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溫應星
國籍:中國
出生地:廣東
出生日期:1887年(丁亥年)
逝世日期:1968年(戊申年)
職業(yè):工程師、軍人
畢業(yè)院校:唐山交通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西點軍校
簡介
溫應星(1887年-1968年5月28日),字鶴孫,廣東新寧人(今廣東臺山),父親為清朝進士、七品知事。1901年進入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預科學習,后考入唐山路礦學堂(唐山交通大學前身,今西南交通大學),1904年畢業(yè)并赴美留學,進入弗吉尼亞軍校學習,1905年6月15日奉命轉(zhuǎn)入西點軍校,為我國首批入學西點軍校的2人之一。當時為了西點是否能接納中國學生,美國國會還特別通過法案批準。溫將軍于1909年以全級103人中的第82名畢業(yè),但他的[實用軍事工程]科目成績名列全級第二。溫的同屆同學中有著名的戴維斯上將(JacobL.Devers,二戰(zhàn)歐洲盟軍副總司令),巴頓將軍(GeorgeS.Patton盟軍第三軍團司令)等等;巴頓原比溫高一屆,因數(shù)學不及格而留級,故同屆畢業(yè)。
歸國后,跟隨孫中山做英文秘書。1921年,被推薦進入奉系軍閥,跟隨張作霖。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逃至北京,被清華學校董事會
詳細記載
在華人杰出的美國軍事院校校友中,首推溫應星將軍(1887-1968),他是廣東新寧人(今廣東臺山市),1903年任粵漢鐵路學生實習工程師,其父為清朝進士,任七品知事。
1904年溫應星將軍公費赴美,就讀維吉尼亞軍校,1905年轉(zhuǎn)西點軍校,隨即返國,投身軍旅,開展個人一生富有傳奇性的事業(yè)。
維吉尼亞軍校在傳統(tǒng)上只接受美國學生就讀,但1904年秋打破此一慣例,溫應星與其它二名中國學生陳廷甲(陳廷麒)和溫濟忠(溫應星堂叔)終于敲開了維州軍校的大門。這是該校劃時代的創(chuàng)舉,該校前位校長古柏在該校校史《維吉尼亞軍校一百年》中撰文“二一十世紀之曙光”中特別提到這項革新,由于中國學生的加入,無異為該校注入新血,同時中國學生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對美國學生而言,也是一項極大的鼓舞與激勵。
溫應星在維吉尼亞軍校就讀七個月,品學兼優(yōu),深受師生們的歡迎,他的評語是同學之間人緣極佳,之后,他轉(zhuǎn)往西點軍校。
西點軍校創(chuàng)校于1802年,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