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汪承興
國籍:中國
出生地:安徽省金寨縣
出生日期:1948年6月
職業(yè):軍人
個人簡介
姓名:汪承興
性別:男
生于:1948年6月
學歷:大學文化
字:逸群
號:號琴劍齋主
籍貫:安徽六安
現(xiàn)居:北京市海淀區(qū)
職位:世界美術家聯(lián)盟副主席兼中國書法家藝術委員會主任,總參某部原政委
社會活動
汪承興先生1985年參與全國書法活動,先后擔任中國現(xiàn)代硬筆書法研究秘書長,代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硬筆書法協(xié)會籌委會主任,中國硬筆書法協(xié)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兼教學培訓部主任。曾先后被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廣東粵城學院、日本國藝書道院聘為書法客座教授或顧問以及硬筆書法天地網站高級顧問。1991年以來,在中國“飛亞達杯”、“蔡倫杯”書法大賽中擔任組委會副主任兼評委會副主任,在北京市教育局主辦的中小學生硬筆書法大賽中連續(xù)三年擔任評委會主任。
學習經歷
汪承光先生幼承家學,酷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書畫藝術,青少年時代就在父輩指導下,學習《三字經》、《百家姓》、《四書》、《五經》和唐詩、宋詞、元曲等經典詩詞,臨摹王羲之、蘇東坡、米芾等名家法帖,并能染指翰墨,為鄉(xiāng)里、領導書寫春聯(lián)、喜聯(lián)、請?zhí)?。四十多年來,無論是在小學、中學、大學,還是在軍營、戰(zhàn)場和新聞、外事、科研單位及總部機關,都堅持不懈地臨摹王羲之、王獻之、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孫過庭、趙孟頫、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董其昌、文征明、唐寅、潘臨皋等名家法帖,刻苦攻讀古今書法理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其硬筆和毛筆書法作品先后在全國和軍隊書法比賽中獲獎,并參加了中日書法展覽和中國美術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軍事博物書法展覽。
作品地位
汪承興先生具有很高的書畫理論素養(yǎng)和文字水平,近二十年來,先后在全國十多所大中專院校講授書法、文學、詩詞和政治、軍事,發(fā)表書法論文三篇,主編硬筆書法字帖五本,在《中國文化報》、《文藝報》、《中國書法》雜志、《中國勞動報》、《中國書畫報》等報刊雜志上,先后撰文介紹下楊臣彬、黃葉村、葉家和、汪東、苗培紅、薛夫彬、韋斯琴、高軍法、傅家寶、陳振國、陳藝等全國一大批知名的老、中、青書畫家和書畫鑒定家,并為周稚云及中國文物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小學生硬筆書法字帖》等十多本字帖作序,其藝術傳略入編《中國當代藝術家名人錄》等多部辭典。
書法見解
汪承興先生十分喜愛中國傳統(tǒng)的書法,并主張筆墨應與時俱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地發(fā)展、創(chuàng)新。他的書法,汲取了王羲之的筆法結構、蘇東坡的布白安排和米芾的筆勢神韻,并結合自己的感悟、追求、意趣進行再創(chuàng)造,形成了鮮明的藝術個性與風格。汪承興先生的書法作品,以行書和行草成京為著,筆致勁拔流暢,墨法沉郁,枯潤相間,線條變化多端,或澀或暢,帶躁方潤,乍徐又疾,一片神往;章法跌宕起伏,開合自然有致,節(jié)奏明快,于勁健中見婀娜,在遲澀中見飄逸;通篇灑脫,含蓄雋永,既有王羲之的風流儒雅,蘇東坡的沉穩(wěn)雅健,米芾的姿肆飄逸,又兼有趙孟頫、黃庭堅、董其昌、唐寅、潘臨皋等書法大家的筆意、神采和韻味,集軍人堅強剛毅的品格與藝術家儒雅飄逸的氣質、風度于一體,剛柔相濟,瀟灑飄逸,雅俗共賞。
汪承興先既有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功底,又廣泛學習西方文學、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等經典著作,知識面寬、思路開闊,文筆流暢。汪承先生確立的人生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