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江朝宗
別名:江宇澄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安徽旌德江村
出生日期:1861年
逝世日期:1943年
職業(yè):政客
性別:男
人物生平
光緒二十年甲午戰(zhàn)爭時,隨袁世凱出關,負責前敵餉械及偵探敵情。
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運動興起江負責處理直隸、山東沿海地區(qū)義和團和教民之間糾紛案件。
光緒三十一年,江留辦京畿冬防,協(xié)同守衛(wèi)皇宮禁地,經(jīng)直隸總督袁世凱保奏,以知府留于直隸委用。
宣統(tǒng)二年(1910年),江朝宗調升為陜西省漢中鎮(zhèn)正二品總兵。
宣統(tǒng)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fā)后,陜西省宣告獨立,江朝宗逃回北京,再次投靠袁世凱受到冷落,只好巴結袁世凱的親信趙秉鈞,謀得步軍統(tǒng)領衙門參謀官一職。江朝宗上任后,依仗袁、趙勢力,處處刁難步軍統(tǒng)領烏珍,致使烏珍病情加重、醉酒猝死。
1912年任北京步步軍統(tǒng)領,并被晉封為迪威將軍,執(zhí)掌京城治安大權。
1915年12月,袁世凱宣布恢復帝制,成立"登極大典籌備處",江朝宗為該處成員之一。
1916年被袁世凱封為一等男爵。
1917年曾代理國務總理,解散國會,參與張勛復辟陰謀活動。失敗后被免去步兵統(tǒng)領
解散國會
黎段矛盾,府院斗爭,盡人皆知,無庸贅述。其中表現(xiàn)最著者,乃為對德宣戰(zhàn)問題。黎不同意,免了段閣,致釀成督軍團的強烈反抗。黎膽小,哪能經(jīng)得起如此一嚇?因此采納了李經(jīng)羲(字仲仙,合肥人,清云貴總督)之建議,電召張勛入京,解決糾紛。而張則別有用心,堅持以解散國會為先決條件,方可起節(jié)首途。時伍廷芳為內閣總理,他避免難關,辭職而去。黎叫李經(jīng)羲繼任,李又畏難不就。
黎迫不得已,乃邀江朝宗入府,告以內情,欲江出掌內閣,好副署解散國會之命令,以解決當前的糾紛。江哪知道臨時約法之尊嚴呢?江說:“當此難關,大家都不肯出頭,來幫幫大總統(tǒng)的忙。戲總是要人唱的。只有我出來為大總統(tǒng)分憂?!庇谑墙彤斄藝鴦湛偫?,冒天下之不匙,副署了解散國會之命令,以致促成張勛入京復辟,弄得兵連禍結,民不聊生。張勛復辟后,內外官制,一如清季。任命各省都督為總督或巡撫。他自己以議政大臣,而兼直隸總督,僅給曹錕以保定巡撫。曹因此不滿,遂加入段祺瑞
人物故居
江朝宗故居位于南灣子胡同1號。南灣子胡同屬東城區(qū)東華門地區(qū),是南河沿大街路西從南往北數(shù)的第二條胡同。清乾隆時稱“灣子胡同”,宣統(tǒng)時稱“南灣子”,1949年稱“南灣子胡同”,因胡同曲折而得名。胡同原來的長度為400多米,走向是:東起南河沿大街,西行北拐西折至南池子大街。1965年整頓地名時,將胡同北拐西折的一段劃出,稱“北灣子胡同”;將胡同南側的“小井胡同”、“官豆腐房胡同”并入,胡同的走向變成東起南河沿大街,西行南拐通“菖蒲河沿”,長度約250米。胡同向南已經(jīng)堵死,向北尚通“北灣子胡同”,長度僅剩下百十來米。
南灣子胡同1號(包括1號旁門),舊時的門牌是南灣子13號,在胡同東段北側,坐北朝南。據(jù)房屋檔案記載:宅院東起胡同東口,西至胡同向北拐彎處,一排臨街倒座南房橫貫東西,建有兩座朝南的廣亮大門【廣亮大門,是北京四合院中等級最高的宅門,是具有相當品級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門形式。】;建筑格局是內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