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溫健公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廣東梅縣松口鎮(zhèn)車田村
出生日期:1908年
逝世日期:1938年
職業(yè):河北民軍總部秘書長兼政治部主任
畢業(yè)院校:廣州南武中學,中山大學
信仰:共產(chǎn)主義
籍貫:廣東梅縣
妻子:宋維靜
人物簡介
溫健公(1908—1938),河北抗日民軍總部秘書長兼政治部主任。原名文淦。曾用名杰雄、湘萍。
1908年10月10日出生于廣東梅縣松口鎮(zhèn)車田村一個貧農(nóng)家庭。
1922年秋,考入廣州南武中學,擔任該校學生會會長,組織讀書會,傳播革命思想。
1925年上海發(fā)生“五卅慘案”后,帶領一百多名同學參加廣州各界的反帝示威游行。
1936年考入中山大學預科,因參加學生運動,被迫離校。
1927年秋,考入南京國民黨軍隊總政治部舉辦的政治工作人員養(yǎng)成所。結(jié)業(yè)后,到河南鄭州,被聘為中州通訊社社長。不久,調(diào)到國民黨河南省黨部監(jiān)察委員會當秘書。
1928年夏,到上海,從事革命文化活動,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后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
1930年初,赴日留學,考入日本秋田礦山學院。為把留日學生團結(jié)起來,與左派學生成立中華學生留日同學會,任宣傳部部長。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他揭露日軍的侵略暴行,率領學生到中國駐日大使館示威。不
人物生平
1925年參加省港大罷工、反帝示威游行。受粵東諸革命前輩的影響,參加到國民革命運動的“北伐”行列。
1928年,他離開河南,到了上海,與一些進步人士稿新文化。他抓緊時間學習日語、英語等,翻譯文章、書籍,在啟智書店翻譯出版了蘇聯(lián)小說《赤戀》(署名是“張孝峰”),并在暨南大學講授日語課。但他并不滿足于這種住在“亭子間”的筆耕生活,更不羨慕那些官場貴客的耀武揚威,而且沒有被反革命叛變和屠殺所嚇到,他認為中國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并沒有完成,需要堅持革命的宣傳,組織革命力量,為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來,做辛勤的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就在這年,健公參加了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參加黨組織后,他更是不顧身患疾病,經(jīng)常到上海郊區(qū)的學生、工人中工作。
1929年5月1日,當他按照黨組織指示,在白渡橋一帶,散發(fā)傳單,搞“飛行集會”時,被租界巡捕逮住,由于從他身上搜不出證據(jù),后經(jīng)律師交涉釋放。
在反動派的高壓政策下,許多共
人物軼事
溫健公宋維靜演繹廣州版《懸崖》假“表妹”探監(jiān)一見鐘情結(jié)為真伉儷。
為了營救身陷囹圄的革命伙伴,妙齡清秀的宋維靜扮作“表妹”前往營救“表哥”溫健公,兩人一見鐘情。不幸的是,紛飛戰(zhàn)火殘忍地摧毀了這段珍貴的革命愛情,結(jié)婚僅5年,溫健公即犧牲。其時,宋維靜僅28歲,憑著對革命的堅定信念和對丈夫無限的愛,她繼續(xù)堅持革命工作,直至生命的盡頭。
2001年6月30日,宋維靜老人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離世,享年91歲。其后夫妻二人合葬于廣州銀河革命公墓。他們的革命愛情故事,和熱播的電視劇《懸崖》很相似,卻更精彩動人。
1922年秋,生于廣東梅州貧困家庭的溫健公考入了廣州南武中學,很快成為學生運動積極分子,擔任該校學生會會長,組織了讀書會,傳播革命思想。1927年秋,考入南京國民黨軍隊總政治部舉辦的政治工作人員養(yǎng)成所。
1927年12月11日夜,清脆的槍聲劃破寂靜的廣州夜空,震驚中外的廣州起義爆發(fā)了。在這鐵流隊伍中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