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宣化上人
別名:安慈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黑龍江省雙城縣
出生日期:1918.04.26
逝世日期:1995.06.07
職業(yè):僧人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禪宗溈仰宗第九代祖師
代表作品: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淺釋,六祖法寶壇經(jīng)淺釋
俗姓:白玉書,白玉禧
父親:富海公
母親:胡太夫人
法名:安慈
字:度輪
法號:宣化
人物生平
宣化上人,東北黑龍江省雙城縣(黑龍江省五常市拉林)人,是在美國建立三寶第一人。西元1918年(民初戊午年)農(nóng)歷3月16日生。俗姓白,名玉書,又名玉禧。父富海公,一生勤儉治家,以務(wù)農(nóng)為業(yè)。母白太夫人胡氏,生前茹素念佛,數(shù)十年如一日。懷上人時,曾向佛菩薩祈愿;生上人前夕,夢見阿彌陀佛大放光明,遂生上人。
上人生性沉默寡言,天賦俠義心腸。11歲那年,見鄰居一死嬰,感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毅然有出家之志。12歲,聞雙城王孝子──上常下仁大師,盡孝得道,發(fā)愿效法。懺悔過去不孝父母,決定每日早晚向父母叩頭認(rèn)錯,以報親恩,自此漸以孝行見稱,人稱“白孝子”。15歲皈依上常下智老和尚為師。同年入學(xué),于四書五經(jīng)、諸子百家、醫(yī)卜星相等,無不貫通。求學(xué)期間,參加萬國道德會等慈善團(tuán)體;又為不識字者,講《六祖壇經(jīng)》、《金剛經(jīng)》等;為貧寒者,創(chuàng)辦義務(wù)學(xué)校。
19歲,母親逝世,結(jié)廬于母親墓旁,期間禮請三緣寺上常下智老和尚為剃度師
引人為善
在上人道高德重之號召下,有華籍、美籍、英籍、越南籍青年男女,紛紛皈依受具、出家修道。其中有博士學(xué)位、碩士學(xué)位及學(xué)士學(xué)位者,放下前程似錦的生活,入佛門求證真理。有的修苦行,如恒觀法師為克期取證,禁食七十二天,每天只飲少量的水,創(chuàng)下空前記錄。迄至于今,每天只食水果來維持色身。恒實和恒朝二位法師,為祈禱世界和平,發(fā)愿三步一拜,已有四年,從未間斷,仍然圍繞著萬佛殿在朝拜,風(fēng)雨不誤,身體力行,做一切信徒之榜樣。這種學(xué)菩薩道為人忘我的精神,皆是效法上人而受彼高風(fēng)懿行所感動,殊堪欽佩!
1949年,叩別虛云老和尚,赴香港弘法,闡揚禪、教、律、密、凈五宗并重,打破門戶之見。并重建古剎、印經(jīng)造像,成立西樂園寺、慈興禪寺、佛教講堂。
居港十余年間,應(yīng)眾生懇請,普結(jié)法緣,相續(xù)開講大乘經(jīng)典多部,舉辦佛七、禪七、拜懺等法會,又創(chuàng)辦《心法》雜志等,終日為弘揚大法而奔忙,使佛法興于香江。其間亦曾一度赴泰國、緬甸等地,考察南傳
舍利
宣化上人舍利主要是以玉化骨舍利為主,有部分寶石舍利和部分器官舍利。宣化上人生前遺愿就是荼毗后將舍利分散給世界各地信徒。讓佛法在世界各地得以傳播。
宣化上人圓寂以后燒出4000多顆舍利子,足見他一生不打半句妄語的,南無宣化上人祖師!
十八大愿
一、愿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菩薩等,若有一未成佛時,我誓不取正覺。
二、愿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緣覺等,若有一未成佛時,我誓不取正覺。
三、愿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聲聞等,若有一未成佛時,我誓不取正覺。
四、愿三界諸天人等,若有一未成佛時,我誓不取正覺。
五、愿十方世界一切人等,若有一未成佛時,我誓不取正覺。
六、愿天、人、一切阿修羅等,若有一未成佛時,我誓不取正覺。
七、愿一切畜生界等,若有一未成佛時,我誓不取正覺。
八、愿一切餓鬼界等,若有一未成佛時,我誓不取正覺。
九、愿一切地獄界等,若有一未成佛,或地獄不空時,我誓不取正覺。
十、愿凡是三界諸天、人、阿修羅、飛潛動植、靈界龍畜、鬼神等眾,曾經(jīng)皈依我者,若有一未成佛時,我誓不取正覺。
十一、愿將我所應(yīng)享受一切福樂,悉皆回向,普施法界眾生。
十二、愿將法界眾生所有一切苦難,悉皆與我一人代受。
十三、愿分靈無數(shù),普入一切不信佛法眾生心,令其改惡向
評價
近果法師八月二日觀音法會講于法界印經(jīng)會
我今天想和大家談─有關(guān)宣公上人這一生的貢獻(xiàn),以及對現(xiàn)世和未來世的影響。
上人曾說:“沒有人能真正了解我,或知道我到底是什么?!苯裉煳抑皇窃谝粋€凡夫的立場,看看這位修行人留下來的事跡,以及他對世人的影響和貢獻(xiàn)。
我將其分為三部份:
第一部份是在弘揚佛法方面的影響和貢獻(xiàn)。
第二部份是對整個世界的貢獻(xiàn)和影響。
第三部份是對國家民族的貢獻(xiàn)和影響。
第一部份、上人在弘揚佛法方面的影響和貢獻(xiàn)
首先在弘揚佛法方面,上人是個出家人、修行人,所以佛法是他比較重心的地方。在這方面可以分做五點:
上人十九歲出家,母親過世時,上人廬墓守孝三年。上人曾說他在年輕的時候,不知天高地厚,為了救人,得罪很多山妖水怪;但我們也看到上人用他赤誠的心、幫助人的心,用《楞嚴(yán)神咒》《大悲咒》〈四十二手眼〉到處去幫人。只要眾生誰有苦難,他就去幫他們。這是上人行俠仗義的一段時期─早期的修行。
然后,上人也是用他這一種
語錄
(摘錄101條)
修道就是要“倒過來”——什么意思呢?即是“好事給他人,壞事予自己”。舍棄小我,完成大我。
修道人切記。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緣,這樣會糾纏不清,令你墮落。
修行就是要“養(yǎng)拙”,“拙”就是很笨的意思,修行要越笨越好,笨得什么也不知,一點妄想也無。
我們修行,群居防口,獨坐防心。
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真正修道人,“舉動行為管自己,行住坐臥不離家”。不要做鏡子,專照人家,不照自己。
有所執(zhí)著,就是人心。無所執(zhí)著就是道心。
欲要人不死,先做活死人,現(xiàn)在把自己當(dāng)作死了一樣,也就是不貪、不瞋、不癡。
切記。不要一天到晚,想神通,想開悟,那是修道的絆腳石。
我們在修道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不爭”,不爭是不和任何人爭長論短,爭是爭非。
修道人就是不為自己講道理,不狡辯,不談是非。
修行更不要爭權(quán)奪利,爭做領(lǐng)袖,支配別人,在師父前求表現(xiàn)。
修道人住在一起要少講話……修行人的秘訣,就是要少吃,為什么?因為少吃少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