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韓偓
外文名:Han Wo
別名:玉山樵人,乳名冬郎,號致堯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附近)
出生日期:約842年
逝世日期:約923年
職業(yè):晚唐五代詩人
代表作品:《玉山樵人集》、《韓內翰別集》
地位:一代詩宗
拼音:hán wò
人物生平
光化三年(900年),宦官頭子左右神策軍中尉劉季述發(fā)動宮廷政變,廢昭宗,立太子李裕為帝。韓偓協(xié)助宰相崔胤平定叛亂,迎昭宗復位,成為功臣之一,任中書舍人,深得昭宗器重,多次欲立為相,都被力辭。中書門下同平章事李繼昭依附宦官頭子韓全誨,排擠崔胤,崔胤召鳳翔節(jié)度使李茂貞入朝,意欲抑制宦官集團。李茂貞入朝后,擁兵跋扈,崔胤又想召宣武鎮(zhèn)節(jié)度使朱全忠入朝牽制李茂貞。韓偓諫道:這樣造成“兩鎮(zhèn)兵斗闕下,朝廷危矣”,應一面罷去李茂貞,一面處理宦官。議尚未行,而李茂貞、韓全誨已將昭宗劫往鳳翔。韓偓聞訊,星夜趕往鳳翔行在,見昭宗時慟哭失聲。昭宗任韓偓為兵部侍郎。后朱全忠兵到,敗李茂貞,殺韓全誨,韓偓隨同昭宗回長安。
韓偓回長安后,見朱全忠比李茂貞更為驕橫,心中甚感不滿。一次,朱全忠和崔胤在殿堂上宣布事情,眾官都避席起立,只有韓偓端坐不動,稱“侍宴無輒立”,因此激怒朱全忠。朱全忠一則惱怒韓偓無禮,再則忌他為昭宗所寵信
野史逸聞
韓偓,天復初入翰林。其年冬,車駕幸鳳翔,偓有卮從之功。返正初,帝面許用偓為相。偓奏云:“陛下運契中興,當須用重德,鎮(zhèn)風俗。臣座主右仆射趙崇,可以副陛下是選。乞回臣之命授崇,天下幸甚?!钡凵跫螄@。翼日,制用崇,暨兵部侍郎王贊為相。時梁太祖在京,素聞崇輕佻,贊又有嫌釁,乃馳入請見,于帝前,具言二公長短。帝曰:“趙崇乃韓偓薦?!睍r偓在側,梁王叱之。偓奏:“臣不敢與大臣爭?!钡墼唬骸绊n偓出?!睂ぶ喒偃腴}。故偓詩曰:“手風慵展八(明抄本“八”作“一”)行書,眼病休看九局基(明抄本“基”作“圖”)。窗里日光飛野馬,案前筠管長蒲盧。謀身拙為安蛇足,報國危曾捋虎須。滿世可能無默識,未知誰擬試齊竽。”(出自《摭言》)
【譯文】 韓偓,天復初年進入翰林院。那年冬天,皇帝巡幸鳳翔,韓偓有隨從護駕的功勞,國家由亂而治之初,皇帝當面答應讓韓偓做宰相。韓偓啟奏道:“您運氣符合中興,用人當用有大德的人,以安定風俗。我當年的
正史記載
韓偓,字致光,京兆萬年人。擢進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遺,以疾解。后遷累左諫議大夫。宰相崔胤判度支,表以自副。王溥薦為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偓嘗與胤定策誅劉季述,昭宗反正,為功臣。帝疾宦人驕橫,欲盡去之。偓曰:“陛下誅季述時,余皆赦不問,今又誅之,誰不懼死?含垢隱忍,須后可也。天子威柄,今散在方面,若上下同心,攝領權綱,猶冀天下可治。宦人忠厚可任者,假以恩幸,使自翦其黨,蔑有不濟。今食度支者乃八千人,公私牽屬不減二萬,雖誅六七巨魁,未見有益,適固其逆心耳?!钡矍跋ピ唬骸按艘皇陆K始屬卿?!薄 ≈袝崛肆詈鼫o任機巧,帝嘗欲以當國,俄又悔曰:“渙作宰相或誤國,朕當先用卿。”辭曰:“渙再世宰相,練故事,陛下業(yè)已許之。若許渙可改,許臣獨不可移乎?”帝曰:“我未嘗面命,亦何憚?”偓因薦御史大夫趙崇勁正雅重,可以準繩中外。帝知偓,崇門生也,嘆其能讓。初,李繼昭等以功皆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時謂“三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