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史崇
別名:史伯勤
國籍:中國(漢代)
民族:漢族
出生地:京兆杜陵(陜西西安東南)
職業(yè):漢代官員
信仰:儒家
代表作品:據(jù)記載,史崇撰著《天文》、《十二次二十八宿星占》各十二卷
人物概述
史崇,字伯勤。杜陵人。高祖史恭,原籍魯郡濟北,徙封杜陵(位于今西安市南郊)侯,子孫遂為杜陵人。曾祖史玄侍中、中郎將、平臺侯,祖史恁侍中、中郎將、平臺侯,父習駙馬都尉、平臺侯。
生平事跡
史崇的高祖史恭有個妹妹是衛(wèi)太子的良娣,生史皇孫(也稱悼皇考),史皇孫生劉詢。劉詢即位就是漢宣帝。漢宣帝劉詢小時候家遭不測,依靠史恭的母親貞君養(yǎng)育成人,等到劉詢即位,史恭已去世,宣帝以舊恩追封史恭為杜陵侯,并將史恭的三個兒子均封為侯,長子史高為平臺侯,次子史曾將陵侯,三子史玄平臺侯。史玄生子一史恁。史恁生史習。史習生史崇。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史崇因平赤眉劉盆子有功,任右將軍、青冀二州剌史加驃騎將軍;史崇知被漢光武帝劉秀猜疑,遂辭官隱居江南溧陽。天下安定,詔令公侯都回到封地去。史崇因辭官未加封。光武帝駕崩后,明帝劉莊不忘前勛,于漢永平三年庚申(公元60年)封史崇為溧陽侯,食邑一萬戶。
建武末年史崇到封地江蘇溧陽后,便“褰幃涖政,軫民之瘼,治尚寬簡,不威而化,注重教化,發(fā)展農桑,兼顧漁獵”。史崇對江南溧陽貢獻頗大,在他的治理下,溧陽經濟得到了發(fā)展,溧陽人民得以安居樂業(yè)。史崇生于西漢
主要作品
據(jù)舊志記載,史崇撰著《天文》、《十二次二十八宿星占》各十二卷,均已散失。子孫定居溧陽,繼承封爵,世族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