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孫蔚如
國籍:中華民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陜西長安
出生日期:1896年1月31日
逝世日期:1979年
職業(yè):將軍
畢業(yè)院校:陜西陸軍測量學校
主要成就:堅守中條山 獲抗戰(zhàn)青天白日勛章 獲美國二戰(zhàn)金質自由勛章 獲首批抗戰(zhàn)勝利勛章
人物生平
清光緒二十二年(丙申)生于陜西省咸寧(民國時并入長安)縣灞橋豁口村。今陜西省西安市灞橋區(qū)豁口村,1913年入西北大學預科。1915年畢業(yè)于陜西陸軍測量學校,1916年加入中華革命黨反袁。1918年參加靖國軍反段,靖國軍失敗后追隨楊虎城,1922年任陜北鎮(zhèn)守使井岳秀步兵團(楊虎城部隊)團附。
1924年出任楊虎城的第一個軍校--安邊軍事教導隊隊長,后來在西北紅軍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共產黨人吳岱峰當時就是軍事教導隊的第一期學員。后任國民三軍三師游擊二支隊司令。
1927年后任第二集團軍10軍參謀長,暫21師參謀長。楊投蔣后,部隊擴編,孫升任7軍17師長。曾主持17路軍與紅四方面軍的秘密聯絡?!袄遵R事件”爆發(fā),楊虎城派孫蔚如進甘救援,趕走了吳佩孚、雷中田。楊向蔣保舉孫任甘肅省主席,想趁機囊括陜甘兩省,蔣不同意,只任孫為甘肅宣慰使,而以邵力子為主席,孫甚不滿。西安事變時,孫蔚如任戒嚴司令。事變后
人物事跡
孫蔚如,1896年1月31日出生于陜西省咸寧縣豁口村(今屬西安市灞橋區(qū))一個“耕讀傳家的書香門第”。自學生時代起,他就博覽新書,投身民主革命。1910年,他入咸長初等實業(yè)學校,以圖“實業(yè)救國”。1911年10月20日,陜西革命軍響應武昌起義,孫蔚如曾協同革命士兵進攻西安城內旗兵。1913年他入陜西陸軍測量學校學習,畢業(yè)后任陜西陸軍測量局地形課課員。1916年他加入中華革命黨。
1917年,孫中山先生在廣東舉起護法旗幟,陜西革命黨人起義響應,組織陜西靖國軍。孫蔚如立即投筆從戎,在第三路第二支隊第1營任連長,參加了配合南方的護法戰(zhàn)爭。在反擊北洋軍閥八省軍隊的圍攻戰(zhàn)役中,他率領四排兵力,以少勝多,重創(chuàng)甘軍陸洪濤部喻升一標(相當一團)。1921年,陜西靖國軍在北洋軍閥的分化瓦解下,紛紛接受軍閥改編,唯一堅持革命旗幟的只有楊虎城部,孫蔚如乃于次年轉入楊部任第5營營附,旋任營長。楊、孫二人遂義結金蘭,誓同