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李小化
國籍:中國
出生地:福建省連城縣
出生日期:1978年10月
逝世日期:2007年8月15日
職業(yè):軍人
畢業(yè)院校:武警昆明邊防指揮學(xué)校
信仰:共產(chǎn)主義
主要成就:舍身救人
簡介
李小化
福建省連城縣人
1978年10月出生
1997年12月入伍,同月入黨。
2000年9月考入武警昆明邊防指揮學(xué)校。
2002年7月從軍校畢業(yè)分配到武夷山邊防檢查站工作,歷任學(xué)員、排長、機關(guān)管理員。
生前系副連職管理員,武警中尉警銜。
他犧牲后,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廳廳長鮑紹坤等領(lǐng)導(dǎo)分別做出批示。公安部邊防管理局政治部批準(zhǔn)李小化同志為革命烈士,公安部邊防管理局為其追記一等功;他還榮獲“福建省見義勇為積極分子”和“福建青年五四獎?wù)隆钡仁鈽s。
事件緣起
2007年8月15日,武夷山,一個年輕的戰(zhàn)士犧牲了,人們打撈起他的遺體時,他的雙手仍然前舉,幾小時前,他用這個動作托起一個孩子,這個動作保持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這雙托舉的手,讓無數(shù)目睹的人淚如雨下。
手的主人名叫李小化,福建省公安邊防總隊武夷山邊防檢查站中尉警官。2007年8月15日那天,29歲的他跳進湍急的武夷山九曲溪,奮力救起落水的母子后,終因精疲力竭,自身被溪水吞噬。
全國上百家新聞媒體、新聞網(wǎng)站對李小化的事跡進行了連續(xù)報道,3萬余名網(wǎng)民爭相跟帖留言,稱贊李小化托舉救人的姿勢是“感動中國的姿勢,永垂不朽的姿勢”。
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的師生,專門為這一姿勢制作了一座玻璃鋼塑像《托舉》。
11月9日,榮立一等功的烈士李小化在由教育部、公安部等國家七部委聯(lián)合主辦的2007“中國驕傲”活動中,獲得“中國驕傲”的稱號。
人物事跡
即便過去了三個多月,山東勝利油田的職工李艷回憶起她的那次福建之旅,在短短十多分鐘內(nèi),仍然多次痛哭。
在哽咽聲中,李艷再次向記者回憶起那個難忘的上午。
8月15日上午10時左右,李艷8歲的兒子在武夷山九曲溪邊玩,不慎滑入七米多深的九曲溪中,她救子心切,也縱身跳進了溪中,不懂水性的她只知道兩手亂撲騰,連喝了幾口水,很快眼前一白,恍惚中只看到有個身影也跳了下來。
“后來我才知道,那個身影就是李小化?!蹦繐粽吒嬖V她,李小化當(dāng)時正好路過,他將腳上的旅游鞋一脫,把手機和錢包扔在岸上,就跳進去救他們了。他先把小男孩托出水面,推向岸邊后,又迅速返身去救在溪水中的她。
那天,剛下過雨的九曲溪異常湍急且十分渾濁,李艷剛被李小化拉住,就被水流沖出了十多米遠,但李小化拉著她的手一直沒放松過。
過了幾分鐘,趕來的當(dāng)?shù)貙?dǎo)游郎愛英也跳進溪中幫助救人,郎愛英說,那時離岸邊還有四五米遠,李小化兩手托住李艷的肩膀,然后用他的左肩膀扛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