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當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湖北省名人 > 黃岡市名人 > 黃梅縣名人 > 湯用彤簡介

    湯用彤

    更新時間:2019-03-31 20:42

    湯用彤(1893.6.21-1964.5.2),哲學家、佛學家、教育家、國學大師。祖籍湖北省黃梅縣,生于甘肅省渭源縣。1917年,清華學堂畢業(yè)后留學美國,入漢姆林大學、哈佛大學深造,獲哲學碩士學位?;貒髿v任國立東南大學(1928年改為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大學、西南聯(lián)大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歷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常務(wù)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湯用彤是現(xiàn)代中國學術(shù)史上少數(shù)幾位能會通中西、接通華梵、熔鑄古今的國學大師之一,與陳寅恪、吳宓并稱“哈佛三杰”。著作有《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印度哲學史略》、《魏晉玄學論稿》等。

    目錄

    基本資料

    1

    中文名:湯用彤

    別名:字錫予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甘肅渭源

    出生日期:1893年(癸巳年)

    逝世日期:1964年(甲辰年)

    職業(yè):教授、哲學家、國學大師

    畢業(yè)院校:清華大學、哈佛大學

    主要成就:近代著名學貫中西的國學大師

    代表作品:《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稿》

    籍貫:湖北黃梅

    生平介紹

    2

    幼承庭訓

    1893年8月4日(農(nóng)歷六月二十三日)生于甘肅渭源,隨父在任上束發(fā)修學,啟蒙于父親任教的學館,接受了嚴格的傳統(tǒng)教育。其父湯霖,字雨三,晚年號頤園老人,光緒十五年(1889年)進士。

    辛亥革命前.湯用彤便離開父親的教館,求學于北京順天府學堂(河北師范大學前身),開始接受新式教育,與梁漱溟共讀印度哲學與佛教典籍。

    清華學堂

    1912年,考入清華學校,與同學吳宓、柳詒徵志趣相投,結(jié)為契友,“互相督促、切磋”,1916年畢業(yè),考取官費留美。后因治砂眼而未成行,留在清華教國文,并兼任《清華周刊》總編輯。

    大洋彼岸

    1918年,與吳宓一起,用庚子賠款留學美國。先在明尼蘇達州漢姆林大學哲學系,主要選修哲學、普通心理學、發(fā)生心理學。

    1919年入哈佛大學研究院,與陳寅恪同時學習梵文、巴利文及佛學,仍進修西方哲學。后經(jīng)吳宓、梅光迪引見白壁德(Babbit)教授。白氏是美國當時著名的新人文主義者,認為中西文化傳統(tǒng)在

    展開閱讀全文 ∨

    學術(shù)成就

    3

    正如西方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泰勒斯所說,哲學的意義在于“不將自己交給一個簡單的信仰,而是不間斷地探索本原”,湯用彤先生一生都在為此孜孜以求。其學術(shù)探索主要集中在印度哲學、中國佛教和魏晉玄學等領(lǐng)域,而尤以中國佛教史的學術(shù)成就最為突出。

    佛學領(lǐng)域

    湯用彤在中國佛教方面最著名的成果就是出版了《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一書。其《跋》中自云:“十余年來,教學南北,常以中國佛教史授學者,講義積年,匯成卷鐵”。但他每次講課都要對原來的講義作出修改。從20年代初就開始撰寫,20年代末完成初稿,30年代又全部修改和補充了一次,再花了近四年的時間才完成。其原因正如他對錢穆先生所說,總是心感不滿。直到蘆溝橋事變,由于擔心手稿遺失,才考慮將其中一部交付出版。因此本書于1938年由商務(wù)印書館印行。這部著作,開辟了中國佛教史研究的新紀元,受到學術(shù)界的廣泛稱贊。胡適在校閱該書稿本第一冊時,稱贊此書極好,“錫予訓練極精,工具也好,方法又

    展開閱讀全文 ∨

    人物評價

    4

    中國社會科學院網(wǎng):我們常用“學貫中西”來稱道一些著名學者的博學多識,但對于用彤先生來說,“學貫中西”就顯得狹隘而不夠用了。因為先生是中國十分罕見的學貫中、西、印的大師,他在中、西、印文化與哲學思想研究上,都有獨到的造詣和重大的貢獻,在這三大文化領(lǐng)域內(nèi)都立下了一座座豐碑。先生并不是將中、西、印哲學與文化孤立起來進行研究,而是著眼于三者的相互關(guān)系。他廣搜精考事實,系統(tǒng)地研究了中印文化交流和融匯的歷史,總結(jié)出其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他依據(jù)歷史的經(jīng)驗和規(guī)律,對出現(xiàn)在國人面前的中西文化沖突與調(diào)和的狀況及趨勢進行了高瞻遠矚而又切中時弊的考察,提出了許多至今仍在熠熠生輝、吸引我們?nèi)グl(fā)揚光大的真知灼見。先生在這一領(lǐng)域中的建樹和觀點,構(gòu)成了中國學術(shù)思想發(fā)展中的一座里程碑。

