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蕭盛萱
別名:譜名連萱,字仿萊。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江西新建
出生日期:1917年1月19日
逝世日期:2000年12月19日
職業(yè):京劇演員
主要成就:京劇丑角演員
人物簡介
蕭盛萱(1917-2000)京劇丑角演員。譜名連萱,字仿萊,祖籍江西新建,農歷丙辰年十二月廿六日出生于北京。出身梨園世家,祖父蕭鎮(zhèn)奎、父親蕭長華均為丑角名家。蕭盛萱妻為葉春善四女葉蕙蓉,因此蕭盛萱與茹富蘭、宋繼亭均為葉氏門婿。葉蕙蓉生五男二女,除早夭一子外。其余四子均業(yè)梨園,所工各行都有建樹。
藝術經歷
盛萱幼承家學,1925年入富連成社習藝,為盛字科學生,排名盛萱,師從父親蕭長華和郭春山、王長林、王福山、蕭連芳、王平等學習文丑和武丑。1935年出科后,又拜王福山為師,實從王福山父王長林學藝,先后搭班與尚小云、筱翠花(于連泉)、程硯秋、趙嘯瀾、李盛藻、張君秋、言慧珠、楊寶森、譚富英、李少春、葉盛蘭等名家合作演出,其中與尚小云合作時間較長。早年曾執(zhí)教于榮春社。1949年在中國戲劇研究院實驗學校任教。1951年率先加入中國京劇院,與李少春、袁世海、葉盛蘭、杜近芳等同臺合作,曾任中國京劇院劇務科科長。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與尚小云合作演出的《昭君出塞》被拍攝成戲曲藝術片。1962年轉至中國戲曲學院任教,曾任中國戲曲學院名譽教授。
藝術傳人
中國戲曲學院畢業(yè)的大多數(shù)中青年丑角演員均受過其教誨。其門人有馬幼祿、譚韻壽、鈕驃、鄭巖、黃德華等,還有一位隨他學戲二十年未正式拜師的徒弟,雖未正式拜師,但深得蕭先生真?zhèn)?,東西規(guī)矩。不貧不俗。
代表劇目
他能戲極多,常演劇目有《群英會》、《法門寺》、《女起解》、《問樵鬧府》、《拾玉鐲》、《審頭刺湯》、《昭君出塞》、《烏龍院》、《連升店》等,尤以《法門寺》之劉公道,《馬思遠》之甘子遷,《畫春園》之歐陽德,《選元戎》之程咬金為最有精彩。武丑戲中以《八大拿》等戲之開口跳,均甚稱職。曾與尚小云、趙燕俠、高盛麟等分別拍攝戲曲影片《昭君出塞》、《辛安驛》、《獨木關》等。其錄像有與趙燕俠之《拾玉鐲》,與其子蕭潤德之《連升店》。
藝術特色
蕭盛萱表演細膩,善于揣摩劇情,唱、念俱佳,諧而不俗,精采動人,是一位頗具造詣的丑角演員。他嗓音清脆,吐字清晰,京白、韻白、蘇白等皆精,唱腔極富韻味,尤精民歌、小調及各種曲牌。所演角色各具特色,決不雷同。
活動年表
1946年3月30日,農歷丙戌年二月廿七日:1946年為北京伊斯蘭教工業(yè)學校等籌款義演
本日北平市立劇院為北京伊斯蘭教工業(yè)學校等籌款義演,張君秋、陳少霖、楊寶森、蕭長華、蕭盛萱、葉盛蘭、李多奎、張春彥、田玉林等合演《四郎探母》。
1949年7月28日,農歷己丑年七月初三日,9時:中國戲曲改進會發(fā)起人大會舉行
中國戲曲改進會發(fā)起人大會在北京飯店舉行。
會場懸有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的題詞:“推陳出新”、“開展平劇改革運動”,指示了戲曲界當前的任務。到會者發(fā)起人百余人。由歐陽予倩主席,他說明召開這個大會是接受了文代大會的指示,來完成改革戲曲的任務。接著由全國文聯(lián)主席郭沫若講話,他說:在中國,舊戲曲的改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戲曲在群眾中有廣泛的影響,它是土生土長的民族形式,一種綜合的藝術,是很重要的社會教育工具之一。在今天這個嶄新的人民自己的時代,不僅舊戲曲要改進,一切舊文藝都要改進,連同我們自己也要改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