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康有溥
別名:有溥,字廣仁,號幼博,又號大中康廣仁、康幼博、康大廣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廣東南海人
出生日期:1867年
逝世日期:1898年9月28日
職業(yè):辦報人、浙江小吏、甲差、文闈差
畢業(yè)院校:私塾
主要成就:“戊戌六君子”之一
代表作品:戊戌變法
人物生平
康廣仁歷來反對科舉制度,從不參加應試,并認為國家弱亡,皆因八股錮塞人才所致,變法圖強應廣開學校,講求實用之學,以培養(yǎng)愛國志士。所以,康廣仁對辦學辦報興致盎然。
康廣仁認為八股文有害人才的發(fā)展,因而每次應試都放棄作答,20歲后曾在浙江當小吏,其后曾當保甲差、文闈差。在戊戌變法中,康廣仁勸其兄康有為:“八股已廢,力勸伯兄,宜速拂衣,雖多陳無益,且恐禍變生也……弟旦夕力言,新舊水火,大權在后,決無成功,何必冒禍……”。又在致何易中的信中指出:“伯兄規(guī)模太廣,志氣太銳,包攬?zhí)啵咎?,舉行太大。當?shù)嘏耪撸烧摺D者、謗者盈衢塞巷,而上又無權,安能有成?弟私竊深憂之,故常謂但竭力廢八股,俾民智能開,則危崖上轉石,不患不能至地。今已如愿,八股已廢,力勸伯兄宜速拂衣,雖多陳無益,且恐禍變生也。”
變法失敗,六君子下獄論死,廣仁在獄中“言笑自若,高歌聲出金石”,他對譚嗣同說:“今八股已廢,人才將輩出,我輩死
史書記載
康君名有溥,字廣仁,以字行,號幼博,又號大廣,南海先生同母弟也。精悍厲鷙,明照銳
斷,見事理若區(qū)別白黑,勇于任事,洞于察機,善于觀人,遂于生死之故,長于治事之條理,嚴于律己,勇于改過。自少即絕意不事舉業(yè),以為本國之弱亡,皆由八股錮塞人才所致,故深惡痛絕之,偶一應試,輒棄去。弱冠后,嘗為小吏于浙。蓋君之少年血氣太剛,倜儻自喜,行事間或跅弛,逾越范圍,南海先生欲裁抑之,故遣入宦場,
使之游于人間最穢之域,閱歷乎猥鄙奔競險詐茍且闒冗勢利之境,使之盡知世俗之情偽,
然后可以收斂其客氣,變化其氣質,增長其識量。君為吏歲余,嘗委保甲差、文闈差,閱歷宦場既深,大恥之,掛冠而歸。自是進德勇猛,氣質大變,視前此若兩人矣。
君天才本卓絕,又得賢兄之教,覃精名理,故其發(fā)論往往精奇悍銳,出人意表,聞者為之咋舌變色,然按之理勢,實無不切當。自棄官以后,經(jīng)歷更深,學識更加,每與論一事,窮其條理,料其將來,不爽累黍,故南海先生常
少年軼事
十六歲時,不喜歡帖括而不喜歡學習,被父親和兄長責怪,便自薦當小孩的老師。別人以為他在玩,便試試他,找來八九名小孩做其弟子,上課時甚為莊重嚴肅,更自創(chuàng)學規(guī),令頑皮驕橫的小孩都很聽話。其他人才知道他有辦事能力,便委托他負責不少家事。他令出必行,奴仆都很怕,因此沒有事辦不成。
康有溥將他居住的樓前的芭蕉鋤走,康有為斥責他不仁,康有溥說那芭蕉沒有用,只會煩擾人。
康有為叫康有溥檢查、整理閣上的舊書,康有溥竟將數(shù)代傳下的帖括一把火燒掉??涤袨閱査?,他反問康有為是否這些區(qū)區(qū)的東西也不能放棄,并認為留下那些東西,那座樓就不會清凈。
以上各事,可見康有溥為人剛斷。
人物爭議
被殺真相
“六君子”當年被殺的罪名是與康有為結黨 所謂“戊戌六君子”,系指在戊戌年被慈禧勒令殺害的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等六人。此六人均與當年之維新運動有關,其中譚嗣同、林旭、楊銳、劉光第四人乃光緒皇帝戊戌年新任命之軍機章京;楊深秀乃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康廣仁乃康有為之胞弟?!?898年9月28日,朝廷下達殺害“六君子”之上諭,稱:“康廣仁、楊深秀、楊銳、林旭、譚嗣同、劉光第等大逆不道,著即處斬,派剛毅監(jiān)視,步軍統(tǒng)領衙門派兵彈壓?!贝稳眨瑑乳w所奉朱諭將“六君子”之“大逆不道”的罪名具體化。朱諭稱: “主事康有為首倡邪說,惑世誣民,而宵小之徒,群相附和,乘變法之際,隱行其亂法之謀,包藏禍心,潛圖不軌。前日竟有糾約亂黨謀圍頤和園,劫制皇太后,陷害朕躬之事,幸經(jīng)覺察,立破奸謀。又聞該亂黨私立保國會,言保中國不保大清,其悖逆情形,實堪發(fā)指。……康有為實為叛逆之首,現(xiàn)已在逃,著各直省督撫
墓葬之謎
康廣仁作血濺京華后,清政府將他們的遺體棄市3日,遂拋向郊外。從此,康廣仁的遺骨葬于何處,成為一大懸謎。有的說,被百姓厚葬于京郊;有的說,被維新派余黨遷葬于上?!?/p>
經(jīng)康有為在大陸的兒媳,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龐蓮老人的講述并求證有關史料,終于弄清了康廣仁的墓址。
當時,康廣仁家人及維新余黨,在一個凄風苦雨的夜晚,將他的遺骸偷運至香港,默默掩埋??涤袨橹讣霸浞蛉藦堅浦樘油愀劬幼『螅闶畮啄耆缫蝗?,守護著康廣仁的墳塋。1913年8月9日,康母去世,康有為由日本奔喪歸港,是年12月1日,康有為租“海明”輪,運母與弟靈柩回廣東南海縣老家,淺葬母與弟于銀塘鄉(xiāng)之后岡。
康有為疼愛這位英年慘死的幼弟。他無論住在上海新閘路辛家花園,還是住在愚園路“游存廬”,經(jīng)常肅立在奉有康廣仁遺像的“三本堂”前,久久地凝視乃弟的英俊形象。
康有為到上海生活,常常感到對不起淺葬故鄉(xiāng)的母與弟。1914年,他最寵愛的三太太何旃理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