    湯用彤從“昌明國故,理學救國”而至“中西互補,因革損益”的文化系統(tǒng)工程建設(shè),以及對其學術(shù)思想的催化與導(dǎo)引而開創(chuàng)的學術(shù)黃金時代。從而再現(xiàn)了一代學術(shù)大

    展開閱讀全文 ∨

    人物軼事

    5

    望重南開

    1926年至1927年間,湯用彤曾在南開大學執(zhí)教。到南開時,年方33歲,正是意氣風發(fā)、風華正茂之時。其時南開大學成立不久,校長張伯苓和大學部主任凌冰正在海內(nèi)外延攬人才,尤其注意學有所成的歸國新秀。歸國不久且小有成就的哈佛大學高材生湯用彤亦在收攬之列。1926年,湯用彤正式接受聘請,擔任南開大學文科哲學系教授、系主任。

    湯用彤來南開是被寄予厚望的,一來便被委以重任。在現(xiàn)存南開大學“文科課程綱要(1925-1926)”中,可以看出,有關(guān)哲學的主要課程大都由他親自講授。其中包括邏輯學(形式論理學)、西洋哲學史、現(xiàn)今哲學、印度哲學史、實用主義、社會學綱要。

    與此同時,湯用彤與日俱增的學術(shù)造詣和成就也為其贏得了南開師生的推崇與尊重。1927年5月,湯用彤離開南開大學,赴中央大學哲學系任職。離校前,南開師生為他舉行歡送會,充滿惜別之情。然而,湯用彤與南開的緣分并未因此而終結(jié),在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zhàn)時期

    展開閱讀全文 ∨

    治學態(tài)度

    6

    尊重原著

    湯用彤對他所講述的理性派與經(jīng)驗派諸家的哲學思想都要求有事實的根據(jù),這個根據(jù)就是哲學家們的原著。

    —般說來,湯用彤決不按照他人的轉(zhuǎn)述——哪怕是西方的著名專家的著作來安排教學內(nèi)容,而是嚴格地按照所講哲學家本人的主要著作(一種或兩種,視具體情況而定),以致湯用彤的講課在某種意義上幾乎可以看作是哲學家原著的導(dǎo)讀。同時,在講到哲學家某個觀點或問題時,湯用彤都要指明見其某本著作的某章某節(jié)或某命題(如對斯賓諾莎)。湯用彤的講授顯示了其講課有根有據(jù)、客觀真實、可靠可信的鮮明風格,同時湯用彤也仿佛是在要求聽眾親自去看看原著,并這樣地親自檢驗一下、判定一下他所講的是否正確,是否真實可信。

    推陳出新

    湯用彤的講授雖然是嚴格按照原著,但絕不是“照本宣科”。

    他在通盤把握哲學家的思想和各方面(如有關(guān)時代思潮、科學發(fā)展、同時的和先后的哲學家的思想等等)的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以西方哲學傳統(tǒng)所固有的通過分析和推論以求知求真的精神

    展開閱讀全文 ∨

    人物紀念

    7

    湯用彤學術(shù)基金

    1993年8月,海內(nèi)外近百名學者在北京隆重紀念湯用彤先生誕辰百周年學術(shù)座談會,并籌資設(shè)立湯用彤學術(shù)基金,獎勵研究佛教、魏晉玄學和湯用彤學術(shù)思想卓有建樹的青年學者。

    湯用彤紀念館

    為紀念湯用彤豐碩的學術(shù)成就,再現(xiàn)大師崇高風范,弘揚國學文化,湖北黃梅縣社會各界籌資,于2012年10月動工興建湯用彤紀念館。紀念館落成后,以湯一介為代表的湯用彤后人心系桑梓,捐獻大批珍貴的文物資料,北京大學還為紀念館史料的收集、整理、復(fù)印、復(fù)制以及有關(guān)史實的文字說明提供指導(dǎo)與幫助,使紀念館資料翔實、收錄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