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本名:趙擴
別名:慶元皇帝、宋寧宗
所處時代:南宋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恭王府邸
出生日期:1168年11月18日
逝世日期:1224年9月18日
主要作品:贈朱質(zhì)
主要成就:定理學為偽學; 頒布《統(tǒng)天歷》;確立五山十剎的地位
廟號:寧宗
謚號: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在位時間:1194年7月24日-1224年1224年9月18日
年號:慶元、嘉泰、開禧、嘉定
陵寢:永茂陵
趙擴人物生平
宋寧宗趙擴是宋朝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宋光宗趙惇與慈懿皇后李鳳娘的次子。
乾道四年十月丙午日(1168年11月18日),出生于恭王府邸,屬相鼠。傳說寧宗的母親李皇后夢見一個大太陽墜落到庭院里,用手承接它,從而懷孕有娠。直到寧宗出生當天夜晚,祥光繞室。
乾道五年(1169年)五月賜名趙擴。淳熙五年(1178年)十月授予明州觀察使,封英國公,十二年(1185年)三月封平陽郡王,十六年(1189年)三月進封嘉王。紹熙五年(1194年)為太子,不久繼位。宋寧宗繼位時,其父宋光宗尚在,改太上皇,名義上宋光宗禪位給宋寧宗,實際上是趙汝愚、趙彥逾、葉適、徐誼等朝臣以宋光宗無法執(zhí)喪為理由,透過外戚韓侂胄從中連絡(luò),獲得高宗吳皇后支持所造成的宮廷政變,逼迫宋光宗讓位。
參見:紹熙內(nèi)禪
紹熙五年(1194年)六月,孝宗去世,光宗卻以病為辭,不肯主持喪禮。大臣們只好請?zhí)侍髤鞘洗婀庾谂e行祭禮。大臣又奏光宗說:“
趙擴為政舉措
重視臺諫
雖然寧宗對政事少有自己的主見,但他對臺諫的意見卻是十分重視。宋代的臺諫官有糾正帝王為政疏失、彈劾百官的權(quán)力,他們的議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時的公眾輿論,歷代宋帝都非常重視臺諫奏議。寧宗嚴格遵循祖宗之法,曾對人說:“臺諫者,公論自出,心嘗畏之?!笔獠恢_諫的公正性是建立在帝王有知人之明的前提之上的,只有正直的士大夫入選臺諫,才能使臺諫發(fā)揮正常、良好的作用,而寧宗卻缺乏辨別人才的能力,居心叵測之輩因而可以大肆引薦黨羽進入臺諫,控制言路。寧宗一味認定臺諫之議代表公論,不可不聽,至于臺諫官到底是君子還是小人,卻不聞不問。結(jié)果,原本受到士大夫尊敬和向往的臺諫職位上,充斥著敗類,他們打擊異己、討好權(quán)臣,是權(quán)臣用以控制寧宗的又一有效工具。
更化措施
韓侂胄死后,宋寧宗聲稱要革除韓侂胄的弊政,為趙宋基業(yè)“作家活”。史家把嘉定初年的政治舉措稱之為“嘉定更化“。“首開言路,以來忠讜”是寧宗更化的第一個措施,
趙擴個人作品
《賜狀元蔡仲龍》
《題馬遠踏歌圖》
《贈朱質(zhì)》
《瀟湘八景·洞庭秋月》
《瀟湘八景·江天暮雪》
《瀟湘八景·平沙雁落》
《瀟湘八景·山市晴嵐》
《瀟湘八景·瀟湘夜雨》
《瀟湘八景·煙寺晚鐘》
《瀟湘八景·漁村夕照》
《瀟湘八景·遠浦帆歸》
趙擴軼事典故
