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周寶庭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福州
出生日期:1906年5月14日
逝世日期:1989年7月14日
職業(yè):壽山石雕名藝人
主要成就:創(chuàng)立“周派”
人物生平
周寶庭,1906年5月14日出生于福州市郊東門后嶼鄉(xiāng)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5歲時,他父親把他送到壽山石雕“東門派”名藝人林友清處學藝,4年滿師后因不滿足于已掌握的技術,至25歲又拜壽山石雕名匠鄭仁蛟為師。鄭仁蛟經常帶他到“集古齋”等古董店雕刻仿古印鈕,臨終還以平生技術結晶《古獸圖稿》相贈。周寶庭感激不盡,再加上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不但把師傅那一套技術全學到家,而且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雕刻題材樣樣精通,尤其擅長于仕女與古獸的雕刻。他雕刻的古獸,能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使其更具生命力;他雕刻的人物,善于保留原料特質,構圖飽滿、古樸典雅、富有神韻,且刀法以渾樸見長。
解放后,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認真研究壽山石雕東、西門兩大流派的藝術特色中。大膽地在東門派精巧靈通的基礎上,吸收西門派古樸淳厚的優(yōu)點,形成自己刻工精細、刀法嚴謹、構圖新穎、意境深邃的藝術風格。1955年,他又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帶
代表作品
《踏雪尋梅》、《祝鰲牌坊》、《古獸》等作品參加1949年上?!秶H博覽會》時,榮獲“國產英華獎”?!堵怪瘛?、《九螭虎穿環(huán)》、《蓮蟹》在參加1954年底在蘇聯(lián)莫斯科舉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展覽會》時獲獎。
1956年他的《九螭虎穿環(huán)》、《貓蝶富貴瓶》壽山石雕在參加福建省民間美術工藝展時又獲得三等獎;
1983年,他創(chuàng)作的《蛇湖石金鍔龍》等8件(套)作品被中國輕工業(yè)部征集為工藝美術珍品收藏。
1985年7月,他創(chuàng)作出一套精美的《二十八古獸印鈕石章》,獲得當年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珍品金杯獎,并被國家收藏。
1997年8月17日,他創(chuàng)作的獸鈕石雕《犀牛望月》(又名犀牛沐日)被選入由國家郵電部批準發(fā)行的首套(4枚郵票和1枚小型張)福建地方選題郵票———《壽山石雕》特種郵票中,登上了“國家名片”。
高尚品質
周寶庭一心為公,清白廉潔,不謀私利,生活艱苦樸素。他不抽香煙,只用自己的水煙筒,從5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吃的是粗茶淡飯,住的是工廠里的簡易宿舍,穿的是龍頭布襯衣和普通漢褲,一套蘭卡機中山裝要等過年過節(jié)以及參加省、市會議時才舍得拿出來。老家的兩間房空蕩蕩,臥室里只有一板床、一方桌、一條凳、兩張椅,清貧如洗。他雕刻的藝術精品成百成千,卻不見自陳一件。80年代中,不少海外收藏家到福州用重金購買壽山石雕品,有些人發(fā)了財,家電現代化不必說,還自蓋了樓房,憑周寶庭的技術和名氣,隨便拋出幾件便可發(fā)大財,但他不干,也不羨慕別人,自覺把數以千計優(yōu)秀作品上交給國家和企業(yè),表現出一個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高尚的思想品質。
人物評價
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福州壽山石雕名藝人周寶庭的一生,不但清正廉潔、品格高尚、為人師表,而且雕藝精湛,為培養(yǎng)接班人和發(fā)展福州壽山石雕藝術作出了重大貢獻。周寶庭博取眾長,取漢、唐藝術之精華,融東西門派風格,自成一家,創(chuàng)立“周派”。技法既有東門尖刀深刻,剔透靈巧,又有西門圓刀薄雕,古樸典雅,印鈕、古獸、仕女雕刻,被譽為周氏三大絕活。其主要作品有《二十八古獸印鈕藝術》《三獅戲球》《駱駝雞》《五子和尚》《六古獸》《八寶章》《達摩》《仕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