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當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山東省名人 > 東營市名人 > 利津縣名人 > 李長之簡介

    李長之

    (中國現(xiàn)代作家)
    更新時間:2019-04-12 15:38

    李長之(1910--1978年),原名李長治、李長植,筆名何逢、方棱、棱振、張芝、梁直。利津縣城區(qū)莊科村人。 1910年10月30日生于書香門第,清華大學畢業(yè)。師從著名哲學家張東蓀、金岳霖和馮友蘭。是中國著名的現(xiàn)代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重要的著作有《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迎中國的文藝復興》、《苦霧集》、《夢雨集》等。建國后一直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著有《陶淵明傳論》、《中國文學史略稿》、《李白》等。

    目錄

    基本資料

    1

    中文名:李長之

    別名:李長治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山東利津

    出生日期:1910年10月30日

    逝世日期:1978年12月13日

    職業(yè):現(xiàn)代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

    畢業(yè)院校:清華大學

    信仰:中國著名的現(xiàn)代作家

    代表作品:《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等

    簡介

    2

    李長之(1910.10.30——1978.12.13),原名李長治、李長植,山東利津人。1929年入北京大學預科學習,在校期間發(fā)表散文作品。《我所認識的孫中山》是他早期習作。1931年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系,兩年后轉哲學系,同時參加了《文學季刊》的編委會。1934年后曾主編或創(chuàng)辦《清華周刊》文藝欄、《文學評論》雙月刊和《益世報》副刊。在出版第一本詩集《夜宴》前,開始理論批評的寫作。1936年出版《魯迅批判》—書,產(chǎn)生影響。該年自清華大學畢業(yè),遂留校任教。以后又歷任京華美術學院、云南大學、重慶中央大學的教職。1940年任教育部研究員。1944年主編《時與潮》副刊。1945年任國立編譯館編審??箲?zhàn)勝利隨編譯館由重慶北碚遷南京,主編《和平日報》副刊。1946年10月赴北京師范大學任副教授,并參與《時報》、《世界日報》的編務。這時主要從事古典文學研究和文化藝術的批評。

    詳細資料

    3

    兩歲隨家移居濟南。其父李澤培,清末秀才,母親畢業(yè)于省立女子師范,愛好藝術。李長之幼年隨父在濟南上學,先后在濟南第一師范附屬小學、山東省立第一中學、山東聊城師范就讀。李長之幼年即接受新式教育,1919年初入省立第一師范附屬小學讀書。學用白話文寫詩歌和散文?!拔逅摹睈蹏\動后,參加“救國十人團”,到藥店檢查日貨。從12歲起所寫新詩、

    散文、分別發(fā)表在《兒童世界》《少年》和《小朋友》等雜志上。

    1929年高中畢業(yè)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甲部。在北大學習期間,為北京《益世報》編輯副刊“前夜”。并在《自由評論》上發(fā)表過《我所認識的中山先生者》的文章,頌揚孫中山先生的為人及其民主革命精神。

    1931年秋,他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系,后轉哲學系。師從著名哲學家張東蓀、金岳霖和馮友蘭?!熬?、一八”事變后,他參加清華大學南下請愿團去南京要求蔣介石抗日。1933年至1936年,任《文學季刊》編委、《清華周刊》文藝欄主編、天津《

    展開閱讀全文 ∨

    著作書目

    4

    《夜宴》(詩集)1934,北平文學批評社

    《魯迅批判》(評論)1936,北新

    《波蘭興亡鑒》(史論)1940,獨立出版社

    《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評論)1941,商務

    《西洋哲學史》1941,正中

    《批評精神》(文論)1942,南方印書館

    《苦霧集》(評論、散文等合集)1942,商務

    《星的頌歌》(詩集)1942,獨立出版社

    《韓愈》(評論)1944,勝利出版社

    《北歐文學》1944,商務

    《我教你讀書》1944,文風書局

    《夢雨集》(評論、散文等合集)1945,商務

    《文史通義刪存》(文論)1945,文化書社

    《迎中國的文藝復興》(評論)1946,商務

    《中國畫論體系及其批評》(文論)1946,獨立出版社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評論)1948,開明

    《李白》(理論)1951,三聯(lián)

    《大理石的小菩薩》(童話集)1951,文化供應社

    《龍伯國》(童話集)1951,文化供應社

    《陶淵明傳論》1953,棠棣社

    《中國文學史略稿》

    展開閱讀全文 ∨

    翻譯書目

    5

    《德國的古典精神》(譯文、評述合集)1943,東方書社

    《文藝史學與文藝科學》德國瑪爾霍茲著,1943,商務

    《歌德童話集》1945,東方書社

    《強盜》(劇本)德國席勒著,與揚文震合譯,1956,人文

    人物軼事

    6

    李長之為《魯迅批判》遭一輩子罪

    李長之初名李長植,山東利津縣人,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哲學系,先后在中央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任教,是著名的詩人、翻譯家、學者。在文學批評和古典文學研究領域造詣很深。

    李長之在1935年主編《益世報》副刊,他的《魯迅批判》曾在該報副刊上連載。到1935年9月上旬,他將全書結稿。在趙景深大力支持下,該書在北新書局出版。

    《魯迅批判》在魯迅研究史上,是第一部成系統(tǒng)的專著,在學術界影響很大。

    李長之這部專著出版,曾得到魯迅先生大力支持和幫助,魯迅親自看過李長之的稿件,并訂正過其中著作時日。此外,魯迅還贈送他一張照片,刊印在書面上。《魯迅批判》于1935年寫成,1936年1月初版,不到一年,魯迅先生就去世了。

    該書出版經(jīng)過是這樣的:

    當北新接受書稿后,李長之寫信向魯迅索要相片。魯迅接信后,便毫不遲疑地從自己的相冊上揭下一張標準像寄去,還寫了回信。李長之收到魯迅的信和照片后,感到很珍貴,就叮囑

    展開閱讀全文 ∨

    的書評

    7

    作家中少有注重書評的。30年代的蕭乾寫過一本《書評研究》,并在他編的《大公報》文藝副刊上組織過大批的書評文章。40年代的李長之,在抗戰(zhàn)時期的重慶辦了一份《書評副刊》(月刊),出了十幾期,似乎更少人知。

    李長之是詩人,也是一位文藝批評家,30年代初在北平創(chuàng)辦了《文學評論》刊物,又出版了系統(tǒng)的研究魯迅的專著《魯迅批判》。按當時的語境,“批判”只是評論、分析、研究的意思,并無貶意,不像1949年以來習用的以階級斗爭為綱進行的大批判性質(zhì)。李先生為這書名吃盡了苦頭,先被打成“右派分子”,“文革”中工宣隊更斥責他:“魯迅是可以批判的么?就沖著‘批判’,你就罪該萬死!”

    1944年3月他創(chuàng)刊的《書評副刊》,其實是附在《時與潮文藝》雜志后邊的,只占十頁左右的篇幅,每期不過評介四五本書,絕大部分是由主編執(zhí)筆的。除本名外,他還用了何逢、方?、梁直等化名?!稌r與潮文藝》創(chuàng)刊于1943年3月。1944年3月第三卷第一期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