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阮泊生
別名:阮卜生
國籍:中國
出生地:河北蔚縣
出生日期:1916年6月
逝世日期:2017年2月2日
畢業(yè)院校:河北蔚縣師范學校
信仰:中國共產主義
人物生平
1932年后半年在河北蔚縣師范學校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負責本縣第三區(qū)黨的工作。
1937年10月起任中共山西靈邱縣上寨區(qū)區(qū)委書記。
1938年1月起任中共蔚縣縣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兼第二區(qū)區(qū)委書記。5月至11月任中共晉察冀第一分區(qū)地委秘書。11月起任中共渾源、廣靈、應縣中心縣委組織部長、渾源縣委組織部長。同年底被選為中共七大代表。
1940年4月赴延安,先在中共中央黨校學習,繼在中央社會部學習。
1941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機要秘書、機要科科長、秘書處處長。
1945年4月至6月作為晉察冀代表團成員出席中共七大。七大結束后回晉察冀工作。
1945年11月任中共平西地委組織部部長、地委副書記,中共察哈爾省第十一地委委員。
1946年4月任察哈爾省第十一地委組織部部長。同年11月至1947年6月任察哈爾省第二十二地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部長。1947年6月至11月任中共察哈爾省
人物簡介
阮泊生同志早年受抗日救亡思想影響,積極投身民族解放斗爭??谷諔?zhàn)爭時期,深入宣傳黨的政策和愛國抗日主張,開辦訓練班,積極發(fā)展黨員,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革命積極性,為鞏固發(fā)展和保衛(wèi)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發(fā)揮了積極作用,1945年4月作為晉察冀代表團成員出席了黨的七大。解放戰(zhàn)爭時期,依靠和發(fā)動群眾,積極推進土改工作;認真開展整黨運動,使基層黨組織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得到了提高;領導地方支前工作,動員群眾救災度荒、發(fā)展生產和參軍參戰(zhàn)等,有力地支援了前線戰(zhàn)場,為迎接新中國解放作出了積極貢獻。
1949年8月任通縣地委書記后,著力恢復黨的各級組織,組建新的人民政權機構,保障社會秩序安定。擔任天津地委書記期間,主持開展了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積極肅清資產階級腐化思想。任河北省委秘書長期間,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積極協(xié)助省委處理日常工作,很好地發(fā)揮了參謀助手和綜合協(xié)調作用。任河北省政府副主席、副
組織評價
阮泊生同志參加革命工作半個多世紀以來,始終堅信馬克思列寧主義,堅信中國共產黨領導,矢志獻身共產主義偉大事業(yè)。無論是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他都能夠堅決擁護和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堅持原則,依法辦事,公道正派,作風民主。他勤思好學,開拓創(chuàng)新,始終把黨的事業(y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時時以群眾利益為重,處處為百姓疾苦著想。他克己奉公,顧全大局,平易近人,以身作則,始終保持共產黨員和人民公仆的本色。他對家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要求嚴格,在廣大干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形象。
阮泊生同志的一生,是忠誠革命事業(yè)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是為共產主義事業(yè)鞠躬盡瘁的一生。他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yè),贏得了人
人物逝世
2017年2月2日9時42分,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秀黨員,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黨組書記阮泊生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太原逝世,享年101歲。
阮泊生同志逝世后,習近平、張德江、劉云山、趙樂際、胡錦濤、朱镕基、曾慶紅等以不同形式表示哀悼,并對其家屬表示親切慰問。中央組織部及有關省區(qū)市以不同方式對阮泊生同志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和慰問。
2017年2月6日,太原龍山殯儀館龍山廳莊嚴肅穆,哀樂低旋、哀思無限。吊唁廳上方懸掛著橫幅“沉痛悼念阮泊生同志”,正中是阮泊生同志的遺像,兩邊是“名留史冊即無死,活在民心而永生”的挽聯。阮泊生同志遺體安臥在鮮花翠柏叢中,身上覆蓋著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
上午9時30分,告別儀式開始。駱惠寧、樓陽生、薛延忠、胡富國、黃曉薇等緩步來到阮泊生同志遺體前肅立默哀,向阮泊生同志遺體三鞠躬,作最后送別,并與其親屬一一握手,表示慰問。
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的還有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大、山西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