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李之儀
別名:姑溪老農(nóng)
國籍:中國 北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山東慶云無棣一帶
出生日期:1048
逝世日期:1117
職業(yè):朝請大夫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以尺牘擅名,亦能詩
代表作品:《卜算子》《姑溪居士前集》《姑溪詞》
籍貫:山東
字:端叔
號:姑溪居士
人物生平
李之儀,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他是北宋中后期“蘇門”文人集團的重要成員,官至原州(今屬甘肅)通判。李之儀一生官職并不顯赫,但他與蘇軾的文緣友情卻流傳至今。
李之儀早年師從于范仲淹之子范純?nèi)?。熙寧三年?070)進士,初授萬全縣令,后到鄜延軍任職。元豐六年(1083)春回京。時高麗王王徽卒,朝廷委左諫大夫楊景略等前去吊唁。楊素聞李之儀清節(jié)賢名,才華橫溢,遂奏請之儀同行,作為書狀。出使途中,路過山東長清縣孝堂山漢石祠時,曾題字于石祠的石柱上,大字楷書,共五行,現(xiàn)刻字尚存。這是他在山東留下的僅有的遺跡。
哲宗元祐初(1086)范純?nèi)拾萆袝移蜕浼嬷袝汤桑钪畠x遂被任命為樞密院編修官。不久,又為原州(今屬甘肅)通判。與蘇軾,黃庭堅,秦觀交往甚密。元祐末從蘇軾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二年(1099),上調(diào)監(jiān)內(nèi)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
徽宗崇寧初(1102),提
文學成就
李之儀是蘇軾門人之一,元祐文人集團的成員,擅長作詞,前人稱其“多次韻”小令更長于淡語、景語、情語(毛晉《姑溪詞跋》)。他很注意詞的特點,曾說“長短句于遣詞中最為難工,自有一種風格。稍不如格,便覺齟齬。”他批評柳永“韻終不勝”、張先“才不足而情有余”,而主張像晏殊、歐陽修那樣“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跋吳思道小詞》)。他的佳作也確能達到這一要求,如〔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绷⒁庠煺Z學民歌與古樂府,即景生情,即事喻理;下片借水言情,極為深婉含蓄。他曾與秦觀、黃庭堅、賀鑄等人歌詞贈答,前人多將他與這幾人并提。但實際上他的創(chuàng)作成就比起秦觀等人有所不及。清人馮煦評論說“姑溪詞長調(diào)近柳(永),短調(diào)近秦(觀),而均有未至”(《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是較為中肯的。
李之儀在當時還以尺牘擅名,亦能詩,這兩
李蘇友情
李之儀出生于滄州無棣(今山東慶云)人。李氏是名門望族。22歲的李之儀進士及第,初任職四明、萬全縣令等。他才華橫溢,琴棋書畫皆其所能。《四庫全書》稱李之儀的文章“神鋒俊逸,往往具有蘇軾之體”。他的詩詞文章寫得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蘇軾的熏陶、指點;他仕途多舛,也與蘇軾有很大關(guān)系。
蘇軾對李之儀的影響極為深刻?!豆孟邮咳分惺珍浥c蘇軾有關(guān)的作品四十余首;《蘇軾文集》和《蘇軾詩集》中收錄與李之儀有關(guān)的作品二十余首,特別是在遇赦北歸的一年時間內(nèi),蘇軾給李之儀的信箋就達七封。由此可見,二人的情誼非同一般。
蘇軾比李之儀年長,李之儀視蘇軾如兄若師。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蘇軾因與王安石意見相左,受到排擠,出職杭州、密州、徐州,再貶黃州,顛沛流離十余年。對蘇軾流放外地,李之儀甚為不平,他積極聯(lián)系一些舊日好友和官宦在朝中活動,以圖蘇軾早返京師。他把自己的思念、想法書函一札,遠投黃州。
蘇軾接閱后,心情十分激
名家點評
毛晉《姑溪詞跋》:姑溪詞多次韻,小令更長于淡語、景語、情語。至若“我住長江頭”云云,直是古樂府俊語矣。薛礪若《宋詞通論》:李之儀的詞,很雋美俏麗,另具一個獨特的風調(diào)。他的《卜算子》,寫得極質(zhì)樸精美,宛如《子夜歌》與《古詩十九首》的真摯。《唐宋詞鑒賞集》:李之儀的《卜算子》這首詞,是一闋歌頌堅貞愛情的戀歌。有較高的藝術(shù)性,很耐人尋味。[
李之儀三字經(jīng)
作者:李保坤九三社員
李之儀,家慶城,說朝代,是北宋。
小之儀,人慧聰,讀書屋,苦用功。
學四書,看五經(jīng),習大學,觀中庸。
背唐詩,記詩經(jīng),范純?nèi)剩鰩煿?/p>
品德好,尊孔孟,中進士,年元豐。
與安石,志不同,受范牽,未授宮。
純?nèi)噬?,宋哲宗,李端叔,官任命?/p>
樞密院,編修稱,去原州,通判封。
坐定州,蘇軾公,之儀詞,蘇稱頌。
比浩然,超柳永,與張來,秦觀同。
要助手,奏朝廷,朝夕伴,樂融融。
李公麟,畫家名,畫之儀,栩栩生。
蘇軾提,美髯公,眉毛秀,須連胸。
宋朝亂,兩黨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