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呂繼英
別名:張維霞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江蘇沭陽
出生日期:1911年2月
逝世日期:2000年4月7日
職業(yè):上海普陀區(qū)教育局局長
畢業(yè)院校: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
信仰:共產(chǎn)主義
人物生平
呂繼英(1911——2000),女,1911年2月出生于江蘇沭陽縣一戶書香門第,1927年只身輾轉(zhuǎn)來到海州東海中學(現(xiàn)江蘇省海州高級中學前身)求學。在校期間,她深受進步師生的影響和幫助,積極要求參加革命。
1928年5月,呂繼英在東海中學黨支部書記呂鎮(zhèn)中和黨員楊光鑾的介紹下,冒著白色恐怖的腥風血雨,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入黨后,她主要從事婦女工作和極為關(guān)鍵的政治交通工作,擔當起了在江蘇省委和東??h委之間傳遞情報的重任。為了籌備海屬地區(qū)黨組織的首次重要會議——三元宮會議,身為東海中心縣委交通員的呂繼英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在一個月時間里走遍海、贛、沭、灌,將會議時間、地點等機密信息及時傳遞到各級黨組織,有效地保障了會議安全、順利召開?! ?929年夏,呂繼英因參與反對校領(lǐng)導(dǎo)限制壓迫學生的東海中學學潮,被校方開除并通緝。但她并沒有因此動搖,在組織安排下,她化名張維霞,考入徐州女子中學高師部,并任黨支部書
人物生平
沭陽,因位于沭河之北而得名,境內(nèi)河網(wǎng)遍布。1911年,呂繼英就出生在這里——沭陽縣吳集小呂莊。
清朝初年,由于黃河決口,滔滔河水從淮河入海,侵奪了淮河下游的出路。黃河奪淮入海帶來的大量泥沙,致使淮河經(jīng)常淤積。處于淮河流域的沭陽,便經(jīng)常遭受洪水的侵害,百姓生活十分艱難。于是,小呂莊的百姓把流過村邊的一條河,起名柴米河,寄托著有柴有米,能過上溫飽日子的美好愿望。
吉祥的河流名字,并沒有改變地處窮鄉(xiāng)僻壤的小呂莊。百姓依然窮苦。呂繼英家境原先還比較殷實,由于兵荒馬亂和頻繁遭受災(zāi)害,到了呂繼英的父輩,家境便漸漸衰落了,境況雖稍優(yōu)于鄉(xiāng)鄰,但也并不很富裕。
1911年2月,呂繼英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呂繼英的曾祖父呂延俊,讀書勤奮,學識淵博,在清朝科舉考試中一舉中榜;呂繼英的祖父呂墅兄弟四人,也先后中榜。在窮鄉(xiāng)僻壤的小呂莊,呂家兩代父子五人,均獲得舉人、貢生等五項功名。這在海屬地區(qū)是絕無僅有的,一時傳為美談。
家庭成員
李超時(1906——1931),
李干成(1909——1993)
李鐵城(與李超時烈士)
李健之
李源潮
李蘇光
李申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