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趙文淵
別名:字德本
國籍:中國 北周
出生地:南陽宛(今河南南陽)
出生日期:不詳
逝世日期:不詳
職業(yè):法曹參軍,書法家
主要成就:擅長楷、隸書。
人物簡介
趙文淵生卒年不詳。字德本,南陽宛(進河南南陽人)。曾任丞相府法曹參軍。天和元年(公元566年)以提榜有功,除趙興郡守。北周著名書法家,擅長楷、隸書。當時碑文多出其手,又在西魏時奉命編定了一部六體書法字典。
史籍記載
趙文淵,字德本,南陽宛人也。父遐,以醫(yī)術(shù)進,仕魏為尚藥典御。文淵少學楷隸,年十一,獻書于魏帝。立義歸朝,除大丞相府法曹參軍。文淵雅有鐘、王之則,筆勢可觀。當時碑榜,唯文淵及冀俊而已。大統(tǒng)十年,追論立義功,封白石縣男,邑二百戶。太祖以隸書紕繆,命文淵與黎季明、沈遐等依《說文》及《字林》刊定六體,成一萬余言,行于世。
及平江陵之后,王褒入關(guān),貴游等翕然并學褒書。文淵之書,遂被遐棄。文淵慚恨,形于言色。后知好尚難反,亦攻習褒書,然竟無所成,轉(zhuǎn)被譏議,謂之學步邯鄲焉。至于碑榜,余人猶莫之逮。王褒亦每推先之。宮殿樓閣,皆其跡也。遷縣伯下大夫,加儀同三司。世宗令至江陵書景福寺碑,漢南人士,亦以為工。梁主蕭詧觀而美之,賞遺甚厚。天和元年,露寢等初成,文淵以題榜之功,增邑二百戶,除趙興郡守。文淵雖外任,每須題榜,輒復(fù)追之。后以疾卒。
書法成就
生卒年不詳。字德本,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人也?!吨軙芳啊侗笔贰分杏袀?,而此二書由于避唐諱,皆作趙文深。《述書賦》云:“文淵、孝逸(趙孝逸),獨慕前蹤。至師子敬,如欲登龍。有宋齊之面貌,無孔薄之心胸”。
隸書《華岳廟碑》(亦稱《西岳華山廟碑》)是趙文淵傳世的唯一書跡。此碑立于陜西華陰的西岳廟內(nèi),碑身高約230厘米,寬約107厘米,厚約32厘米,額高50厘米,屬于豐碑巨碣。碑額篆書“西岳華山神廟之碑”8字,碑文則以隸書寫成。北周武帝宇文邕于天和二年(567)命史臣立此碑,為的是頌揚其父宇文泰在西魏天統(tǒng)七年(541)修復(fù)華岳廟。此碑撰文者萬紐于瑾,書者趙文淵,皆為北周當時的一時之選。
《華岳廟碑》的書體屬于隸書,漢隸的蠶頭雁尾特征隨處可見,結(jié)字亦大致上遵循著漢隸結(jié)字對稱均衡的原則。然而除此之外,此作品還有幾項值得注意的特點:第一是在用筆方面裝飾意味十分濃厚,波挑夸張而筆畫斬釘截鐵;第二是篆、隸、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