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李密
別名:玄邃、法主、劉智遠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長安
出生日期:582年
逝世日期:619年1月20日
職業(yè):諸侯
主要成就:壯大瓦崗寨,建立西魏政權(quán) 屢破隋軍,大敗宇文化及
代表作品:《淮陽感懷》
祖籍:遼東襄平
年號:永平
葬處:黎陽山西南五里處
人物生平
李密的曾祖父為西魏八柱國之一、司徒李弼,賜姓徒何氏,北周時為太師、魏國公。祖父李曜,為北周的太保、邢國公。父親李寬為隋朝的上柱國,封蒲山郡公。李密擅長謀劃,文武雙全,志向遠大,常常以救世濟民為己任。
開皇中,襲父爵蒲山公,于是散發(fā)家產(chǎn),救濟親朋好友,收養(yǎng)門客,禮遇賢才,從不吝惜資財。后又折兵讀書,尤其喜好兵書,常能背誦。從師國子助教包愷,聽他講授《史記》、《漢書》,精神振奮,忘了疲倦。包愷的其他弟子,都在他之下。
大業(yè)初,憑借父蔭任左親衛(wèi)府大都督、東宮千牛備身。額銳角方,瞳子黑白明澈。有一次隋煬帝在儀衛(wèi)中看見他,回宮后問宇文述說:“剛才在左邊警衛(wèi)隊里的黑臉小孩是個什么人?”宇文述回答說:“他是已故蒲山公李寬的兒子,叫李密?!彼鍩壅f:“這個小孩顧盼的神態(tài)很不尋常,別讓他在宮里擔任宿衛(wèi)?!焙髞?,宇文述對李密說:“賢弟天資這么好,應(yīng)該憑才學獲得官職,宮廷警衛(wèi)是個瑣碎差事,不是培養(yǎng)賢才的地方?!崩蠲芊?/p>
歷史評價
楊廣:“個小兒視瞻異常,勿令宿衛(wèi)。”
宇文述:“君世素貴,當以才學顯,何事三衛(wèi)間哉!”
楊素:“吾觀李密識度,汝等不及?!?/p>
徐文遠:“魏公,君子也,能容賢士。”
王世充:“李密天資明決,為龍為蛇,不可測也。”
《隋書》:“李密遭會風云,奪其鱗翼,思封函谷,將割鴻溝。期月之間,眾數(shù)十萬,破化及,摧世充,聲動四方,威行萬里。雖運乖天眷,事屈興王,而義協(xié)人謀,雄名克振,壯矣!然志性輕狡,終致顛覆,其度長挈大,抑陳、項之季孟歟?”
《舊唐書》:“當隋政板蕩,煬帝荒淫,搖動中原,遠征遼海。內(nèi)無賢臣以匡國,外乏良吏以理民,兩京空虛,兆庶疲弊。李密因民不忍,首為亂階,心斷機謀,身臨陣敵,據(jù)鞏、洛之口,號百萬之師,竇建德輩皆效樂推,唐公紿以欣戴,不亦偉哉!及偃師失律,猶存麾下數(shù)萬眾,茍去猜忌,疾趣黎陽,任世勣為將臣,信魏徵為謀主,成敗之勢,或未可知。至于天命有歸,大事已去,比陳涉有余矣。始則稱首舉兵,終乃甘心為降虜,其
墓址發(fā)現(xiàn)
李密墓于1974年河南省??h出土,當時衛(wèi)河清淤,在浚縣城關(guān)鄉(xiāng)羅莊附近衛(wèi)河河床內(nèi)被挖出。墓志銘長80厘米,寬60厘米,墓蓋書《唐上柱國邢國公李君之墓志銘》,字體結(jié)構(gòu)疏朗,樸實道健。行文39行,滿38行,行31字,共1202字。字為正書,書寫秀健端雅,字距排列適宜,文體為四六駢文。與《全唐文》魏徵所撰的《李密墓志銘》,相差不大。
史書記載
《隋書·列傳第三十五》
《舊唐書·列傳第三》
《新唐書·列傳第九》
家族成員
曾祖:李弼
祖父:李曜
父親:李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