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厲鶚
別名:字太鴻,號樊榭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錢塘(今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1692年
逝世日期:1752年
職業(yè):詞人、詩人
主要成就:浙西詞派中堅人物
代表作品:《絕妙好詞箋》、《宋詩紀事》、《樊榭山房集》
人物生平
厲鶚生于康熙三十一年五月初二日(1692年6月16日),卒于乾隆十七年九月十一日(1752年10月17日)。先世居浙江慈溪,后遷至錢塘。祖父大俊,父奇才,都是布衣。他排行第二,兄士泰,弟子山。他還在少年時,父親就已去世,家境貧寒,全家人靠士泰賣煙葉為生。他因家庭生活所迫,幾乎被士泰送進廟宇,后自己堅持不出家才作罷。
生活雖然艱苦,但厲鶚的求知欲卻很強。他刻苦用功,“讀書數年,即學為詩,有佳句”。后來他又廣泛涉獵,“于書無所不窺,所得皆用之于詩”。弱冠時,他從杭可庵游,可庵之子世駿小他4歲。他稱可庵為先生,與世駿結為密友。他性格孤僻,不諳世事,但酷愛出游。每“遇一勝境,則必鼓棹而登,足之所涉,必寓諸目,目之所睹,必識諸心”。江浙山水,激發(fā)了他的豪邁詩情;迷人風光,豐富了他的美妙想象。在大自然的懷抱里,這位貧寒之子,迅速成長為一位詩人。
這位年輕的詩人,對社會現實似乎有所不滿,而又無能為力。他覺得“
主要著作
《宋詩紀事》和《遼史拾遺》是厲鶚的兩部力作,受到時人的好評?!端膸烊珪偰俊吩u價道:“(《宋詩紀事》)全書網羅賅備,自序稱閱書三千八百一十二家。今江南浙江所采遺書中,經其簽題自某處鈔至某處,以及經其點勘題識者,往往而是。則其用力亦云勤矣??加兴我淮娫捳撸K以是書為淵海,非胡仔諸家所能比較長短也?!薄埃ā哆|史拾遺》)拾遼史之遺,有注有補,均摘錄舊文為綱,而參考他書條列于下。凡有異同,悉分析考證,綴以按語?!奢嬌⒇?,足備考證?!?/p>
豐富的著述并不能使詩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不得已,他決定另謀出路。十三年(1748年),他忽生宦情,決定以舉人候選縣令,應銓入都。朋友們認為他不宜擔任此職,加以勸阻。他只得說出自己的苦衷,是為了求得俸祿以侍養(yǎng)老母。當他北上來到天津時,老友查為仁將他留住水西莊。在這里,他意外地看到了查為仁為南宋周密的《絕妙好詞》所作的箋注。他與為仁有同好,也曾收集過有關《絕妙好詞》的材
文學創(chuàng)作
《樊榭山房集》是厲鶚的詩文集,乾隆年間刊行于世,被收入《四庫全書》?!端膸烊珪偰俊方榻B道:“《樊榭山房集》二十卷,國朝厲鶚撰。……前集詩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八卷,附以詞,分甲、乙二卷,為康熙甲午至乾隆己未之作;續(xù)集亦詩八卷,而以北樂府一卷、小令一卷附焉,則己未至辛未作也?!?/p>
光緒年間,汪氏振綺堂重刻《樊榭山房集》,“首全祖望撰《墓碣銘》,吳錫麒撰《墓田碑記》。附汪曾唯所輯《軼事》,及未刊詩詞、迎鑾新曲,并載杭世駿、汪惟憲、吳焯、王昶、陶元藻、袁枚諸家評論,為最足之本?!?/p>
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樊榭山房集》,以振綺堂本為底本,而以乾隆本、道光本對校,凡有疑誤而無法從版本上校正之處,則參校以正史及有關詩文專集等其他資料。上海版的《樊榭山房集》共39卷,其中樊榭山房集詩8卷,詞2卷,文集8卷,集外詩1卷,集外詞1卷,集外曲1卷,續(xù)集詩8卷,續(xù)集詞2卷,續(xù)集集外詩1卷,續(xù)集集外
文學特色
厲鶚一生創(chuàng)作了許多以山水為題材的詩詞。一部《樊榭山房集》,幾乎可以說是“十詩九山水”。從題材分類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稱他為山水詩人。張世進在《哭樊榭二首》詩中寫道:“當代風騷手,平生山水心?!比嫱u價厲鶚的詩:“最長于游山之什,冥搜象物,流連光景,清妙軼群?!边@些詩文準確地指出了厲鶚詩詞創(chuàng)作的主要內容及其成就。
厲鶚的詩詞創(chuàng)作為什么會出現山水詩最多,成就最大的特色呢?這與他的生活環(huán)境、思想性格、人生經歷密切相關。
厲鶚的家鄉(xiāng)錢塘(今杭州),是著名的風景城市,享有人間天堂之譽。厲鶚自稱:“平生湖山鄰?!钡锰飒毢竦淖匀画h(huán)境為厲鶚提供了觀賞山水的有利條件,撥動了他山水詩創(chuàng)作的心弦?!斗可椒考肪?第二首詩就是一首山水詩,名為《游無門洞》,是厲鶚23歲時的作品。據《西湖游覽志》記載:黃龍洞,又名無門洞。宋時,有僧慧開字無門,自黃龍山來居此。有石磣砑不合如蠣,忽雷聲震地,劃然出泉,色甘而冽,人以為龍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