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羅廣文
國籍:中國
出生地:重慶市忠縣
出生日期:1905年
逝世日期:1955年
職業(yè):軍人
畢業(yè)院校: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主要成就:陳誠系的重要將領之一 陸軍中將曾任第十八軍軍長 第四、第十五兵團司令官
人物簡介
羅廣文,重慶忠縣人,曾任國軍第18軍第六任軍長,為國府陳誠嫡系土木系內(nèi)曾任該職唯一主動起義的將領。羅廣文早年與胡璉同為黃埔四期同學,后留學日本,1930年畢業(yè)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貒笕沃醒腙戃娷姽賹W校教官,1935年任國軍第98師團長,1937年升任參謀長,后歷任整編第18師師長、第18軍軍長、第87軍軍長等職。
羅廣文于解放戰(zhàn)爭時任第14軍軍長、第四兵團司令官、第七編練區(qū)司令官、第15兵團司令官兼108軍軍長。1949年12月在四川率部起義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行列,1954年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1955年任山東省林業(yè)廳廳長。1956年因病逝世,終年51歲。
軍旅生涯
1929年8月畢業(yè)回國,在黃埔軍校任少校兵器教官,第七期炮兵隊長。
1930年秋,羅廣文到陳誠的第十八軍任炮兵中校營長,治軍嚴明,訓練有方,深為得陳誠的賞識。
1931年5月,羅廣文隨軍到江西參加第二次圍剿。次年二月,任十四師第四十旅參謀主任。1933年,第十四師擴編為第98師,羅任該師588團團長。
1937年8月,第十八軍奉命參加上海保衛(wèi)戰(zhàn)。第98師在月浦寶山一帶與日軍激戰(zhàn)。
1938年冬,第十八軍改為第十八師建制,羅任師長。
抗日戰(zhàn)爭前夕,羅已是十八軍十四師四十二旅少將旅長。
民國二十六年“八.一三”淞滬戰(zhàn)役爆發(fā)后,羅隨十四師開赴羅店地區(qū)。9月1日晚,羅率四十二旅退守顧家角、北塘口、馬家宅一線。上海淪陷后,羅在廣德參加了阻擊日軍追擊隊的戰(zhàn)斗。民國二十七年六月,武漢會戰(zhàn)開始,羅率部鎮(zhèn)守南潯路西側瑞(昌)武(寧)公路線。9月,羅升任十八軍十八師副師長,尚未到職,十八師師長李芳郴因失守貴池要塞畏罪潛逃,
起義經(jīng)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命令人民解放軍繼續(xù)向尚未解放的地區(qū)進軍。蔣介石為了保住西南一隅,再次從臺灣飛到重慶進行部署。蔣介石決定以第七編練司令部為主組成第十五兵團,任命羅廣文擔任兵團司令兼一○八軍軍長,并下令“確保重慶、保衛(wèi)四川”。蔣介石命令羅廣文率部向貴州桐梓進發(fā),布防婁山關一線,妄圖阻截解放軍由黔入川。
11月初,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zhàn)軍,在一野和四野各一部配合下,開始準備解放大西南。蔣介石電令胡宗南調(diào)部隊到重慶南郊布防,又令羅廣文率部迅速從貴州的婁山關折向南川地區(qū),企圖遲滯解放軍進占重慶。羅部于11月中旬到達南川并在城內(nèi)設兵團指揮所,第一○八軍司令部設在重慶南溫泉。11月27日,人民解放軍已進擊至重慶外圍,對羅廣文第十五兵團部隊給予沉重打擊,俘羅部5000余人。
11月28日,羅到重慶面見蔣介石,蔣命令第十五兵團歸楊森指揮,羅怏怏不樂,率殘部從重慶向成都西撤。
1949年12月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