趙擴作為光宗惟一的子嗣,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光宗即位后,他受封嘉王,到宮外府第居住,光宗不僅將自己在東宮時收藏的圖書全部賜予他,還親自挑選了黃裳、陳傅良、彭龜年等一批名儒,擔任他的老師。嘉王學習也非常勤奮。他即位初,曾親自開列了10部經(jīng)史書目,又開列了一張10人的名單,對彭龜年說:“朕讀的書太少了,打算把講官增置到10名,每人各專講一書?!彼x定的講官中,既有原嘉王府的黃裳等人,更有他仰慕已久的大儒朱熹,堪稱極盡一時之選。
盡管寧宗好學,但他似乎只注重讀書的數(shù)量,對書中的內(nèi)容意義卻是一知半解,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他的理政能力未能有所提高。即位不久,群臣的奏疏就因得不到他的及時批復(fù)而堆積如山。彭龜年建議他,讓負責進呈奏疏的通進司把奏疏開列一單,皇帝閱后,在單子上注明需要親自過目的部分,其他的就可交由三省、樞密院處理,這樣,處理奏章的效率就可以大大提高。對自己這位學生的天分,彭龜年深有了解,因此他
趙擴歷史評價
宋史專家虞云國先生在其著作《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寧宗時代》中評價道:光寧時代與南宋歷史的轉(zhuǎn)折政治史而論,南宋皇權(quán)的一蹶不振和權(quán)相的遞相專政始于這一時期。以經(jīng)濟史而論,嘉定初年爆發(fā)的紙幣信用風潮標志著南宋社會經(jīng)濟自此跌入了全面失衡的困境;以軍事史而論,開禧北伐的潰敗和嘉定之役的支絀預(yù)示了南宋在即將到來的宋蒙戰(zhàn)爭中的敗局;以思想史而論,嘉定時期理學官學化的前兆折射出統(tǒng)治階級在社會危機面前向新的統(tǒng)治思想求助乞援的迫切性。
如果把宋寧宗后期的統(tǒng)治放到更廣闊的歷史視野中去審視的話,展現(xiàn)的全景則是:一方面是蒙古鐵騎無往不勝的西征和南侵,一方面是西遼、花剌子模的覆滅和西夏、金朝、高麗的乞和,而另一方面卻是南宋完全缺乏現(xiàn)實的危機感。后人讀史至此,不能不為南宋方面扼腕和憂心。實際上,在勃興的蒙古馬背文明面前,南宋滅亡的種種癥狀,早在宋寧宗后期就基本具備了。南宋之所以還能茍存半世紀之久,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南宋方面,而
趙擴家庭成員
祖父:宋孝宗趙眘
祖母:成穆皇后郭氏
父親:宋光宗趙惇
母親:慈懿皇后李鳳娘
兄弟:趙梃,保寧軍節(jié)度使,早亡。
姐妹:文安郡主、和政郡主、齊安郡主、皆早亡。紹熙元年,一并追贈公主。
恭淑皇后韓氏:相州(今河南安陽)人,六世祖是北宋名臣忠獻王韓琦。寧宗受禪為帝后,冊封她為皇后。慶元六年(1200年)去世,謚號恭淑。
恭圣仁烈皇后楊氏:會稽人,楊次山的妹妹。少時憑借姿容入宮,后被寧宗立為皇后。善詩詞、工書法、頗涉書詩、知古今。性機警,誅殺韓侘胄、擁立理宗,都出自她的謀略。理宗即位,尊為皇太后。寶慶五年(1232年)去世,年七十一歲,謚號恭圣仁烈。
曹美人
高平郡美人閻氏
鐘夫人
兒子
九子:趙埈、趙坦、趙增、趙覿、趙埛、趙圻、趙墌、趙垍、趙坁皆幼年夭折。
趙詢:初名趙與愿。6歲時,被宋寧宗收為養(yǎng)子,賜名日嚴,除福州觀察使。嘉泰二年(1202年),拜威武軍節(jié)度使,封衛(wèi)國公,聽讀資善堂。后被立為太子,拜開府儀同三司,封榮王。
趙擴史籍記載
《宋史·卷三十七·本紀第三十七》
《宋史·卷三十八·本紀第三十八》
《宋史·卷三十九·本紀第三十九》
《宋史·卷四十·本紀第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