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葉亞來
外文名:Yap Ah Loy
別名:葉德來、葉來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qū)秋長鎮(zhèn)周田村
出生日期:1837
逝世日期:1885
職業(yè):吉隆坡甲必丹
主要成就:開發(fā)吉隆坡,史稱“吉隆坡王”
簡介
葉亞來又稱葉德來,葉德來是他擔任馬來西亞吉隆坡甲必丹(當?shù)刈罡哒茩嗳?時用的名字,也有人稱他葉來。1837年農歷二月初八,葉亞來出生于現(xiàn)惠陽區(qū)秋長鎮(zhèn)周田村。是吉隆坡開埠功臣,是來自中國廣東省惠州惠陽區(qū)秋長鎮(zhèn),在清朝咸豐四年(1854年),跟隨同鄉(xiāng),離開貧困的家鄉(xiāng),是典型被賣到南洋淘金的“豬仔”。葉亞來在礦埸表現(xiàn)出色,很快贏得礦場主管信任。因他后來管理礦業(yè)表現(xiàn)出色,1861年,24歲的葉亞來成為芙蓉地區(qū)甲必丹,1869年從吉隆坡第二任甲必丹劉壬光手中接過棒子,協(xié)助管理吉隆坡,成為吉隆坡甲必丹,他也被稱為“吉隆坡王”。1883年,被清政府“例授中憲大夫葉茂蘭敕贈三代”。至今,吉隆坡仍保留“葉亞來街”及他的塑像。
年譜簡編
葉亞來(即葉德來、葉來)是開發(fā)吉隆坡的巨人。有關他的傳記,中英文均有,尤以王植原先生編著的《葉德來傳》為最詳盡,兩百多頁,三十多萬言。得書固不易,閱讀亦費時,為饗讀者,現(xiàn)據(jù)該傳摘要為編年,雖失之詳盡,但可知其梗概。
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丁酉)誕生。
葉亞來出生在廣東省惠陽縣淡水區(qū)沙坑鄉(xiāng)周田村的一個農民家庭。祖父文福,父聯(lián)開,母范氏。父母生四子一女:茂蘭、茂恭、茂松、茂寬及亞滿,葉亞來居長即茂蘭。家貧、葉亞來年少即替人放牛。
1854年(清咸豐四年甲寅)17歲。
隨鄉(xiāng)人由澳頭乘小船至香港,再乘大桅船至馬六甲,經族叔葉國駟帶到榴連冬加去工作。掘土挑沙,筑塘養(yǎng)魚。四個月后,族叔又介紹他到吉山(縣治)另一族叔葉五店中當伙計,工作了一年。
1855年(清咸豐五年乙卯)18歲。
葉亞來身體欠佳,葉五誤以為他不適宜于南洋氣候,贈他大銀百元出新加坡回國。船至柔佛停泊,他把百元賭輸光,回國不成。
1856年(清咸豐六年
人物事跡
吉隆坡的甲必丹(華人首長)葉亞來(1837-1885),原名茂蘭,字德來。葉亞來生于清道光十七年丁酉年二月初八日,即公元1837年3月14日,祖籍廣東省惠州惠陽縣淡水鎮(zhèn)周田鄉(xiāng),為家中的長子,有一妹三弟。曾讀了兩年私塾,因家貧而停學,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亦曾替人放牛、打短期零工等度過童年的生活。在清朝咸豐四年(1854年),太平天國的洪秀全起兵反清,戰(zhàn)亂造成家鄉(xiāng)農村瀕臨破產,葉亞來跟隨同鄉(xiāng),離開貧困的家鄉(xiāng),來到馬來西亞開礦,是被賣到南洋淘金的典型「豬仔」。
首先抵達馬六甲,族叔葉國駟,安排他到榴櫣東卡一錫礦廠工作。后轉到另一族叔葉五之什貨店當伙計。1859年,在族叔葉福資助下,在蘆骨經營生豬及收買錫米之生意,不久離開蘆骨到雙溪烏絨(SungaiUjong)找尋新生活。他于途中巧遇雙溪烏絨華人甲必丹盛明利之總巡(保安隊隊長)同鄉(xiāng)劉壬光,劉乃推薦他為副總巡。1860年8月,雙溪烏絨兩位馬來土酋為爭奪華
人物評論
二十世紀初,葉亞來的名字出現(xiàn)在梁啟超發(fā)表在《新民叢報》的一篇文章上,并被列為九個著名的中國海外開拓殖民者之一。前任英國殖民地總督瑞天咸(FrankSwetteham)對葉亞來的贊賞,直接間接地增進了他的威望,之后1951年所出版由另一位英國殖民地總督米德布洛克(S.M.Middlebrook)執(zhí)筆的葉亞來英文傳記,又明顯地確立了葉亞來建設吉隆坡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從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到1965年的二十年間,葉亞來的英雄事跡以及開拓首都吉隆坡的功績,透過蓬勃發(fā)展的華人出版業(yè),深植在新、馬一帶的華人心中,五十種版本以上的葉亞來傳記,有些甚至神化了他的存在。
不過,在1980年,馬來西亞的文化、青年及體育部長拿督阿都沙末(DatukAbdulSamadIdris)撰文,否定葉亞來是吉隆坡的開埠功臣,聲稱開辟吉隆坡的是與葉亞來同時代的馬來貴族拉惹阿都拉(RajaAbdullah),葉亞來竟然默默消失在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