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朱梓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安徽鳳陽人
出生日期:1369年10月6日
逝世日期:1390年4月18日
人物介紹
朱梓(1369年10月6日―1390年4月18日):漢族,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八子。
洪武三年,封潭王。
洪武十八年,就藩于長沙。
梓英敏好學(xué),善屬文。嘗召府中儒臣,設(shè)醴賦詩,親品其高下,賚以金幣。
妃于氏,是大都督于顯的女兒。于顯之子于琥,初為寧夏指揮。
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黨,于顯與于琥俱坐誅。梓不自安。帝遣使慰諭,且召入見。梓大懼,與妃俱焚死。無子,除其封。
起源世系
南宋晚期句容朱家巷人朱仲八,娶陳氏,生三子:長子朱六二、次子朱十二、第三子明德祖朱百六。
明德祖朱百六,娶胡氏,生二子:長子朱四五、次子明懿祖朱四九。
明懿祖朱四九,娶侯氏,生四子:長子明熙祖朱初一、次子朱初二、第三子朱初五、第四子朱初十。
明熙祖朱初一,娶王氏,生二人:長子明仁祖朱五四,后改朱世珍;次子壽春王朱五一。
明仁祖朱世珍,娶陳氏,生四子:長子南昌王朱興隆,本名朱重五;次子盱眙王朱興盛,本名朱重六;第三子臨淮王朱興祖,本名朱重七;第四子明太祖朱元璋,本名朱重八,后改朱興宗;朱世珍還生有二女:太原長公主和曹國長公主(李文忠之母)。
南昌王朱興隆生二子:長子山陽王朱圣保、次子大都督朱文正。
大都督朱文正生一子:靖江王朱守謙。
盱眙王朱興盛生一子:昭信王朱旺。
壽春王朱五一生四子:長子霍丘王朱重一、次子下蔡王朱重二、第三子安豐王朱重三、第四子蒙城王朱重四。
霍丘王朱重一生寶應(yīng)王朱鐵哥。
安豐王朱重三生四子:
自焚謎案
潭王朱梓是朱元璋第八子,洪武二年(1369)九月生,次年被封為潭王。洪武十八年(1385)十二月到封地湖廣長沙府。他機敏好學(xué),善文章,常召集府中儒臣宴飲,并讓他們即席賦詩,親自品評高下優(yōu)劣,優(yōu)者賞以金幣。王妃于氏是都督于顯的女兒。洪武二十三年(1390),于顯之子寧夏指揮于琥被卷入胡惟庸案,旋即被殺。朱梓聞訊后非常緊張。朱元璋派人對他進行安慰,并召其入京,結(jié)果使朱梓更加害怕,便與王妃于氏一起自焚而死。由于無子,封國被除。
這是《明太祖實錄》和《明史》對朱梓一生的記載。如果仔細推敲,就可發(fā)現(xiàn)這一記載存在問題:首先,朱元璋對兒子雖然要求十分嚴(yán)格,但俗話說得好,“虎毒不食子”,他對兒子的為非作歹至多就是警告一下。三子晉王準(zhǔn)備謀反,朱元璋都原諒了他。這樣看來,即使朱梓岳父一家真的追隨胡惟庸謀反,他受株連的可能性也不大。作為朱元璋的愛子,這一點朱梓應(yīng)該清楚。他身后的退路依然寬廣,根本沒必要合家自焚。其次
史籍記載
《明史·卷一百十六·列傳第四》:
潭王梓,太祖第八子。洪武三年封。十八年就籓長沙。梓英敏好學(xué),善屬文。嘗召府中儒臣,設(shè)醴賦詩,親品其高下,賚以金幣。妃于氏,都督顯女也。顯子琥,初為寧夏指揮。二十三年坐胡惟庸黨,顯與琥俱坐誅。梓不自安。帝遣使慰諭,且召入見。梓大懼,與妃俱焚死。無子,除其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