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梁奔前
別名:梁競一
國籍:中華民國
民族:漢
出生地:平遙
出生日期:1925年
逝世日期:1945年
職業(yè):著名烈士
人物生平
梁奔前幼時活潑好運,性格倔強、聰、慧、善學。七歲入本村小學,讀書認真,成績優(yōu)秀“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侵入我國,東北三省淪陷,全國人民響應共產黨的號召,醞釀著抗日救亡斗爭,在學校她積極參加抗日救亡的歌詠比賽,游行和募捐活動。一九三六年考入本縣二高小后在“一二·九”運動的影響下,對抗日救亡的時局十分關切,抗日的報刊雜志是她最感興趣的讀物,她追求知識和一心抗日的信心不斷得到父親的支持,在學校她參加了抗日救國宣傳隊,與進步同學走出校門張貼標語,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集隊上街游行,以喚起“工農兵學商,一起來救亡”。
“七七”事變后,輟學在家的梁奔前救亡之心更堅,一次日寇掃蕩,禍及襄垣村,梁奔前隨鄉(xiāng)親們到山區(qū)的宋家?guī)X村躲避,她只帶了一包抗日書籍,刻苦研讀,卷不釋手,找機會就給群眾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揭露日寇侵略罪行。
一九三八年四月,平遙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奔前家成了縣、區(qū)干部與她父親傳遞情報,布置
壯烈犧牲
一九四五年二月十四日(農歷大年初一),天剛拂曉,日本侵略軍“七支1461部隊”同駐在偏城,原家莊的日、偽軍共三、四百人,向抗日縣政府駐地朱家莊、三岔口等村實行了偷襲,頓時,節(jié)日的三岔口槍聲、喊聲、叫喊聲響成一片,相隔二里地的宋家莊政府工作人員聞聲掩護群眾,梁奔前跑到山溝里將文件包藏匿好,向深山轉移時,不幸被包圍過來的日本兵抓住,追問八路軍轉移的地方,奔前一言不發(fā),只用憤怒的目光銳視著對方,一個鬼子從她身上搜出一支鋼筆,即認為她就是八路人員,將她押送三岔口村,一路上槍托腳踹,叫罵不絕,奔前鎮(zhèn)靜自若。
三岔口村,房屋在熊熊烈火中倒塌,路上橫著殘殺的婦女、兒童,村民們被荷槍實彈的日偽軍圍在村口,日軍隊長搖晃著屠刀,迫問村民說出被捆綁的梁奔前的身份,一個鬼子的刺刀尖戳著郝春英的胸口追供,若不招認,刀穿胸膛。梁奔前慨然道:“要共產黨我就是,要八路軍我知道,一切情況向我要,不準殘害老百姓”。郝春英脫險了,
人物影響
梁奔前犧牲后,由當時平遙縣抗日政府及時埋葬。1981年,平遙縣委、政府責成縣民政局籌建梁奔前烈士陵園,由當時千莊公社負責具體施工。于1982年10月10日,重新安葬,建成陵園,勒石銘碑,有碑為證。
文學形象
上世紀80年代由山西音像出版社拍攝電視劇《古城女杰》來紀念梁奔前烈士。
還有各種連環(huán)畫講梁奔前烈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