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李志民
別名:李風瑞、李明階、李軒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湖南省瀏陽縣
出生日期:1906年7月9日
逝世日期:1987年11月16日
職業(yè):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主要成就:一級八一勛章 一級獨立自由勛章 一級解放勛章 上將軍銜
人物生平
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7月9日,李志民生于湖南省瀏陽縣高坪區(qū)西坑村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
1915年(民國四年),李志民開始讀私塾,后入初級小學。
1920年(民國九年),李志民考入甸溪高級小學,接受進步思想影響,積極參加愛國學生運動。
1924年(民國十三年),李志民回鄉(xiāng)教書,并當過小學校長。
1925年(民國十四年),李志民開始參加農(nóng)民運動,被選為鄉(xiāng)農(nóng)民協(xié)會副委員長,領導群眾開展反霸斗爭。后被選派到由共產(chǎn)黨人開辦的高坪區(qū)暑期政治講習所和瀏陽縣黨務研究所學習,受到馬克思主義教育。
1927年(民國十六年)4月,李志民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大革命失敗后,在家鄉(xiāng)秘密組織農(nóng)民協(xié)會堅持斗爭。
1928年(民國十七年)3月,李志民參與組建區(qū)游擊隊并任黨代表,在家鄉(xiāng)開展武裝斗爭。同年12月調(diào)入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5軍,先后任第2縱隊7大隊4中隊黨代表、軍部隨營學校中共支部書記、特務大隊副政治委員、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紅3
主要成就
喊話突破會昌城
1931年11月,紅5軍乘第三次反“圍剿”勝利之機,組織一個團攻打會昌縣城,強攻二十余天未克,部隊傷亡慘重。軍首長遂令紅7團接替攻城。時任紅7團政委的李志民在攻城前決定先開展政治攻勢,再集中火力攻擊。恰逢兄弟部隊爆破城墻成功,守敵陷入混亂。李志民立馬抓住有利時機,組織戰(zhàn)士對敵喊話,政治攻勢。乘敵人火力減弱瞬間,部隊突入城內(nèi),僅兩個小時,即全殲守軍,創(chuàng)造了政治攻勢與突擊攻堅相結(jié)合的成功戰(zhàn)例。
政治攻撤馬鴻賓
1936年5月,紅軍81師政治部主任李志民認為李旺堡城墻堅固,且城外河灘開闊,守軍系馬鴻賓部一個騎兵團,兵力充足,易守難攻。馬鴻賓部既守孤城,又與蔣介石有矛盾,軍心民心傾向抗日,厭倦內(nèi)戰(zhàn)。李志民機智果斷地建議采用軍事壓力與政治攻勢相結(jié)合的打法,一面積極準備攻城,一面發(fā)動群眾,開展軍事民主、大家獻計獻策,利用風箏、“孔明燈”和弓箭飄送傳單、公開信,組織宣傳隊抵近城墻宣傳團結(jié)抗日的道
主要著作
編審
《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戰(zhàn)爭政治工作》(1985年6月,解放軍出版社出版)
《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戰(zhàn)爭政治工作總結(jié)》(1985年6月,解放軍出版社出版)
著作
《革命熔爐》(1985年3月,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出版)
《李志民回憶錄》(1993年08月,解放軍出版社出版)
文章
《抗大精神永放光輝——紀念抗日軍事政治大學建校五十周年》
《忠于革命誠以待人——回憶李壽軒同志》
《培養(yǎng)人才是一項戰(zhàn)略任務——紀念抗大建校四十五周年》
《英雄氣魄垂千古 國際精神召萬民——懷念前中國人民志愿軍卓越領導者彭德懷同志》
《疾風知勁草烈焰見英雄——悼念羅瑞卿同志》
《以革命的兩手反對反革命的兩手——紀念朝鮮停戰(zhàn)十周年》
《時間就是力量》
《對美帝國主義必須堅決進行斗爭——為紀念朝鮮人民衛(wèi)國戰(zhàn)爭十周年而作》
《中國人民志愿軍積極地參加朝鮮人民戰(zhàn)后恢復和重建的工作——為紀念朝鮮人民反侵略戰(zhàn)爭四周年而作》
所獲榮譽
1955年,李志民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
親屬成員
第一任夫人:劉民,湖南瀏陽馮家灣人。在李志民四五歲時為其童養(yǎng)媳,她比李志民大一兩歲,1922年成親,生兩子一女,1931年夏在一場瘟疫中與其子女一同病亡。
第二任夫人:胡翼,湖南永順縣土家族人,1939年在延安結(jié)婚,生兩個孩子均夭折,1941年10月在河北靈壽縣病故。
第三任夫人:劉平,原名劉如錚,福州軍區(qū)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中央軍委辦公廳正師職離休干部。1920年7月出生于河北省阜平縣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37年8月參加革命。193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2年中秋節(jié),由王平介紹在延安與李志民結(jié)婚。曾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級自由獨立勛章,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三級解放勛章。2014年4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生子李新生,生女李新星、李京生、李微。
兒子:李新生。
長女:李新星(總參退休干部)。
次女:李京生。
三女:李微。
人物評價
新華社:李志民是久經(jīng)考驗的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軍隊杰出的政治工作領導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楊尚昆:李志民對黨、對國家是卓有貢獻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上將王平:李志民對中國人民軍隊政治工作有許多建樹,是中國人民軍隊政治工作富有開拓精神的杰出領導者。
后世紀念
文章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記中央軍委顧問李志民上將》
《政治工作者的楷模——悼念李志民同志》
詩詞
《念奴嬌 悼李志民將軍》
書籍
《懷念李志民將軍》(1989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開國上將李志民:紀念李志民將軍誕辰一百周年》(2006年7月,首鋼總公司印刷廠印刷)
視頻
《開國上將之李志民(中國將帥72)》
《<中國將帥>李志民》
《李志民軍管包頭(2007)》
故居
李志民故居位于瀏陽市高坪鎮(zhèn)志民村塘頭組。故居始建于清朝末年,坐西北朝東南,磚木結(jié)構,小青瓦屋面,面闊3間,建筑面積150平方米,為瀏陽地區(qū)普通的民居建筑。2001年故居被拆除,2002年由志民村籌資按原貌恢復重建。2006年7月,在故居復原陳列了李志民的臥室、書房等,并設計制作了李志民生平事跡展,對外開放。2011年,瀏陽市人民政府將故居公布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