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李世芳
別名:李福祿
國籍:中國
民族:蒙古族
出生地:山西太谷
出生日期:1921年
逝世日期:1947年
職業(yè):京劇演員
代表作品:《生死恨》《霸王別姬》《天女散花》《宇宙鋒》
主要成就: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 京劇旦角 四小名旦之一
出身
(1921年一1947年),名福祿,祖籍山西太谷,生于內(nèi)蒙古包頭。父母都是山西梆子演員。尤其父親李子健是位戲路寬廣,青衣、花旦、刀馬旦、彩旦無所不精的名角,并且對每門角色都有絕活。福祿從三歲開始就跟隨父母往來于大小城市,過著沒有定居的藝員生活。十歲時,其父在北京定居,準備息影舞臺,專心教子。一九三一年七月二十四日,福祿正式進入富連成科班,開始了他一生的從藝生涯。他排在小“世”字科,專工青衣兼花旦、刀馬,從此改名為李世芳。
李世芳的青衣開蒙老師是蘇雨卿,先學《彩樓配》、《探寒窯》、《二進宮》等青衣開蒙戲,又跟蕭連芳先生學《雙沙河》、《拾玉鐲》、《鐵弓緣》等花旦戲。還學了《穆柯寨》、《樊江關(guān)》兩出刀馬戲。李不但學戲勤奮,練功也頗認真,就連繁難的“打出手”等武功技巧,他也跟著習練。由于學練刻苦,僅僅一年時間,他就能登臺唱戲了。在科班學藝時即已享名,為"世"字班之高材生。該班排演《
初露鋒芒
一九三四年,“盛”字科學生結(jié)業(yè)出科,相繼離去。為了演出的上座率,富連成科班請來了張彩林老先生教、排一些旦角大戲。首先排了《花田錯》帶《桃花村》,李世芳扮演的小姐演得非常傳神,唱、念、做俱佳,毛世來的春蘭、袁世海的魯智深也是唱、念恰當無疵,一致受到觀眾的贊譽。李世芳的藝術(shù)才華從此脫穎而出。接著,科班又為他排演《驪珠夢》因覺得他的嗓音、扮相與梅蘭芳年輕時頗為相似,就決定為他排演梅派新戲。一九三五年春,《霸王別姬》首演于廣和樓,他的梅派風范使四座驚異,一時北京各報刊都連篇載文稱頌,并贈以“小梅蘭芳”的美稱。迷戀梅蘭芳藝術(shù)的廣大觀眾紛紛奔向廣和樓爭睹“小梅”風采?!靶∶诽m芳”之名的傳揚,引來了梅蘭芳的好友、京劇研究家齊如山先生對李世芳的鐘愛,齊先生向李傳授了梅師新篇的古裝戲《晴雯撕扇》、《嫦娥奔月》和《紅線盜盒》。隨后又引來了尚小云先生,尚先生欣愛之余,為他排了《天河配》、《昆侖劍俠傳》、《娟娟》和
梨園佳話
一九三六年,梅蘭芳舉家南遷后首次回到北京,對齊如山信中談到的“小梅蘭芳”很感興趣,梅師連看了他的《霸王別姬》和《貴妃醉酒》兩出戲,決定收李世芳為徒。收徒儀式在絨線胡同的“國劇協(xié)會”舉行,當時梨園名宿、各報記者數(shù)百人到場祝賀,盛況空前,一時“老梅”收徒“小梅”的梨園佳話盛傳不休。
這一時期,梅師每天都讓他到后臺,邊化妝邊向他即興指教,演出了,叫他在包廂里觀摩學習,演出后叫他到家中或聆聽吊嗓,或?qū)λ右哉{(diào)教。因梅師演出繁忙,就推薦他的大弟子魏蓮芳代為傳授梅派新戲。
名旦之首
當年冬天,李世芳在童伶選舉中,以超出他人五、六千張票之多的絕對優(yōu)勢,被選為“童伶主席”。一九三九年北京《立言報》接受讀者建議,效仿二十年代評選“四大名旦”之舉,主辦了從青年新秀中評選“四小名旦”的活動。最后排列出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宋德珠為“四小名旦”。此時李世芳已出科離開了富連成,正值變聲“倒倉”期,他既未組班也未搭班,一直在家養(yǎng)嗓、學戲。他雖已有較長時間沒有公開演出,卻仍被推為“四小名旦”之首,足見他的表演藝術(shù)多么有魅力,多么深入人心。
舞臺創(chuàng)業(yè)
經(jīng)過三年的勤學苦練,李世芳嗓音恢復,他挑梁組班“承芳社”,開始了舞臺創(chuàng)業(yè)生活。他與袁世海再次合作《霸王別姬》、《宇宙鋒》,他演出了梅派戲《西施》和《生死恨》,排演了《百花公主》,在《金山寺》中加打出手,又排了一部藝術(shù)珍品《木蘭從軍》……他在京、津、滬、濟南等地的演出盛況空前,從而李世芳名聲大震,“承芳社”蒸蒸日上,步入了全盛時期。
一九四四年農(nóng)歷九月二十四日是梅師五十華誕,李世芳特暫停演出,與新婚夫人姚寶璉專程赴滬祝壽。在此期間,梅師又悉心傳授《游園驚夢》、《金山寺》、《斷橋》等昆曲杰作,并且他還如饑似渴地觀摩話劇表演藝術(shù),從中得到啟迪。回京后他創(chuàng)排了《天國女兒》,觀眾對戲中諸多革新的唱腔,創(chuàng)新的身段,都報以熱烈的掌聲。戲中運用話劇手法的開場,也使觀眾感到新穎、動人,大為贊許。這時李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已具備了相當?shù)臅r代意識,這正是他深悟梅派藝術(shù)革新精神的深層次心得體現(xiàn)。
英年早逝
一九四六年歲尾,李世芳只身來到上海近半載,他該回家過年了。四六年除夕、四七年元旦及二日,梅師特意與弟子同臺合作《金山寺》、《斷橋》兩折,準備弟子回家路費。不想這三場戲竟是李世芳訣別人世的最后演出。一九四七年元月五日,京滬航班121號班機途經(jīng)青島上空,因飛機遇霧撞山,機毀人亡。年僅二十六歲的一代名伶李世芳就這樣化為塵埃而去??上⒛暝缡牛隹坪髢H有短暫的不到十年的舞臺生涯。
李世芳乘機罹難,震驚了青島京劇藝壇,引起梨園界的哀痛。李世芳之父李子健,友鄭岐山前往收尸,其尸一團模糊,無從辨認,被編為三十號。遇難者尸體均用白布裹纏,僅露一面,全部用大布一塊掩蓋,停放在天后宮。宮內(nèi)冷燭搖曳哀音不絕,報上載詩曰:
冷燭搖曳照殘骸,天后宮內(nèi)聲聲哀。不見名伶真面目,芳魂永留紅壇氈。
后李世芳的遺體送入膠州路呂祖廟內(nèi)舉行入殮典禮,各界人士四十多人參加了公祭儀式。
李世芳的遺體運回北京后,京劇界名伶葉盛蘭、馬富祿、尚小
藝術(shù)特色
李世芳的嗓音寬厚,音色優(yōu)美,聲調(diào)純正,有著較深的演唱功力,很會運用自身條件,尤其得到梅琴師王少卿先生的精心指教后,更能唱出純正的梅派神韻。他的唱工可說雖無激越高亢之聲,卻有余音繞梁之妙。如果他能健在人世,對演唱藝術(shù)必有更大的發(fā)展和建樹,定會以韻味勝出而稱雄劇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