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袁希洛
別名:俶畬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江蘇寶山
出生日期:1876年
逝世日期:1962年1月29日
職業(yè):蘇州公立中學校長
畢業(yè)院校:日本大學高等師范科
信仰:國民黨
主要成就:書法、繪畫
人物生平
袁希洛從日本大學高等師范科畢業(yè)回國后即積極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活動,當時他的公開身分是蘇州公立中學的監(jiān)督(校長)。
辛亥革命爆發(fā),上海光復后,滬軍都督陳其美倡議各省組成代表團商量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袁希洛作為江蘇省的代表參與了這一活動。1912年1月1日晚8時在南京舉行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的就職典禮上,袁希洛還代表各省將“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印”授予了孫中山。
袁希洛是國民黨元老,但是他卻一直在江蘇教育界任職,在教育界有著較高的聲譽,后來因有人攻擊他和袁希濤(他的長兄,曾任教育部次長)、黃炎培3人是學閥,于是他憤然離開了教育界,在生計所迫的情況下才從政在啟東、太倉和南匯先后出任了三任縣長。
1928年起先后任啟東、太倉、南匯縣縣長。1928年1月,經江蘇省政府同意,原屬崇明縣的外沙地區(qū)(即今之江蘇啟東)設縣,定名為啟東,意為“啟吾東疆”;2月,任袁希洛為首任縣長;11月8日,啟東縣縣長袁希洛撰
軼事典故
1912年,袁希洛致信孫中山,首先提出建立辛亥革命戰(zhàn)爭紀念館,于是在北京時找袁世凱征求他的意見。工作人員要袁希洛行三鞠躬禮,袁希洛卻直接行握手禮并且說“老宗臺,你使清朝政權還我國民,很辛苦了?!倍绖P則回“貴代表是我宗族的英俊,革命很辛苦了?!钡笳劷⑿梁ジ锩鼞?zhàn)爭紀念館之事卻被袁世凱敷衍了事。
在當啟東縣首任縣長時,袁希洛因自己種植棉花,自己挑糞,澆肥,于是被官士鄉(xiāng)紳譏諷為“挑糞縣長”。
據說,袁希洛在辛亥革命后曾親自坐鎮(zhèn)南匯縣城門強行剪路人的長辮;江浙戰(zhàn)爭后,袁希洛在寶山路旁廁所邊,用鐵鑄造齊燮元像,說“此人就是今天的秦檜”,望路人唾棄。
中國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不久,袁希洛和夫人便搬到霞飛坊9號三樓前間,生活窘迫,汪精衛(wèi)政權想請他任職,袁希洛斷拒。1943年7月30日,汪精衛(wèi)政權接收法租界,日本憲兵欲強占霞飛坊的房子,袁希洛親自為民請命,寫信給日偽上海市政府之市長陳公博,信中明確表示:霞飛坊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