客卿之徒,專掌軍國要務(wù),奸黠左道,以裒刻為功,自取身榮,不存國計。是以朝經(jīng)墮廢,禍生鄰國。斯亦運鐘百六,鼎玉遷變,非唯人事不昌,蓋天意然也。”
《南史》:“后主因削弱之余,鍾滅亡之運,刑政不樹,加以荒淫。夫以三代之隆,歷世數(shù)十,及其亡也,皆敗于婦人。況以區(qū)區(qū)之陳,外鄰明德,覆車之跡,尚且追蹤叔季,其獲支數(shù)年,亦為幸也。雖忠義感慨,致慟井隅,何救麥秀之深悲,適足取笑乎千祀。嗟乎!”
楊堅:“此敗豈不由酒?將作詩功夫,何如思安時事?當賀若弼度京口,彼人密啟告急,叔寶
陳叔寶軼事典故
至德元年(隋開皇三年,583年)二月,陳叔寶被始興王陳叔陵所傷,到瘡傷愈合后便慶幸,置酒于后殿,令江總等人,展樂賦詩,后主酒醉后命毛喜賦詩。此時陳頊的喪事剛完畢,還不過一年,毛喜見此狀況不太高興,想要諫言,而后主此刻已醉,毛喜走上階石,假裝心臟有病,倒于階石下,被抬出宮。后主酒醒后,懷疑此事,對江總說:“我懊悔召毛喜,知道他沒有病,他只是想勸阻我的歡宴,不贊同我的所為,這是故意使奸詐罷了?!庇谑峭抉R申商謀道:“此人自負,我想請鄱陽兄弟讓他們報仇,可以嗎?”司馬申回答說:“最終不被官府所用,愿聽從圣旨?!备稻暊庌q說:“不好。若允許報仇,那將置先皇于何地?”后主說:“應(yīng)當給他一個小郡,不許他參預(yù)政事?!庇谑琴H毛喜為永嘉內(nèi)史。
至德元年(隋開皇三年,583年)十二月,長沙王陳叔堅因被陳后主貶黜外任,心不自安,于是十分乖張,向日月祭祀以求福。有的人上書將此事報告陳后主,陳后主召陳叔堅入宮,囚于西省,
陳叔寶親屬成員
父親:陳宣帝陳頊
母親:柳皇后柳敬言
弟弟
始興王陳叔陵
豫章王陳叔英
長沙王陳叔堅
建安王陳叔卿
宜都王陳叔明
河?xùn)|王陳叔獻
新蔡王陳叔齊
晉熙王陳叔文
淮南王陳叔彪
始興王陳叔重
尋陽王陳叔儼
岳陽王陳叔慎
義陽王陳叔達
巴山王陳叔雄
武昌王陳叔虞
湘東王陳叔平
臨賀王陳叔敖
陽山王陳叔宣
西陽王陳叔穆
南安王陳叔儉
南郡王陳叔澄
沅陵王陳叔興
岳山王陳叔韶
新興王陳叔純
巴東王陳叔謨
臨江王陳叔顯
新會王陳叔坦
新寧王陳叔隆
新昌王陳叔榮
太原王陳叔匡
陳叔叡
陳叔忠
陳叔弘
陳叔毅
陳叔訓(xùn)
陳叔武
陳叔處
陳叔封
姐妹
寧遠公主(宣華夫人),隋文帝嬪妃
陳氏,陳滅亡后,被賜予賀若弼為妾
臨川長公主,隋文帝弘政夫人,見于《嘉泰吳興志》,亦不確定與寧遠公主是否為同一人。
武成公主,見于《嘉泰吳興志》。
樂昌公主,正史無載,見于《本事詩》和《兩京新記》。下嫁徐德言,破鏡重圓故事的主人翁。
皇后沈婺華
貴妃張麗華
龔貴嬪
孔貴嬪
孔貴人
張淑媛
薛淑媛
呂淑媛
張淑華
徐淑儀
袁昭儀
高昭儀
江修容
何婕妤
陳叔寶個人作品
《玉樹后庭花》(這是陳叔寶的代表作,既顯示出他很高的文化修養(yǎng),也把他的驕奢淫逸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后來此詩被視為“亡國之音”?!盎ㄩ_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在郭茂倩《樂府詩集》等著作中未有記錄。疑為后人臆加。)
《無名詩》《同江仆射同游攝山棲霞寺》《東飛伯勞歌》《三婦詞十一首》《舞媚娘三首》
《戲贈沈后》(據(jù)史記載,陳后主某日到皇后沈婺華處,暫入即還,卻寫了一首詩《戲贈沈后》:“留人不留人,不留人去也。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沈婺華《答后主》:“誰言不相憶,見罷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遣若為留?!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