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當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山東省名人 > 東營市名人 > 廣饒縣名人 > 李玉堂簡介

    李玉堂

    (抗日戰(zhàn)爭中國將領,中華民國陸軍中將)
    更新時間:2019-03-20 20:18

    李玉堂(1899年2月7日——1951年2月5日),字瑤階,山東省廣饒縣人,1899年3月16日(清光緒二十五年二月初五)出生于山東省廣饒縣大王橋河西的一戶地主家庭。1924年,李玉堂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箲?zhàn)名將,中華民國陸軍中將。與李延年、李仙洲、王耀武合稱三李一王。1939年10月—1942年1月,日軍集結(jié)兵力,三次進犯長沙,李玉堂率部給予沉重打擊,取得抗戰(zhàn)史上聞名中外的三次長沙大捷。1951年2月5日,李玉堂被國民黨當局殺害于臺北碧潭。1983年,經(jīng)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追認李玉堂為革命烈士。

    目錄

    基本資料

    1

    中文名:李玉堂

    別名:字瑤階

    國籍:中國

    出生地:山東省廣饒縣

    出生日期:1899年2月7日

    逝世日期:1951年2月5日

    職業(yè):軍人

    畢業(yè)院校:黃埔軍校

    信仰:三民主義

    主要成就:青天白日勛章 所任第10軍獲“泰山軍”的榮譽稱號 追認為革命烈士

    人物簡介

    2

    李玉堂(1899年-1951年),字瑤階,1899年3月16日(清光緒二十五年二月初五)出生于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大王橋河西的一戶地主家庭。父名啟緒,母延氏。李玉堂在家中排行第四,上有兩兄一姐,下有兩弟一妹。李家世代農(nóng)商結(jié)營,到了李啟緒這一代已有田產(chǎn)六十余畝,家境較為富裕,這使李玉堂從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先于1906年入私塾接受啟蒙教育,后入廣饒二區(qū)(劉家集)振華高等小學、河西國民學校就讀。

    1915年袁世凱在北京稱帝后,李玉堂投入到閻撫塵組織學生營參加討袁戰(zhàn)役。

    1916年袁世凱病逝,學生營也隨之解散。李返回家鄉(xiāng),并在一年后考入了濟南公立工業(yè)學校,就讀于金工科甲等班。

    1919年五四運動時,他積極參加外交后援會,作為山東后援會的代表在家鄉(xiāng)領導集會帶頭銷毀日貨,并當眾咬破手指,用鮮血寫下“良心救國”四字標語,以示愛國決心。經(jīng)過四年苦讀本想有一番作為的李玉堂,在感受到國家遭到歐美日列強的欺凌、以及

    展開閱讀全文 ∨

    人物生平

    3

    李玉堂,字瑤階,1899年生于山東省廣饒縣大王鎮(zhèn)大王橋一個地主家庭。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老三。

    李玉堂7歲那年入本村私塾讀書,15歲到廣饒縣第二區(qū)振華高等小學學習,畢業(yè)后,考入山東省工業(yè)專門學校。在讀書之際,李玉堂親眼目睹社會紊亂、軍閥混戰(zhàn)、苛捐雜稅多如牛毛、父老鄉(xiāng)親怨聲載道、民不聊生的社會慘狀。這激發(fā)了李玉堂的愛國熱忱。

    李玉堂的家鄉(xiāng)——大王橋村地處益、壽、臨、廣交界處,交通便利,城鄉(xiāng)信息溝通,新文化傳播較早。李玉堂為尋求拯救國家、拯救民族的道路,于1921年由親朋介紹到了閻錫山部下當兵。在當兵期間,他親眼看到閻內(nèi)部勾心斗角,爭權(quán)奪利,虐待士兵等腐敗現(xiàn)象,心懷義憤,在閻錫山部只當了半年兵就逃回了老家。

    1923年冬李玉堂回鄉(xiāng)省親,得知了領導南方革命政府的孫文正在籌備軍校培養(yǎng)革命軍官的消息,便與賦閑在家的堂弟李延年等人商量投考軍校事宜。為了能順利考入軍校,一個月后,他們在國民黨員王樂平、延瑞祺的介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