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佘太君
別名:折太君、佘賽花
國籍:中國-北宋
出生地:大同
出生日期:公元934年
逝世日期:公元1010年
職業(yè):元帥
主要成就:抗遼破夏 七郎九妹
配偶:楊繼業(yè)
人物生平
佘賽花,封號太君。生于后唐清泰年間(934年),后漢乾祐二年(949年)與楊繼業(yè)成婚。卒于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壽七十七歲。清康基田《晉乘搜略卷二十》載:“鄉(xiāng)里世傳,佘太君善騎,婢仆技勇過于所部,用兵克敵如蘄王夫人之親援桴鼓然。”人們把她比作蘄王韓世忠親援桴鼓退金兵的夫人梁紅玉,推崇備至。清代光緒《保德州志》載“楊繼業(yè)……事北漢為建雄軍節(jié)度史,娶折德扆女?!辟芴L在一個愛國名將的家庭里,自幼受其父兄武略的影響,青年時候就成為一名性機敏、善騎射,文武雙全的女將。她少年時便與普通的大家閨秀不同,她研習兵法,頗通將略,把戍邊御侵、保衛(wèi)疆域、守護中原民眾為己任,協(xié)助父兄練兵把關(guān),已具備巾幗英雄的氣度。佘楊兩家結(jié)親后,佘太君隨夫楊繼業(yè)侍北漢,居住在太原北漢“楊府”。夫君邊關(guān)打仗,她在楊府內(nèi)組織男女仆人丫環(huán)習武,仆人的武技和忠勇之氣個個都不亞于邊關(guān)的士兵。楊繼業(yè)歸宋后,舉家遷至開封府,楊繼業(yè)
藝術(shù)形象
雖然早在宋元時期就有楊家將故事的話本,最早系統(tǒng)敘述楊家將故事的是明清時代的小說《楊家將演義》、《楊家府演義》、《楊家將傳》等。后來的眾多說書人又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了再創(chuàng)作從而形成了的楊家將故事體系。解放前,這些評書都是口口相傳,其中受原始小說影響,怪力亂神的情節(jié)很多。解放后經(jīng)過搶救、整理、改編,基本去除了宣揚封建迷信和愚忠愚孝的情節(jié)。佘太君的形象逐步豐富,成為老當益壯的愛國女將典型。
外文名稱SheSaiHua
影片類型:戲曲
國家/地區(qū):中國
色彩:彩色
膠片長度:9本
是孫通從中作梗,使佘賽花產(chǎn)生了誤會,經(jīng)過一番波折,誤會解除,佘楊結(jié)伴。
1972電影《十四女英豪》盧燕飾佘太君
1991年電視劇《楊家將》:佘賽花—張晶(前期),王建英(中期),張登橋(后期)
1994年電視劇《碧血青天楊家將》《碧血青天珍珠旗》:李香琴-佘太君;
1997年電視劇《寇老西兒》:祝希娟飾演佘太君;
1998年電視劇《穆桂英十二寡婦征
影響評價
在山西代縣楊忠武祠保存的《楊氏族譜》中,對佘太君作了全面的評價:“中心樂善,內(nèi)助教忠,受龜壽五福之多,邀象服六珈之貴。不我先不我,后睹星月之重明,俾爾熾俾爾,昌煥乾刊之新渥。爰稽邦典,益進郡封。汝有子,若漢室功臣山河永誓,汝有德,如魯侯壽母松伯彌堅。被我寵光,貳緩休祉,可特封鄭國君太君夫人。”
佘太君確有很高的騎射戰(zhàn)斗、布陣行兵的本領(lǐng)。從史書的記載上看,楊家諸將大多位列偏裨,在北宋政治舞臺上并非中心人物,但在民間傳說和戲曲、小說中,卻成為一門系國安危的主角,并在群眾中廣為流傳,說明人民總是懷念和尊敬那些有氣節(jié)、愛國家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