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杜荀鶴
別名:字彥之,號九華山人
國籍:中國唐代
民族:漢族
出生地: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
出生日期:約846年
逝世日期:約907年
職業(yè):唐代詩人
代表作品:《杜荀鶴文集》3卷
人物簡介
杜荀鶴出身寒微,曾數(shù)次上長安應考,不第還山。當黃巢起義軍席卷山東、河南一帶時,他又從長安回家。從此“一入煙蘿十五年”(《亂后出山逢高員外》),過著“文章甘世薄,耕種喜山肥”(《亂后山中作》)的生活。溫為他送名禮部,得中大順二年(891)第八名進士(《鑒誡錄》)。得第后次年,因政局動亂,復還舊山,田頵在宣州,很重視他,用為從事。天復三年(903),田頵起兵叛楊行密,派他到大梁與朱溫聯(lián)絡。田頵敗死,朱溫表薦他,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遘重疾,旬日而卒。《唐風集》通行有明汲古閣刊本。近人劉世珩輯《貴池先哲遺書》本,有補遺一卷。1959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即以劉刻本為底本,并據(jù)《全唐詩》加以補錄、??保幊伞抖跑鼹Q詩》,與《聶夷中詩》合刊印行。又有清初席刻《唐詩百名家全集》本,題為《杜荀鶴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蜀刻本《杜荀鶴文集》三卷。
生平介紹
朱溫為他送名禮部,得中大順二年(891年)第八名進士(《鑒誡錄》)。得第后次年,因政局動亂,復還舊山,田頵在宣州,很重視他,用為從事。天復三年(903年),田頵起兵叛楊行密,派他到大梁與朱溫聯(lián)絡。田頵敗死,朱溫表薦他,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患重疾,旬日而卒。其詩語言通俗、風格清新,后人稱“杜荀鶴體”。部分作品反映唐末軍閥混戰(zhàn)局面下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悲慘遭遇,當時較突出,宮詞也很有名。
杜荀鶴相傳為杜牧出妾之子。南宋周必大在《二老堂詩話》就認為這是編造的故事,他先引用了《池陽集》中所說:“此事人罕知。余過池州,嘗有詩云:‘千古風流杜牧之,詩材猶及杜筠兒。向來稍喜《唐風集》(杜荀鶴詩集),今悟樊川(杜牧之號)是父師。’”接著周必大說了自己的態(tài)度:“是成何語,且必欲證實其事,是誠何心,污蔑樊川,已屬不堪,于彥之尤不可忍,楊森嘉樹曾引《太平杜氏宗譜》辨之,殊合鄙意?!薄冻仃柤方褚焉⒇淮妫幢惆凑?/p>
文學貢獻
杜荀鶴(約846~906),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出身寒微。相傳杜牧在會昌末年任池州刺史時,妾程氏有孕,為杜妻所逐,嫁長林鄉(xiāng)正杜筠而生荀鶴(周必大《二老堂詩話》及計有功《唐詩紀事》)。早年讀書于九華山,與顧云、殷文圭等為友,7歲時已露頭角。曾數(shù)次上長安應考,不第還山。中間也曾旅游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當黃巢起義軍席卷山東、河南一帶時,他又從長安回家。從此一入煙蘿十五年(《亂后出山逢高員外》),過著"文章甘世薄,耕種喜山肥"(《亂后山中作》)的生活。得第后次年,因政局動亂,復還舊山,田頵在宣州,很重視他,用為從事。天復三年(903),田頵起兵叛楊行密,派他到大梁與朱溫聯(lián)絡。田頵敗死,朱溫表薦他,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遘重疾,旬日而卒。由于他晚節(jié)投靠朱溫,壯志清名,中道而廢(《鑒誡錄》),為時論所惋惜。
杜荀鶴一生以詩為業(yè),自說乍可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