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本名:顏回
別稱:顏子、顏淵、子淵
字號:淵
所處時代:春秋時期
民族族群:華夏族
出生地:魯國(山東兗州)
出生時間:公元前521年
去世時間:公元前481年
主要作品:《論語》(編集者之一)
主要成就:孔門十哲之一,孔門七十二賢之首,儒家五大圣人之一
尊稱:復(fù)圣
老師:孔子
信仰:儒家思想
人物生平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極富學問。《論語·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鬃臃Q贊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雍也》)。不幸早死。
顏回素以德行著稱。嚴格按照孔子關(guān)于“仁”“禮”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稱贊顏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強于行義,弱于受諫,怵于待祿,慎于治身。他終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現(xiàn)一個“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豐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寧”的無戰(zhàn)爭、無饑餓的理想社會。
公元前481年,顏回先孔子而去世,葬于魯城東防山前??鬃訉λ脑缡鸥械綐O為悲痛,不禁哀嘆說;“噫!天喪予!天喪予!”
顏回一生沒有做過官,也沒有留下傳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語,收集在《論語》等書中,其思想與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后世尊其為“復(fù)圣”。
元文宗封顏回為兗國復(fù)圣公,明嘉靖時罷封爵,止稱“復(fù)圣”。明陳鎬纂清孔胤植重
政治志向
顏回以舜為志?!睹献印る墓罚ㄉ希┯浧湔Z,曰:“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顯然,孟子以顏回與舜、稷“同道”。顏回很贊賞舜“無為而治”,即后來儒家所倡導(dǎo)的以“民”為本的“王道”政治思想。他嘗曰:“昔舜巧于使民,而造父巧于使馬。舜不窮其民,造父不窮其馬;是舜無失民,造父無失馬也?!保ā盾髯印ぐЧ罚╊伝丶扰c舜“同道”、“所追同一”,所以,當孔子要他和子路“各言爾志”時,子路答以:“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撼?!倍伝貏t以“愿無伐善,無施勞”(《論語·公冶》)相答。朱熹釋“無伐善、無施勞”曰:“伐,夸也,善謂有能。施亦張大之意,勞謂有功?!保ā墩撜Z集注》)以不夸己能、不揚己功為其意。但此說不確。元人所著《四書辯疑》駁朱說云:“伐善之善,乃其己所長之總稱,伐忠、伐直、伐力、伐功、伐才、伐藝,通謂之伐善。又言伐無巧,止是不伐之一事。分而為二,顏子之志,豈別無可道焉?……該‘無施
師從孔子
顏回“年十三,入孔子之門”時,孔子聚徒講學已達十三年之久。其聲望遠播于各諸侯國,其弟子子路、孟懿子、南宮敬叔等在魯國已小有名氣。顏回剛?cè)肟组T時,在弟子中年齡最小,性格又內(nèi)向,沉默寡言,才智較少外露,有人便覺得他有些愚。馬骕《繹史》引《沖波傳》曰:“子路、顏回浴于洙水,見五色鳥,顏回問,子路曰:“熒熒之鳥?!焙笕眨伝嘏c子路又浴于泗水,更見前鳥,復(fù)問由:“識此鳥否?”子路曰:‘同同之鳥?!伝卦唬骸昂我圾B而二名?”子路曰:“譬如絲綃,煮之則為帛,染之則為皂。一鳥二名,不亦宜乎?”,其大意是:有一次顏回隨子路去洙水洗澡,見五色鳥在河中戲水,便問子路是什么鳥。子路回答說:這叫熒熒鳥。過了些日子,顏回與子路又去泗水洗澡,又在河中碰見五色鳥,顏回再次問子路:您認得這鳥嗎?子路又答曰:這是同同鳥。顏回反問:為什么一種鳥有兩個名字呢?子路說:就像我們這里出產(chǎn)的魯絹一樣,用清水漂洗就是帛,用顏色染就是皂,一
重歸魯國
顏回重歸魯國,其故居陋巷雖然依舊,但父母均已年邁,家庭重擔理應(yīng)落在他的肩上。這就使顏回必須有一份較固定的收入維持家計。顏回在孔門中,是最有條件
繼承孔子學說的弟子之一,也是孔子的希望所在??鬃釉诓荒苋胧俗龉?,達到以其思想治國的情況下,靠辦學廣收弟子來傳播他的治國主張。他希望弟子能入仕則入仕,不能入仕則通過講學傳授其治國之道,使其思想、主張能為后世所用。所以顏回在未入仕為官的情況下,設(shè)壇講學實屬必然。
顏子生活的時代,由于文化下移,私學日多,沒落貴族子弟及自由民都把私學視為步入官場的途徑之一,就連當權(quán)貴族也有把子女送人私學的,如魯大夫孟嘻子令孟懿子及南宮敬叔師事孔子。顏回作為孔門弟子之冠,當時欲求其為師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這從當時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常常向顏回請教一事即可得知。如仲孫何忌請教顏回:“一言而有益于仁智,可得聞乎?”顏回以“豫”、“恕”告之(《孔子家語·顏回》)。叔孫武叔多攻擊別人的過失,他
歷代追封
自漢代起,顏淵因為較易查考的關(guān)系,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有時祭孔時獨以顏淵配享。此后歷代統(tǒng)治者不斷追加謚號:唐太宗尊之為“先師”,唐玄宗尊之為“兗公”,宋真宗加封為“兗國公”,元文宗又尊為“兗國復(fù)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復(fù)圣”。山東曲阜還有“復(fù)圣廟”。
史籍記載
顏回者,魯人也,字子淵。少孔子三十歲。
顏淵問仁,孔子曰:“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p>
孔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薄盎匾踩缬蓿煌硕∑渌?,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薄坝弥畡t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回年二十九,發(fā)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保▽嶋H年齡四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