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趙九章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河南省開封市
出生日期:1907年10月15日
逝世日期:1968年10月26日
職業(yè):大氣科學家、地球物理學家、空間物理學家
畢業(yè)院校:清華大學、德國柏林大學
信仰:九三學社
主要成就:中國人造衛(wèi)星事業(yè)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
人物生平
1907年(清朝光緒三十三年)10月15日,趙九章出生于河南開封一個中醫(yī)世家,幼年就讀于私塾,預備從事文學,在五四運動影響下,改學科學,立志“科學救國”。
1918年-1921年,河南省開封市北倉小學讀書。
1922年(民國十一年),以第
1926年(民國十五年),以突出成績考入浙江工專(浙江大學工學部前身)。
1929年-1933年,在清華大學物理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yè)后,通過庚款考試,于1935年赴柏林大學從師氣象學家Hvon菲克爾。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報考第二屆公費留學生,成功考取庚款出國留學生。
1935年7月-1938年10月,德國柏林大學,氣象學專業(yè)博士。(師從氣象學家H·Von·菲克爾)。
1938年(中華民國二十七年),獲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學位?;貒螅谖髂下摯笕谓?。趙九章把數學和物理引入氣象學,研究信風帶主流間的熱力學,完成了中國第一篇
主要成就
20世紀50年代初,趙九章支持、鼓勵剛從國外回來的顧震潮應用手算圖解法解微分方程,從而使中國的數值預報發(fā)育成長起來,并培養(yǎng)一批科技力量。50年代中期,他支持應用空氣動力學的風洞和先進的測試儀器研究大氣湍流。在趙九章極力推動下,中國僅有的兩個臭氧觀測臺建立了,這為研究大氣中的臭氧成分打下了基礎。
20世紀60年代三年困難時期,趙九章及時調整發(fā)展計劃,把主要力量放到投入資金和人力較少的氣象火箭,逐步開展其他高空物理探測,同時探索衛(wèi)星的發(fā)展方向。60年代初期,中國科學院成功地發(fā)射了氣象火箭,箭頭儀器艙內的各種儀器及無線電遙測系統(tǒng)、電源及雷達跟蹤定位系統(tǒng)等,都是在趙九章領導下由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他們還研制了“東方紅1號”人造衛(wèi)星使用的多普勒測速定位系統(tǒng)和信標機。
人造衛(wèi)星事業(yè)
在中國人造地球衛(wèi)星研制過程中,趙九章提出了“中國發(fā)展人造衛(wèi)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等重要建議,領導開創(chuàng)
社會任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地球物理系首任系主任,清華大學氣象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應用地球物理所所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等。九三學社第三、四、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1941年,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研究員(兼)。
1944年-1946年8月,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代理所長。
1946年8月-1949年,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
1950年4月-1968年,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1956年,任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氣象組組長。
1956年,任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氣象組組長。
1955年6月,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生物學地學部,后為地學部)。
1958年和1962年,連續(xù)兩屆當選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
人物評價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邵鴻:學習他追求進步、為國家發(fā)展和民族振興鞠躬盡瘁、殫精竭慮的愛國情操;學習他富有遠見卓識、開拓進取、努力拼搏、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學習他誨人不倦、甘于奉獻、光明磊落、仁厚儉樸的崇高品德。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院士:趙九章先生忠誠祖國,為了國家的強盛,高度重視教育事業(yè),關注科技前沿發(fā)展,培養(yǎng)了大批年輕人才,為我們樹立了重才善教、致力創(chuàng)新的光輝典范,他的科技和教育思想更是值得認真總結、學習和發(fā)揚光大。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雙星計劃首席科學家劉振興評:在50年前趙九章就特別強調科技工作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科學思想、研究方法和科學道德方面,趙九章為學生們從事科學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海洋環(huán)境預報中心巢紀平研究員說:以他淵博才學和遠見卓識為之所創(chuàng)的業(yè)績,使他成為zh歐諾個國衛(wèi)星事業(yè)和空間科學的一位先驅者和創(chuàng)始人。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原書記、趙九章先生秘書吳智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