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趙三多
外文名:zhaosanduo
別名:趙老祝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河北省邢臺威縣
出生日期:1842年
逝世日期:1902年
職業(yè):義和團首領(lǐng)
信仰:義和團
人物簡介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初,冠縣黎園屯(今屬邢臺市威縣)發(fā)生外國教會勢力勾結(jié)官府,強拆“玉皇廟”改建為教堂事件,他被當?shù)厝嗣裱埪首浔娐曉?/p>
1897年3月24日,率徒弟至梨園屯比武“亮拳”三天。周圍拳眾聞訊前來參加者達三千余人。迫使清軍不敢動手拆廟。次年冠縣署任曹倜出面談判,表示放棄拆廟另建教堂。他亦率眾撤離梨園屯。
1898年清政府又推翻前議偏袒教會勢力,10月他再次受梨園屯人民的邀請,在冠縣蔣家莊(今邢臺威縣蔣家莊)集聚三千余人祭旗起義,攻打當?shù)靥覉@等教堂武裝據(jù)點。起義軍樹“助清滅洋”旗幟,不久遭山東清軍五營圍攻,起義軍突圍走散。他帶領(lǐng)余部到臨清(今冀魯邊界,分屬河北臨西與山東臨清市)隱藏多日,潛回老家。
1900年5月和7月,又在直隸阜城(位河北省武強縣西南)和臨清等地多次帶領(lǐng)“義和團”攻打教堂。11月被山東巡撫袁世凱部包圍于威縣(位今邢臺市威縣)起義軍死傷慘重,他仍率殘部突圍,轉(zhuǎn)移到直隸廣宗(位
大事年表
1842年,趙三多出生于邢臺威縣沙柳寨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早年他拜梅花拳傳人張如純?yōu)閹煟瑢W得一身好武藝,好打抱不平,后來當了拳師,很受人擁戴,在各地設(shè)場授徒,先后招收弟子二千多人,成為遠近聞名的梅花拳首領(lǐng)。
1897年春,趙三多與閻書勤等二千多人在梨園屯“亮拳”三天,借此向教會勢力和官府示威,也是義和拳開始轉(zhuǎn)向武裝斗爭的標志。此后,梨園屯教會勢力尋釁,趙三多則率領(lǐng)義和拳攻打梨園屯教堂,殺死教民2人,使義和拳的聲勢大振。趙三多加緊聯(lián)絡(luò)拳眾準備起義,各地拳眾紛紛向沙柳寨一帶集合,起義遂成一觸即發(fā)之勢。
1898年10月25日趙三多與閻書勤、姚文起(也稱姚洛起)、朱九斌、劉化龍、項得勝等人集合義和拳眾3000余人,在冠縣蔣莊(現(xiàn)屬威縣)馬場祭旗起義,豎起“助清滅洋”大旗。接著率領(lǐng)起義隊伍先后攻打本村及紅桃園、小里固等村教堂,隊伍逐漸發(fā)展壯大。11月上旬,趙三多率部眾在威縣魏家村、侯家村一帶迎戰(zhàn)清軍,拳民
歷史評價
其發(fā)展的義和團運動使近代農(nóng)民運動達到新高潮,扶清滅洋,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趙三多領(lǐng)導的義和拳反教會斗爭時間最早、活動范圍最廣。
趙三多領(lǐng)導的義和團反教會斗爭始于1897年,比四川的余棟臣早一年,比湖北的覃培章早一年半。而山東的朱紅燈的反洋教斗爭則是在1899年,更晚于趙三多,“他們打出的助清滅洋的旗幟也是直、魯一帶出現(xiàn)‘扶清滅洋’口召最早的記載。經(jīng)過一年,到光緒二十五年九月,在茌平朱紅燈神拳隊伍中出現(xiàn)了‘興清滅洋’,其后在各地又出現(xiàn)了‘保清滅洋’、‘扶清滅洋’等旗幟”(路遙:《義和團研究評述》)。不少資料記載義和團起源于山東冠縣,就是指趙三多這支隊伍而言的。
1898年,趙三多領(lǐng)導的義和拳第一次起義失敗后,他將隊伍分成三股,一股由朱九彬、劉化龍帶領(lǐng)經(jīng)河北的固安、良鄉(xiāng)、保定一帶。組織拳民繼續(xù)抗洋;一股由閻書勤,高元祥帶領(lǐng)在山東冠縣活動,后又到山東的武城、恩縣、夏津一帶組織隊伍;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